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十二门经序 前秦 · 释道安
 出处:全晋文
十二门者,要定之目号,六双之关径也。
定有三义焉,禅也、等也、空也。
用疗三毒绸缪重病,婴斯幽厄,其日深矣。
贪囹恚圄,痴城至固,世人游此,犹春登台,甘处欣欣,如居花殿嬉乐自娱,莫知为苦,尝酸速祸困惫五道,夫唯正觉乃识其谬耳。
倒县之苦,伤蓬流之痛,为设方便防萌塞渐,辟兹慧定,令自浣涤挫锐解纷,返神玄路苟非至德,其道不凝也。
邪僻之心,必有微著,是故禅法,以四为差焉。
贪淫囹者,荒色悖蒸,不别尊卑,浑心耽缅,习以成狂,亡国倾身莫不由之。
迷空醉,不知为幻,故以死尸散落自悟,渐断微想,以至于寂,味乎无味,故曰四禅也。
瞋恚圄者,争纤芥虚声,结沥血重咎,恩亲绝于快心交友腐于纵忿,含怒彻髓,不悛灭族
圣人强梁者不得其死故训之以等,丹心雠亲,至柔其志,受垢含苦,治之未乱,淳德邃厚,兕不措角,况人害乎?
故曰四等也。
愚痴城者,诽古圣,谤真谤,慢二亲,轻师傅,斯病尤重矣。
以慧探本知从痴爱分别未流,了之为惑,练心攘慝,狂病瘳矣,故曰四空也。
行者挹禅海之深醴,溉昏迷盛火,激空净之渊流,荡痴尘之秽垢,则皎然成大素矣。
行斯三者,则知所以宰身也。
所以宰身者,则知所以安神也。
所以安神者,则知所以度人也。
然则经无巨细出自佛口,神心所制,言为世宝
慧日既没,三界丧目,经藏虽存,渊玄难测自非至精,孰达其微?
于是开士应真,各为训解,释其幽赜,辩其差贯,则烂然易见矣。
穷神知化,何复加乎?
十二门己后,则是训传也。
学者十二门,却尽神足,灭外止粗,谓之成五道也。
三向诸根,进消内结,谓尽诸漏也。
殆入尽漏,名不退转
诸佛嘉叹,记其成号。
深不可测独见晓焉,神不可量,独见精焉。
陵云轻举净光烛幽,移海飞岳,风出电入,浅者如是,况成佛乎?
是乃三乘大路,何莫由斯定也。
自始发迹,逮于无漏,靡不周而复始
习兹定也,行者崇德广业,而不进斯法者,其犹无柯而求伐,不饭而求饱,难以获矣。
醒悟之士,得闻要定,不亦妙乎?
安宿不敏,生值佛后,又处异国楷范多阙,仰希古烈,滞而未究,寤寐忧悸有若疾首
每惜兹邦禅业替废,敢作注于句末。
未足光融圣典,且发蒙者傥易览焉。
安世高善开禅数,斯经似其所出,故录之于末(《释藏迹》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