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对诏所为治病死生验者几何人主名为谁 西汉 · 淳于意
 出处:全汉文 卷十七
诏问故太仓长臣意:「方伎所长,及所能治病者
有其书无有
皆安受学
受学几何岁?
尝有所验,何县里人也?
何病?
医药已,其病之状皆何如
具悉而对」。
对曰:自意少时,喜医药医药方试之多不验者。
至高后八年,得见帅临菑元里公乘阳庆
庆年七十馀,意得见事之。
谓意曰:「尽去方书非是也。
有古先道遗传黄帝扁鹊脉书五色诊病知人生死,决嫌疑,定可治,及药论书,甚精。
我家给富心爱公,欲尽以我禁方书悉教公」。
臣意即曰:「幸甚非意之所敢望也」。
臣意即避席再拜谒,受其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阴阳外变、药论、石神、接阴阳禁书,受读解验之,可一年所。
明岁即验之,有验,然尚未精也。
要事三年所,即尝已为人治诊病死生有验精良
今庆已死十年所,臣意年尽三年年三十九岁也。
侍御史成自言病头痛,臣意诊其脉,告曰:「君之病恶,不可言也」。
即出,独告成弟昌曰:「此病疽也,内发肠胃之间,后五日臃肿,后八日呕脓死」。
成之病得之饮酒且内。
即如期死。
所以知成之病者,臣意切其脉,得肝气
肝气浊而静,此内关之病也。
脉法曰:「脉长而弦,不得四时者,其病主在于肝。
和即经主病也,代则络脉有过」。
经主病和者,其病得之筋髓里。
其代绝而脉贲者,病得之酒且内。
所以知其后五日臃肿八日呕脓死者,切其脉时,少阳初代。
代者经病,病去过人,人则去。
络脉主病,当其时少阳初关一分,故中热而脓未发也,及五分,则至少阳之界,及八日,则呕脓死,故上二分而脓发,至界而臃肿,尽泄而死。
上则阳明,烂流络,流络动则脉结发,脉结发则烂解,故络交。
热气上行,至头而动,故头痛
齐王中子婴儿小子病,召臣意诊切其脉,告曰:「气鬲病
使人烦懑,食不下,时呕沫。
得之少忧,数忔食饮」。
臣意即为之作下气汤以饮之。
一日气下二日能食,三日病愈
所以小子病者,诊其脉,心气也,浊躁而经也,此络阳病也。
脉法曰:「脉来数病去难而不一者,病主在心」。
身热,脉盛者,为重阳
重阳者,逖心主。
烦懑不下络脉有过络脉有过,则血上出,血上出者死。
悲心所生也,病得之忧也。
郎中令循病,众医以为人中,而刺之。
臣意诊之曰:「涌疝也,令人不得前后溲」。
循曰:「不得前后溲三日矣」。
臣意饮以火齐,一饮得前后溲,再饮大溲三饮而疾愈。
得之内。
所以知循病者,切其脉时,右口气急,脉无五藏气,右口脉大而数。
数者中下热而涌,左为下,右为上,皆无五藏应,故曰涌疝。
中热,故溺赤也。
齐中御府长信病,臣意入诊其脉,告曰:「也,然暑汗,脉少衰,不死」。
曰:「此病得之当浴流水寒甚,已则热」。
信曰:「唯,然!
冬时,为王使于楚,至莒县阳周水,而莒桥梁颇坏,信则牵车辕,未欲渡也,马惊即堕,信身入水中,几死,吏即来救信,出之水中,衣尽濡,有间而身寒,已热如火,至今不可以见寒」。
臣意即为之液汤火齐逐热,一饮汗尽,再饮热去三饮病已
即使服药出入二十日,身无病者
所以知信之病者,切其脉时,并阴。
脉法曰:「热病阴阳交者死」。
切之不交,并阴。
并阴者,脉顺清而愈,其热虽未尽,犹活也。
肾气有时间浊,在太阴脉口而希,是水气也。
贤固主水,故以此知之。
失治一时,即转为寒热
王太后病,召臣意入诊脉,曰:「风瘅客脬,难于大小溲,溺赤」。
臣意饮以火齐,一饮即前后溲,再饮病已,溺如故
得之流汗出滫。
滫者,去衣而汗晞也。
所以知齐王太后病者,臣意诊其脉,切其太阴之口,湿然风气也。
脉法曰:「沈之而大坚,浮之而大紧者,病主在肾」。
肾切之而相反也,脉大而躁。
大者膀胱气也;
躁者,中有热而溺赤。
章武里曹山跗病,臣意诊其脉,曰:「肺消瘅也,加以寒热」。
即告其人曰:「死。
不治,适其共养,此不当医治」。
法曰:「后三日而当狂,妄起行,欲走;
后五日死」。
即如期死。
山跗病,得之盛怒而以接内。
所以知山跗之病者,臣意切其脉,肺气热也。
脉法曰:「不平不鼓,形弊」。
五藏高之远数以经病也,故切之时不平而代。
不平者,血不居其处;
代者,时参击并至,乍躁乍大也
此两络脉绝,故死不治
所以寒热者,言其人尸夺
尸夺者,形毙;
形毙者,不当关灸针石及饮毒药也。
臣意未往诊时,齐太医先诊山跗病,灸其足少阳脉口,而饮之半夏丸,病者泄注,腹中虚
又灸其少阴脉,是坏肝刚绝深,如是重捐病者气,以故寒热
所以后三日而当狂者,肝一络连属结绝乳下阳明,故络绝,脉,阳明脉伤,即当狂走
后五日死者,肝与心相五分,故曰五日尽,尽即死矣。
中尉潘满如病少腹痛,臣意诊其脉,曰:「遗精瘕也」。
臣意即谓齐太仆臣饶、内史臣繇曰:「中尉不复自止于内,则三十日死」。
后二十馀日,溲血死。
得之酒且内。
所以知潘满如病者,臣意切其脉,深小弱,其卒然合合也,是脾气也。
右脉口气至紧小,见瘕气也。
以次相乘,故三十日死。
三阴俱搏者,如法
不俱搏者,决在急期。
一搏一代者,近也。
故其三阴搏,溲血如前止。
阳虚侯赵章病,召臣意。
众医以为寒中,臣意诊其脉曰:「迵风」。
风者,饮食下溢,而辄出不留
法曰:「五日死」,而后十日乃死。
得之酒。
所以赵章病者,臣意切其脉,脉来滑,是内风气也。
饮食下嗌而辄出不留者,法五日死,皆为前分界法。
后十日乃死,所以过期者,其人嗜粥,故中藏实。
中藏实,故过期
师言曰:「安谷过期者不及期」。
济北王病,召臣意诊其脉,曰:「风蹶胸满」。
即为药酒,尽三石病已
得之汗出伏地
所以济北王病者,臣意切脉时,风气也,心脉浊。
病法「过入其阳,阳气尽而阴气入」。
阴气入张,则寒气上而热气下,故胸满
出伏地者,切其脉,气阴。
阴气者,病必入中,出及瀺水也。
北宫司空命妇出于病,众医以为入中,病主在肺,刺其足少阳脉。
臣意诊其脉,曰:「病气疝,客于膀胱难于前后溲,而溺赤。
病见寒气遗溺使人腹肿」。
出于病得之欲溺不得,因以接内。
所以知出于病者,切其脉大而实,其来难,是蹶阴之动也。
脉来难者,疝气之客于膀胱也。
腹之所以肿者,言蹶阴之络结小腹也。
蹶阴有过则脉结动,动则腹肿。
臣意即灸其足蹶阴之脉,左右一所,即不遗溺而溲清,小腹痛止。
更为火齐以饮之,三日疝气散,即愈
济北王阿母自言足热而懑,臣意告曰:「热蹶也」。
则刺其足心三所,案之无出血,病旋已。
得之饮酒大醉
济北王召臣意诊脉女子侍者,至女子竖,竖无病。
臣意告永巷长曰:「竖伤脾,不可劳,法当呕血死」。
意言王曰:「才人女子竖何能」?
王曰:「是好为方,多伎能,为所是往年市之民所,四百七十万,曹偶四人」。
王曰:「得毋有病乎」?
臣意对曰:「竖病重,在死法中」。
王召视之,其颜色不变以为不然,不卖诸侯所。
至春,竖奉剑从王之厕,王去,竖后,王令人召之,即仆于厕,呕血死。
得之流汗
流汗者,法病内重毛发色泽,脉不衰,此亦内关之病也。
中大夫龋齿,臣意灸其左脉,即为苦参汤,日嗽三升出入五六日,病已
得之风,及卧开口,食而不嗽。
甾川美人怀子而不乳,来召臣意。
臣意往,饮以莨?
一撮,以酒饮之,旋乳。
臣意复诊其脉,而脉躁。
躁者有馀病,即饮以消石一齐出血,血五六枚。
丞相舍人奴从朝入宫,臣意见之食闺门外,望其色
臣意即告宦者平。
平好为脉,学臣意所,臣意即示之舍人奴病,告之曰:「此伤脾气也,当至鬲塞不通不能食饮,法至,泄血死」。
宦者平即往告相曰:「君之舍人有病病重死期有日」。
相君曰:「卿何以知之」?
曰:「君朝时入宫,君之舍人奴尽食闺门外,平与仓公立,即示平曰,病如是者死」。
相即召舍人奴而谓之曰:「公奴有病不」?
舍人曰:「奴无病,身无痛者」。
病,至四月,泄血死。
所以知奴病者脾气周乘五藏,伤部而交,故伤脾之色也,望之杀然黄,察之如死青之兹。
众医不知以为大虫不知伤脾。
所以病者胃气黄,黄者土气也,土不胜木,故至死。
所以夏死者,脉法曰,病重而脉顺清者曰内关」,内关之病,人不知其所痛,心急无苦
加以一病,死中春
一愈顺,及一时
其所四月死者,诊其人时愈顺。
愈顺者,人尚肥也。
奴之病得之流汗数出,炙于火而以出见大风也。
甾川王病,召臣诊脉,曰:「蹶上为重,头痛身热使人烦懑」。
即以寒水拊其头,刺足阳明脉,左右三所,病旋已。
得之沐发未乾而卧。
诊如前,所以蹶,头热至肩。
齐王黄姬兄黄长卿有酒召客,召臣
客坐,未上食
望见王后宋建,告曰:「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肋痛,不可俯仰,又不得小溲
不亟治,病即入濡肾。
及其未舍五藏,急治之。
方今客肾濡,此所谓肾痹也」。
宋建曰:「然,建故有要脊痛。
往四五日,天雨,黄氏诸倩建家下方石,即弄之,建亦欲效之,效之不能起,即复置之。
暮,要脊痛,不得溺,至今不愈」。
建病得之持重所以知建病者,臣意见其色,太阳色干,肾部上及界要以下者枯四分所,故以往四五日知其发也。
即为柔汤使服之,十八日所而病愈
济北王侍者韩女病要背痛,寒热众医以为寒热也。
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
即窜以药,旋下,病已
得之男子不可得也。
所以知韩女之病者,诊其脉时,切之,肾脉也,啬而不属
啬而不属者,其来难,坚,故曰月不下
肝脉弦,出左口,故曰欲男子不可得也。
临菑汜里女子薄吾病甚,众医以为寒热笃,当死,不治
诊其脉,曰:「蛲瘕」。
蛲瘕为病,腹大,上肤黄粗,循之戚戚然。
饮以芫华一撮,即出蛲可数升,病已三十日如故
病蛲得之寒湿寒湿气宛,笃不发,化为虫。
所以知薄吾病者,切其脉,循其尺,其尺索刺粗,而毛美奉发,是虫气也。
色泽者,中藏无邪气及重病
淳于司马病,臣切其脉,告曰:「当病迵风
迵风之状,饮食下嗌辄后之,病得之饱食疾走」。
淳于司马曰:「我之王家马肝,食饱甚,见酒来,即走去,驱疾至舍,即泄数十出」。
告曰:「为火齐米汁饮之,七八日而当愈」。
时医秦信在旁,臣去,信谓左右都尉曰:「淳于司马为何」?
曰,以为迵风,可治」。
信即笑曰:「是不知也,淳于司马病,法当后九日死」。
后九日不死,其家复召臣
往问之,尽如意诊。
臣即为米汁,使服之,七八日病已
所以之者,诊其脉时,切之,尽如法
其病顺,故不死
中郎破石病,臣诊其脉,告曰:「肺伤,不治,当后十日丁亥溲血死」。
后十一日溲血而死。
破石之病,得之堕马僵石上。
所以知破石之病者,切其脉,得肺阴气,其来散,数道至而不一也。
色又乘之。
所以知其堕马者,切之得
番阴脉入虚里,乘肺脉。
脉散者,固色变也乘之。
所以中期死者师言曰「病者安谷过期则不及期」。
其人嗜主肺,故过期
所以溲血者,诊脉法曰:「病养喜阴处者顺死,喜养阳处逆死」。
其人喜自静,不躁,又久安坐伏几而寐,故血下泄
齐王侍医遂病,自练五石服之。
过之,遂谓曰:「不肖有病,幸诊遂也」。
即诊之,告曰:「公病中热。
论曰:『中热不溲者,不可五石』。
石之为药精悍公服不得数溲,亟勿服。
色将发臃」。
遂曰:「扁鹊曰:『阴石治阴病,阳石以治阳病』。
药石者有阴阳水火之齐,故中热,即为阴石柔齐治之,中寒,即为阳石刚齐治之」。
曰:「公所论远矣。
扁鹊虽言若是,然必审诊,起度量立规矩,称权衡,合色脉,表里有馀不足顺逆之法,参其人动静与息相应乃可以论。
论曰:『阳疾处内,阴形外者不加悍药针石』。
悍药入中,则邪气辟矣,而宛气愈深。
诊法曰:『二阴应外,一阳内者不可以刚药』。
刚药入则动阳,阴病益衰,阳病益著,邪气流行,为重困于俞,忿发为疽」。
之后百馀日,果为疽发乳上,入缺盆,死。
此谓论之大体也,必有经纪
拙工有一不习文理阴阳失矣。
齐王故为阳虚侯时,病甚,众医以为蹶。
诊脉以为痹,根在右肋下,大如覆杯令人喘,逆气不能食。
即以火齐且饮,六日气下
即令更服丸药出入六日病已
得之内,诊之时,不能识其经解,大识其病所在
尝诊安阳武都里成开方开方言以为不病,臣意谓病苦沓风三岁四支不能自用使人瘖,瘖即死
今闻其四支不能用,瘖而未死也。
得之饮酒以见
所以知成开方病者,诊之,其脉法咳言曰:「藏气相反者死」。
切之,得肾反肺,法曰「三岁死」也。
安陵阪里公乘项处病,臣诊脉,曰:「牡疝」。
牡疝在鬲下,上连肺,病得之内。
意谓之:「真毋为劳力事,为劳力事,则必呕血死」。
处后蹴鞠,要蹙寒,汗出多,即呕血
复诊之曰:「当旦日日夕死」。
即死,病得之内。
所以知项处病者,切其脉得番阳
番阳虚里,处旦日死。
一番一络者,牡疝也。
曰:他所诊其决死生,及所治已病众多,久颇忘之,不能尽识,不敢以对。
问臣:「所病名多同而诊异,或死或不死,何也」?
对曰:「病名相类不可知,故古圣人为之脉法,以起度量立规矩,县权衡,案绳墨调阴阳别人之脉各名之,与天相应参合于人,故乃别百病以异之,有数者皆异之,无数者同之,然脉法不可胜验,以度异之,乃可同名,命病主在所居
今臣所诊者,皆有诊籍
所以之者,臣所受师方适成,师死,以故表籍所诊,期决死生,观所失所得者合脉法,以故至今知之」。
问臣曰:「所期病决死生,或不应期何故」?
对曰:「此皆饮食喜怒不节,或不当饮药,或不当针灸以故中期死也」。
问臣:「方能知病死生,论药用所宜诸侯王大臣有尝问意者不?
文王病时,不求诊治何故」?
对曰:「赵王胶西王济南王吴王使人来召臣,臣敢往
文王病时,臣家贫,欲为人治病诚恐吏以除拘臣也,故移名数左右不修家生出行国中,问善为方数者事之久矣见事数师,悉受其要事,尽其方书,及解论之。
身居阳虚侯国,因事侯。
入朝,臣从之长安以故得诊安陵项处等病也」。
问臣:「知文王所以得病不起之状」?
对曰:「不见文王病,然窃闻文王病喘,头痛,目不明
心论之,以为非病也。
以为肥而蓄精身体不得摇,骨肉不相任,故喘,不当医治
脉法曰:『年二十脉气当趋,年三十疾步,年四十当安坐,年五十当安卧,年六十已上,气当大董』。
文王未满二十,之趋也而徐之,不应天道四时
后闻医灸之即笃,此论病之过也。
论之,以为神气争而邪气入,非年少所能复之也,以故死。
所谓气者,当调饮食,择晏日,车步广志,以适筋骨血脉,以泻气。
故年二十,是谓易贸,法不当砭灸砭灸至气逐。
问臣:「师庆安受之?
闻于齐诸侯不」?
对曰:「不知所所师受,庆家富,善为医,不肯为人治病,当以此故不闻。
庆又告臣曰:『慎毋令我子孙知若学我方也』」。
问臣:「师庆何见于意而爱意,欲悉教方」?
对曰:「臣不闻师庆为方善也。
所以知庆者,少时,臣试其方,皆多验,精良
菑川唐里公孙光善为古传方,臣即往谒之。
见事之,受方化阴阳传语法,臣受书之。
欲尽受他精方,公孙光曰:『吾方尽矣,不为公所
身已衰,无所复事之。
是吾年少所受妙方也,悉与公,毋以教人』。
曰:『得见事侍公前,悉得禁方幸甚
不敢传人』。
居有间,公孙光闲处,臣深论方,见言百世为之精也。
喜曰:『公必
吾有所善者皆疏,同产临菑,善为方,吾不若,其方甚奇,非世所闻也。
吾年中时,尝欲受其方,杨中不肯,曰:「若非其人也」。
胥与公往见之,当知公喜方也。
其人亦老矣,其」。
时者未往,会庆子男来献马,因师奏马王所以故得与殷善。
属意于殷曰:『意好数,公必谨遇之,其人圣儒』。
即为书以意属阳庆,以故知庆。
事庆谨,以故爱意也」。
问臣曰:「吏民有事方,及毕尽得意方不?
何县里人」?
对曰:「临菑宋邑
邑学,臣意教五诊岁馀
济北王太医高期、王禹学,臣意教经脉高下,及奇络结,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针石,定砭灸处,岁馀
菑川王时太仓马长冯信正方,臣意教案法逆顺,论药法,定五味,及和齐汤法
高永侯家丞杜信喜脉来学,臣意教以上下经五诊二岁馀。
临菑召里唐安来学,臣意教五诊上下经脉奇咳四时阴阳重,未成,除为齐王侍医」。
问臣:「诊病死生,能全无失乎」?
对曰:「病人必先切其脉。
乃治之,败逆者不可治,其顺者乃治之。
不精脉,所期死生视可治,时时失之,臣不能全也(《史记·仓公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