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政事 南齐 · 崔祖思
 出处:全齐文卷二十一
《礼》、《诰》者,人伦襟冕帝王枢柄
自古开物成务,必以教学为先。
世不习学,民忘志义,悖竞因斯而兴,祸乱是焉而作。
笃俗昌澡,莫先道教不得以夷祸革虑俭泰移业。
今无员之官,空受禄力。
三载考绩之效,九年阙登黜之序。
国储以之虚匮民力为之凋散
能否无章泾渭混流。
太庙之南,弘修文序;
司农以北,广开武校
台州列国限外之职,问其所乐,依方课习,各尽其能。
月供僮干,如先充给,若有废堕遣还故郡。
殊经奇艺,待以不次,士修其业,必有异等,民识其利,能无勉励
文集上书囊以为殿帷身衣弋绨,以韦带剑慎夫人衣不曳地,惜中民十家之产,不为露台
刘备帐钩(《南史》作构。)铜铸钱以充国用,魏武遣女,皂帐,婢十人东阿妇以绣衣赐死王景兴淅米见诮。
武节过人,张妃房帷(《南史》作唯。)碧绡蚊帱三齐仙截席,五盏盘桃花米饭。
殷仲文劝令畜伎,答云:「我不解声」。
仲文曰:「但畜自解」。
又答:「畏解,故不畜」。
历观帝王未尝不以约素兴,侈丽亡也。
伏惟陛下,体唐成俭,踵虞为朴。
寝殿素木卑构,膳器则陶瓢充御。
琼簪玉箸,碎以为尘,珍裘绣服,焚之如草。
斯实风高上代,民偃下世矣。
然教信虽孚,氓染未革,宜加甄明,以速归厚
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
雕墙华轮,卑其称谓
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宪律之重,由来尚矣。
曹参去齐,唯以狱市为寄,馀无所言。
路温舒言「秦有十失,其一尚在治狱之吏是也」。
实宜清置廷尉,茂简三官寺丞狱主,弥重其选,研习律令删除繁苛
诏狱两县一月三讯,观貌察情欺枉必达。
使明慎用刑无忝大《易》;
宁失不经,靡愧《周书》。
汉来治律有家子孙并世其业,聚徒讲授,至数百人
故张、于二氏洁誉文宣之世,陈、郭两族流称武、明之朝。
决狱无冤,庆昌枝裔,相袭蝉紫传辉。
廷尉律生,乃令史门户,族非咸、弘,庭缺于训。
刑之不措,抑此之由。
详择笃厚之士,使习律令,试简有征,擢为廷尉僚属
苟官世其家而不美其绩,鲜矣;
废其职而欲善其事,未之有也。
刘累传守其业,庖人不乏龙肝之馔,断可知矣。
乐者,动天地,感鬼神,正情性,立人伦,其义大矣
前汉编户千万,太乐伶官八百二十九人孔光等奏罢不合经法四百四十一人正乐定员,惟置三百八十八人
户口不能百万,而太乐雅、郑元徽时校试千有馀人,后堂杂伎不在其数,糜废力役伤败风俗
今欲拨邪归道莫若杂伎王庭唯置钟虡羽戚、登歌而已
如此,则官充给养,国反淳风矣。
儒者德化为本,谈法者以刻削为体。
道教治世梁肉刑宪乱世药石故以教化雨露名法风霜
是以有耻且格敬让枢纽
令行禁止为国关楗
然则下治者,赏罚而已矣。
不事丰,所病于不均
不在重,所困于不当
如令甲勋少,乙功多,赏甲而舍乙,天下必有不劝矣;
丙罪重,丁眚轻,罚丁而赦丙,天下必有不悛矣。
赏罚空行,无当劝沮
将令见罚者宠习之臣,受赏仇雠之士,戮一人万国惧,赏匹夫四海悦。
籍税以厚国,国虚民贫;
广田以实廪国富民赡。
资用天之储,实拯怀山之数,汤凭分地之积,以胜流金之运。
近代魏置典农,而中都足食
晋开汝、颖,而汴河委储。
今将扫辟咸、华,题镂龙漠,宜简役敦农,开田广稼。
时罢山池威禁,深抑豪右之兼擅,则兵民优赡可以出师
古者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故君举必书,尽直笔而不污;
无妄动,知如丝之成纶。
者著之官起居而已
述事之徒,褒谀为体。
世无董狐书法必隐;
时阙南史直笔未闻。
又废谏官听纳靡依。
课励朝僚,征访刍舆莫若推举质直,职思其忧。
夫越任于事,在言为难
当官而行,处辞或易。
物议既以无言望己,已亦当以吞默惭人。
中丞虽谢咸、玄,未有全废劾简;
廷尉诚非释之,宁容都无讯牒
故知与其谬人,宁不废职目前明效也。
汉征贡禹谏大夫矢言先策夏侯胜狂直拘系出补讽职伐柯非遐,行之即善
天地无心,赋气自均,宁得诞秀往古,而独寂寥一代将在知与不知,用与不用耳。
夫有贤而不知,知贤而不用用贤不委,委贤而不信,此四者,古今通患也。
今诚重郭隗而招剧辛,任鲍叔以求夷吾则天下之士,不待召而自至矣(《南齐书·崔祖思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