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备政 曹魏 · 刘廙
 出处:全三国文 卷三十四
为政者,譬犹工匠之造屋也。
广厦既成,众棁不安,则梁栋为之断折
一物不备,则千为之并废。
善为屋者,知深棁之不可以不安,故栋梁常存
一物不可以不备故众榱与之共成也。
为政者,知一事不可阙也。
无物不备
一是不可失也。
故众非与之共得。
不然者,轻一事之为小,忽而阙焉不知众物与之共多也;
一非之为小也。
轻而蹈焉,不知众是与之共失也。
夫政之相须,犹輗辖之在车,无輗辖,犹可以小进也。
谓之历远不顿踬者,未之有也。
为政者,轻一失不矜之,犹乘无辖之车,安其少进,而不睹顿踬之患也。
夫车之患近,故无不睹焉;
国之患远,故无不忽焉
知其体者,夕惕若厉,慎其愆矣。
为政者,莫善于清其吏也。
故选托于由夷
而又威之以笃罚,欲其贪之必惩,令之必从也。
而奸益多,巧弥大,何也?
知清之为清,而不知所以清之,故免而无耻也。
日欲其清,而薄其禄,禄薄所以不得成其清。
饥寒切于肌肤,固人情所难也。
其甚又将使其父不父,子不子,兄不兄,弟不弟夫不夫,妇不妇矣。
贫则仁义之事狭,而怨望之心笃。
从政者捐私门,而委身公朝,荣不足以室族,禄不足以代其身;
骨肉饥寒离怨于内;
朋友离叛,衰(疑作弃。)捐于外,亏仁孝,损名誉
能守之而不易者,万无一也。
不能原其所以然,又将佐其室族之不和合门不登也。
疑其名,必将其实因而下之。
不移之士,虽苦身于内,冒谤于外,捐私门之患,毕死力于国;
然犹未获见信之衷,不免黜放之罪。
故守清者,死于沟壑,而犹有遗谤于世也。
为之至难,其罚至重,谁能为之哉?
人知守清之必困于终也,违清而又惧卒罚之及其身也,故不为昭昭之行,而咸思暗昧之利;
奸巧机于内,而虚名逸于外。
人主贵其虚名,而不知其所以为名也。
虚名彰于世,奸实隐于身。
人主眩其虚,必有以其实矣,故因而贵之,敬而用之,此所谓恶贪而罚于由夷,好清而赏于盗蹠也。
名实相违好恶相错,此欲清而不知重其禄之故也。
不知重其禄,非徒失于清也。
又将使清分于私,而知周于欺。
推此一失以至于欺;
苟欺之行,何事不乱哉!
故知清而不知所以重其禄者,则欺而浊;
知重其禄,而不知所以少其吏者,则竭而不足
知少其吏,则不知所以尽其力者,则事繁而职阙。
凡此数事,相须而成,偏废则有者不为用矣,其馀放欺无事不若此者也。
不可得一二而载之耳。
明君必须良佐而后致治
良佐能独治也
必须善法有以用之。
夫君犹医也,臣犹针也,法阴阳补泻也。
非人不入,人非针不彻于病。
二者既备,而不知阴阳补泻,则无益于疾也,又况逆失之哉!
今用针而不存于善术,使所针必死,夫然也。
欲其疾之疗亦远(当有矣字。)
良医急于速疗,而不恃针入之无恙也;
明君忽于治平,而不恃亡失不便亡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