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文选 南梁 · 萧统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
式观元始眇觌玄风
冬穴夏巢之时,茹毛饮血之世,世质民淳,斯文未作。
逮乎伏羲氏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易》曰:「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文之时义矣哉
若夫椎轮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增冰积水所成,积水曾微增冰之凛。
何哉
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
既有之,文亦宜然
随时变改,难可详悉
尝试论之曰:《诗序》云,《诗》有六义焉:一曰风;
二曰赋;
三曰比;
四曰兴;
五曰雅;
六曰颂。
至于今之作者,异乎古昔
古诗之体,今则全取赋名。
荀宋表之于前,继之于末。
自兹以降源流实繁。
邑居,则有凭虚亡是之作;
畋游,则有长杨羽猎之制。
若其一事,咏一物风云草木之兴,鱼虫禽兽之流推而广之不可胜载矣。
又楚一人屈原含忠履洁,君匪从流,臣进逆耳深思远虑,遂放湘南
耿介之意既伤,壹郁之怀靡朔。
临渊有怀沙之志,吟泽有憔翠之容。
骚人之文,自兹而作。
诗者,盖志之所之也。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关雎》、《麟趾》,正始道著
闲》、《濮上》,亡国之音表。
故《风》、《雅》之道,粲然可观
炎汉中叶,厥涂渐异。
退传有在邹之作,降将河梁之篇。
四言五言,区以别矣。
又少则三字多则九言,各体互兴,分镳并驱,《颂》者,所以游扬德业,裒赞成功
吉甫穆若之谈,季子有至矣之叹。
舒布为诗,既言如彼,总成为颂。
又亦若此
次则箴兴于补阙,戒出于弼匡,论则机理精微,铭则序事清润美终则诔发,图像赞兴
诏诰教令之流表奏笺记之列,书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辞、引序,碑碣志状众制锋起源流间出
陶、匏异器,并为入耳之娱;
黼、黻不同,俱为悦目之玩。
作者之致,盖云备矣
监抚馀闲,居多暇日历观文囿泛览辞林未尝心游目想移晷忘倦
姬汉以来,眇焉悠邈』;
时更七代,数逾千祀
词人才子,则名溢于缥囊
飞文染翰,则卷盈乎缃帙
自非略其芜秽,集其清英,盖欲兼功太半,难矣。
若夫姬公之籍,孔父之书,与日月俱悬,鬼神争奥,孝敬准式人伦师友岂可重以芟夷,加之剪截
老、庄之作,管、孟之流,盖以立意为宗,不以能文为本。
今之所撰,又以略诸。
贤人美辞忠臣抗直谋夫之话,辨士之端,冰释泉涌金相玉振
所谓坐狙,议稷下仲连却秦军,食其之下齐国留侯之发八难曲逆之吐六奇,盖乃事美一时,语流千载概见坟籍史,若斯之流,又亦繁博
虽传之简牍,而事异篇章
今之所集,亦所不取。
至于记事之史,系年之书,所以褒贬是非,纪别同异,方之篇翰,亦已不同
若其赞论综缉辞采序述错比文华,事出于沈思,义归乎翰藻,故与夫篇什,杂而集之。
远自周室,迄于圣代,都为三十卷,名曰《文选云耳
凡次文之体,和以汇聚
诗、赋体既不一,又以类分
类分之中,各以时相次(《文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