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至公 曹魏 · 曹义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
世人所谓掩恶扬善者,君子大义
保明同好者,朋友至交
斯言之作,盖闾阎之日谈,所以爱憎相谤,崇居厚之大分耳,非笃正至理折中公议也。
世士不断其数而系其言,故善恶不分,以覆过为弘;
朋友忽义,以雷同为美。
善恶不分乱实由之;
朋友雷同,败必从焉。
谈论者以当实为清,不以难为贵;
相知者以等分为交,不以雷同为固是以达者存其义,不察于文;
识其心,不求于言。
且在私论,犹行之有节
明处公议,则无所固之矣。
凡智者之处世
咸欲兴化致治者也。
兴化致治,不崇公抑□,割□情以顺理,厉清议以督俗,明是非宣教者,吾未见其功也。
清议臧否不显是非赏罚不明
臧否不可以远实,赏罚不可以失中
若乃清议,违是非,虽尧不能一日以治;
臧否,详赏罚,故中王可以万世安。
是以君子私情之难统,至公之易行。
季友鸩兄而不疑叔向戮弟而不悔
二士者,皆前世通士,晋鲁之忠臣也。
亦岂无慈爱骨肉之心、悯恤同生之仁哉?
至公者,天之经也,地之义也,理之要也,人之用也。
昔鲧者,亲禹之父也,舜则殛鲧而兴禹
禹知舜之殛其父无私,故受命不辞
舜明禹知己至公,故用之而无疑
无私者,虽父黜而子不言,况用之于他哉(《艺文类聚》二十二,《御览》四百二十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