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春秋左氏传后序 西晋 · 杜预
 出处:全晋文卷四十三
太康元年三月,吴寇始平,余自江陵襄阳解甲休兵,乃申抒旧意,修成春秋释例》及《经传集解》。
始讫,会汲郡汲县有发其界内旧冢者,大得古书,皆简编科斗文字
发冢不以为意往往散乱
科斗书久废推寻不能尽通。
始者藏在秘府,余晚得见之。
所记大凡七十五卷,多杂碎怪妄不可训知。
周易》及《纪年》最为分了。
周易上下篇与今正同,别有阴阳说而无彖象文言系辞,疑于时仲尼造之于鲁,尚未播之于远国也。
其《纪年篇》起自夏殷周,皆三代王事无诸国别也。
唯特记晋国,起自殇叔,次文侯昭侯以至曲沃庄伯
庄伯十一年十一月鲁隐公之元年正月也。
皆用夏正建寅之月为岁首编年相次
晋国灭,独记魏事,下至魏哀之二十年,盖魏国之史记也。
推校哀王二十年,太岁在壬戌是周赧王之十六年秦昭王之八年韩襄王之十三年赵武灵王之二十七年楚怀王之三十年燕昭王之十三年齐湣王二十五年也。
上去孔丘卒百八十一岁,下去太康三年五百八十一岁。
哀王于《史记》,襄王之子惠王之孙也。
惠王三十六年卒,而襄王立
十六年卒,而哀王立
古书纪年篇》,惠王三十六年从一年始至十六年,而称惠成王卒,即惠王也。
疑《史记》误分惠成之世,以为后王年也。
哀王二十三年乃卒,故特不称谥,谓之今王,其著书文意大似春秋经》,推此足见古者国史策书之常也。
文称鲁隐公邾庄公盟于姑蔑,即《春秋》所书邾仪父,未王命,故不书爵。
仪父贵之也。
又称晋献公虞师伐虢,灭下阳,即《春秋》所书虞师、晋师灭下阳,先书虞,贿故也。
又称周襄王诸侯河阳,即《春秋》所书天王狩于河阳,以臣召君,不可以训也。
若此甚多,略举数条,以明国史承告据实而书时事
仲尼修《春秋》,以义而制异文也。
又称卫懿公赤翟战于洞泽,疑「洞」当作「洞」,即《左传所谓荧泽也。
齐国佐来献玉磬纪公之嶭,即《左传所谓宾媚人也。
诸所记多与《左传符同,异于《公羊》、《谷梁》,知此二书近世穿凿,非《春秋本意审矣。
虽不皆与史记尚书同,然参而求之,可以端正学者
又别有一卷,纯集疏《左氏传》卜筮事,上下次第,及其文义,皆与《左传》同,名曰《师春》,「师春」似是钞集人名也。
纪年》又称,殷仲壬即位居亳,其卿士伊尹仲壬崩,伊尹放大甲于桐,乃自立也。
伊尹即位太甲七年太甲潜出知桐,杀伊,乃立共子伊陟、伊奋,命复其父之田而中分之。
左氏传》伊尹太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然则大甲虽见放,还杀伊尹,而犹以其子为相也。
此为大与《尚书叙说太甲乖异不知老叟伏生,或致昏忘,将此古书当时杂记未足取审也。
为其粗有益于《左氏》,故略记之,附《集解》之末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