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伯益 宋末元初 · 金履祥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五五、《仁山文集》卷一、《金华文徵》卷九
伯益,即柏翳也。
秦声以入为去,故谓为翳也。
字有四声,古多转用。
如益之为翳,契之为卨,皋之为咎,君牙之为君雅是也,此古声之通用也。
有同音而异文者,如陶之为繇,垂之为倕,鲧之为鲧,虺之为儡,之为受,囧之为是也,此古字通用也。
太史公孟子之言也,则《五帝本纪》言,见《秦记》之为翳也,则《秦本纪》从翳,盖疑而未决也。
疑而未决,故于《陈杞世家》之末,又言垂、益不知所封,则遂谬矣,胡不二书而思之乎?
夫《秦记》不烧,太史所据以纪秦者也。
《秦记》所谓「佐治水」,岂非《书》所谓「随山刊木,暨奏庶鲜食」者乎?
所谓驯服鸟兽」,岂非《书》所谓朕虞,若予上下鸟兽」者乎?
事同,其声同,而独以二书字异,乃析一人二之可谓误矣。
虞功臣,独四岳名尔,而姜姓则见于书》、《传》甚明也,其馀未有无名者,夫岂别有伯翳,其功如此而反不见于《书》,又岂有驯服鸟兽」者孰加于伯益
朱龙熊罴,亦以类见,果又伯翳才绩如此,而《书》反不及乎?
夫以伯翳不得伯益,则卨不得为契,咎繇不得皋陶,倕不得为垂,鲧不得为鲧;
他如仲儡不得仲虺不得为受,不得为囧,君雅不得君牙乎?
史记本纪世家及总叙之谬如此者多,不惟为然也。
重黎二人而合为一,则楚有二祖也;
四岳为齐世家之祖,而总伯夷之后,则齐又二祖也。
此其前后必出于谈、迁二手矣,故其乖剌如此
罗氏路史》因之,直以、翳为二人,又以柏翳皋陶之子,则嬴、郾、李三姓无辩矣。
且楚人灭六国之时,秦方盛于西,徐延于东,赵基于晋。
使柏翳皋陶之子臧文仲安得云「皋陶不祀」乎?
又以高阳氏才子隤呆,至夏启时,则二百有馀岁矣。
尧老而舜摄,舜耄期而荐禹,禹老而荐二百岁之以为身后之计乎?
皆非事实不可以不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