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述僧中食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二十九
所以不得道者由于心神昏惑
心神所以昏惑由于外物扰之。
扰之大者,其事有三:一则势利荣名
二则妖妍靡曼
三则甘旨肥浓
荣名日用于心,要无晷刻之累;
妖妍靡曼,方之已深。
甘旨肥浓,为累甚切。
万事云云,皆三者之枝叶耳。
圣人不断三事求道无从可得,不得不为之立法,使简而易从也。
若直云三事惑本,并宜禁绝而此三事是人情所甚惑,念虑所难遣。
虽有禁约之旨,事难卒从。
譬于方舟济河岂不直至彼岸
河流既急,会无直济之理。
不得不从流邪靡,久而获至,非不愿速,事难故也。
禁此三事,宜有其端。
何则
食之于人,不可顿息
其于情性,所累莫甚。
故推晚食并置中前
自中之后清虚无事
因此无事念虑得简。
始末专,在久自习
于是束以八支,纡以禁戒靡曼之欲,无由得前荣名众累,稍随事遣。
云往古诸佛,过中不餐
此盖是遣累筌蹄适道捷径而或咸谓止于不食
此乃迷于向方不知厥路者也(《广弘明集》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