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言时务 其二 北魏 · 韩显宗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一
帝皇所以居尊以御下者,威也;
兆庶所以徙恶以从善者,法也。
是以有国有家,必以刑法为治,生民之命,于是而在。
有罪必罚,罚必当辜,则虽棰挞之刑,而人莫敢犯也。
有制不行,人得侥幸,则虽参夷之诛,不足以肃。
太和以来,未多坐盗弃市,而远近肃清
由此言之,止奸在于防检不在严刑也。
州郡牧守,邀当时之名,行一切之法。
台阁百官,亦咸以深酷无私,以仁恕为容盗。
迭相敦厉遂成风俗
陛下九重之内,视人如赤子
百司万务之要,遇下如仇雠
是则一人,而以千百。
和气不至,盖由于此
《书》曰:「与其不辜,宁失不经」。
实宜敕示百寮,以惠元元之命。
周王为犬戎所逐,东迁河洛镐京犹称「宗周」,以存本也。
光武虽曰中兴,实自创革,西京尚置京尹,亦不废旧
陛下光隆先业迁宅中土稽古复礼于斯为盛,岂若周、汉出于不得已哉?
案《春秋》之义,有宗庙曰都,无则谓之邑,此不刊之典也。
北代宗庙在焉,山陵托焉,王业所基,圣躬所载,其为神乡福地,实亦远矣。
今便同之郡国,臣窃不安
愚谓代京宜建畿置尹,一如故事崇本重旧,以光万叶
伏见洛京之制,居民官位相从不依族类
官位非常有朝荣而夕悴,则衣冠沦于厮竖之邑,臧获腾于膏腴之里
物之颠倒,或至于斯。
古之圣王,必使四民异居者,欲其业定而志专。
定则不伪,志专则不淫。
耳目所习,不督而就;
父兄之教,不肃而成。
仰惟太祖道武皇帝创基拨乱日不暇给,然犹分别士庶不令杂居伎作屠沽,各有攸处。
但不设科禁,卖买任情,败贵易贱,错居混杂
假令一处弹筝吹笛,缓舞长歌
一处严师苦训诵诗讲礼
宣令童龀任意所从,其走赴舞堂者万数,往就学馆者无一。
此则伎作不可杂居士人不宜异处明验也。
孔父云里仁之美,三徙之训,贤圣明诲,若此之重。
今令伎作习士人风礼,则百年难成;
令士人儿容态,则一朝可得。
是以士人同处,则礼教易兴;
伎作杂居,则风俗难改。
朝廷选举人士,则校其一婚一宦以为升降何其密也。
至于伎作宦途,得与膏梁华望,接阁连甍何其略也。
愚臣之所惑。
稽古建极光宅中区,凡所徙居皆是公地分别伎作在于一言有何为疑,而阙盛美
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且以招诱边民,故侨置中州郡县
皇风南被,仍而不改凡有重名,其数甚众。
疑惑书记错乱区宇非所疆域物土必也正名之谓也。
以为可依地理旧名一皆厘革
小者并合大者分置
中州郡县,昔以户少并省今人口既多,亦可复旧
君人者以天下为家不得有所私也。
仓库储贮,以俟水旱之灾,供军国之用,至于有功德者,然后加赐。
爰乃末代,乃宠之所隆,赐赍无限
自比以来,亦为太过在朝诸贵,受禄不轻,土木锦绮僮妾粱肉,而复厚赍屡加,动以千计
若分赐鳏寡赡济实多。
如不悛革,岂周急不继富之谓也?
愚谓事有可赏,则明旨褒扬称事加赐,以劝为善不可以亲近之昵,猥损天府之储。
宿卫内直者,宜令武官弓矢文官书传
无令缮其捕博之具,以成亵狎之容,长矜争之心,恣喧嚣之慢,徒损朝仪无益事实
如此之类,一宜禁止(《魏书·韩麒麟附传》,《北史》四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