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宅无吉凶摄生 西晋 · 张邈
 出处:全晋文 卷六十五
夫善求寿强者必先灾疾之所自来然后其至可防也。
祸起于此为防于彼,则祸无自瘳矣。
世有安宅葬埋阴阳度数刑德之忌,是何所生乎?
不见性命不知祸福也。
不见妄求不知故干幸,是以执生者,见性命之所宜,知祸福之所来,故求之实而防之信。
多饮而走,则为澹支;
数行而风,则为痒毒;
久居于湿,则要疾偏枯
好内不怠,则昏丧文房
若此之类,灾之所以来,寿之所以去也。
而掘基筑宅,费日苦身以求之,疾生于形,而治加于土木是疾无瘳矣。
诗曰:「恺悌君子求福不回」者,匪避诽谤而为义然也,盖知回匪所求福也。
故寿强,专气致柔少私寡欲直行情性所宜,而合于养生正度,求之于怀抱之内而得之矣。
尝有不知蚕者,出口动手,皆为忌祟不得蚕丝滋甚:为忌祟滋多,犹自以犯之也。
有教之知蚕者,其颛于火寒燥湿也,于是百忌自息而利十倍
何者不知所以然,故忌祟之情繁;
后知所以然,故求之之术正,故忌祟生于不知
使知性犹如蚕,则忌祟无所立矣。
多食不消含黄丸而筮祝谴祟,或从乞胡求福者,凡人皆所笑之。
何者
智能达其无祸也。
忌祟举生于不知,由知者言之,皆乞胡也。
设为三公之宅,而令愚民居之,必不为三公可知也。
寿夭之不可求甚于贵贱
然则百年之官,而望殇子之寿,孤逆魁冈,以速彭祖之夭,必不几矣。
或曰愚民不得久居公侯宅,然则果无宅也!
性命自然不可求矣。
有贼方至,不疾逃独安,须臾遂为所虏。
然则避祸趣福,无过缘理
避贼之理,莫如速逃,则斯善矣。
养生之道,莫如先知,则为尽矣。
避贼宜速章章然,故中人不难睹;
避祸之理冥冥然,故明者不易见。
其于理动,不可要求一也。
孔子有疾,医曰:「子居处适也,饮食药也,有疾天也。
医焉能事
是以知命不忧原始反终,遂知死生之说。
时日谴祟,古之盛王无之,而季王所好听也。
制寿宫而得夭短
百男而无立嗣,必占不户之陵,而陵不宿草
何者
高台深宫,以隔寒暑,靡色厚味,以毒其精;
亡之于实,而求之于虚,故性命不遂也。
或曰:所问之师不工则天下无工师矣。
一栖之鸡,一栏之羊,宾至而有死者,岂居异哉?
故命有制也。
知命则不滞于俗矣;
许负不相条侯英布之黥而后王,彭祖七百,殇子之夭,是皆性命也。
相宅质居,自东徂西,而得反此,是灭性命之宜。
孔子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立高丘而观居民,则知曰东西非祸福矣。
若乃地道爽垲而立制于帷墙,则所见滋褊。
达者观之,则夫乾确然示人易矣,夫坤隤然示人简矣。
天地易简,而惧以细苛,是更所以为逆也。
是以君子奉天明而事地察。
世之工师,占成居则险,使造新则无征世人多其占旧,因求其造新,是见舟之行于水,而欲推之于陆,是不明数也。
旧、新之理,犹卜筮也:夫凿龟数筴可以吉凶不能为吉凶何者
吉凶可知,而不可为也。
夫先筮吉卦而后之无福,犹先筑利宅,而后之无报也。
旧居谴祟则可,安新居以求福不可,则犹卜筮之说耳。
俗有裁衣、种谷皆择日,衣者伤寒,种者失泽。
凡火寒至授衣
时雨既降,则当下种。
方至,则当疾走
今舍实趣虚。
三患随至。
凡以忌祟治家者,求福,而其极皆贫,故有「知星宿,衣不覆」之谚。
古言无虚,不可不察也(《嵇中散集》)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