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胜鬘经序 南朝宋 · 法慈
 出处:全宋文卷六十四
《胜鬘经》者,盖是方等宗极者也,所以存于千载,功由人弘,故得以元嘉十三年岁在乙亥,有天竺沙门,名功德贤,业素敦尚贯综大乘,远载梵本,来游上京,庇迹祇洹,招学赞访。
才虽不精绝,义粗辉扬,遂播斯旨,乃上简帝王
于时优婆塞何上之,尸丹杨尹,为佛法檀越,登集华辇,敏德名望便于郡内,请出此经。
既会贤本心,又谨传译字句虽质,而理妙渊博,殆非常情,所可历虑。
竺道生义学弟子竺道攸者,少习玄宗,偏蒙旨训,后侍从庐山温故传覆,可谓助凤耀德者也。
法师元嘉十一年,于讲坐之上,迁神异世,道攸慕深情恸,有若天坠
于是奉诀坟垄,遂遁临川,三十许载。
经出之后披寻反覆,既悟深旨,仰而叹曰:「先师昔义,暗与经会,但岁不待人,经袭义后。
若明匠在世剖析幽赜者,岂不使异经同文,解无馀向者哉」。
辄敢解释,兼翼宣遗训故作注解
凡有五卷时人以为广义隐,所以省者,息心玄门
至大明四年孝武皇帝以其师习有承,敕出为都邑法师
慈因得咨觐,粗问此经首尾
又寻其注意,窃谓义然
今聊撮其要解,撰为二卷,庶使后贤共见其旨焉(《释藏》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