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春秋谷梁传集解 东晋 · 范宁
 出处:全晋文
周道衰陵乾纲绝纽,礼坏乐崩彝伦攸<斁>,弑逆篡盗国有淫纵破义比肩是以妖灾因衅而作,民俗染化而迁,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川岳为之崩竭鬼神为之疵厉
父子之恩缺,则小弁之刺作,君臣之礼废,则桑扈讽兴夫妇之道绝,则谷风之篇奏,骨肉之亲离,则角弓怨彰君子路塞,则白驹诗赋
天垂象见吉凶圣作训纪成败,欲人君戒慎厥行,增修德政,盖诲尔谆谆听我藐藐履霜坚冰所由者渐,四夷交侵,华戎同贯幽王暴虐见祸,平王微弱东迁征伐不由天子之命,号令出自权臣之门,故两观表而臣礼亡,朱干设而君权丧,下陵上替僭逼理极天下荡荡王道尽矣,孔子沧海横流,乃喟然而叹曰,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
文王道丧,兴之者在己。
于是大师而正雅颂,因鲁史而脩春秋,列黍离国风齐王德于邦君所以明其不能复雅,政化不足以群后也。
于时则接乎隐公,故因兹以托始,该二仪化育,赞人道幽变,举得失以彰黜陟,明成败以著劝诫,拯颓纲以继三五,鼓芳风以扇游尘一字之褒,宠宠华兖之赠,片言之贬,辱过市朝之挞,德之所助,虽贱必申,义之所抑,虽贵必屈,故附势匿非者,无所逃其罪,潜德独运者,无所隐其名,信不易宏轨百王通典也。
先王之道既弘,麟感化而来应,因事备而终篇,故绝笔于斯年,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邪正,莫善于春秋
春秋之传有三,而为经之旨一臧否不同褒贬殊致
九流分而微言隐,异端作而大义乖,左氏鬻拳兵谏为爱君,文公纳币用礼
谷梁卫辄拒父为尊祖,不纳子纠为内恶;
公羊祭仲废君为行权,妾母称夫人合正
兵谏为爱君,是人主可得而胁也。
纳币用礼,是居丧可得而婚也。
以拒父为尊祖,是为子可得而叛也。
以不纳子纠为内恶,是仇雠可得而容也。
以废君为行权,是神器可得而窥也。
以妾母为夫人,是嫡庶可得而齐也。
若此之类,伤教害义不可强通者也。
凡传以通经为主,经以必当为理。
至当无二,而三传殊说,庸得不其所滞,择善而从乎?
既不俱当,则固容俱失。
至言幽绝,择善靡从,庸得不并舍以求宗,据理通经乎?
虽我之所是,理未全当,安可得当之难,而自绝于希通哉?
汉兴以来瑰望硕儒,各信所习,是非纷错准裁靡定,故有父子异同之论,石渠分争之说,废兴由于好恶盛衰继之辩讷,斯盖非通方至理,诚君子之所叹息也,左氏艳而富,其失也巫;
谷梁清而婉,其失也短;
公羊辩而裁,其失也俗,若能富而不巫,清而不短,裁而不俗,则深于其道者也。
故君子之于春秋没身而已矣。
升平之末,岁次大梁,先君北蕃回轸顿驾于吴,乃帅门生故史,我兄弟子侄研讲六籍次及三传左氏有服杜之注,公羊有何严之训,释谷梁传者虽近十家,皆肤浅末学不经师匠辞理典据,既无可观,又引左氏公羊以解此传,文义违反,斯害也己。
于是商略名例敷陈疑滞博示诸儒同异之说,昊天不吊太山其颓,匍匐墓次死亡无日日月逾迈跂及视息,乃与二三学士及诸子弟,各记所识,并言其意,业未及终,严霜夏坠,从弟雕落二子泯没,天实丧予,何痛如之。
今撰诸子之言,各记其姓名,名曰春秋谷梁传集解(唐石经拓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