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郊坛 北魏 · 刘芳
 出处:全后魏文卷三十八
臣闻国之大事,莫先郊祀郊祀之本,实在审位。
是以列圣格言彪炳绵籍;
先儒正论昭著经史。
臣学谢全经,业乖通古岂可轻荐瞽言,妄陈管说
窃见所置坛祠远近之宜,考之典制,或未允衷,既曰职司,请陈肤浅
孟春令》云:「其数八」。
又云:「迎春东郊」。
卢植云:「东郊八里之郊也」。
贾逵云:「东郊木帝太昊八里」。
许慎云:「东郊八里郊也」。
郑玄孟春令》注云:「王居明堂
《礼》曰:王出十五里迎岁,盖殷礼也。
周礼近郊五十里」。
郑玄别注云:「东郊,去都城八里」。
高诱云:「迎春气于东方八里郊也」。
王肃云:「东郊八里,因木数也」。
此皆同谓春郊八里明据也。
孟夏令》云:「其数七」。
又云:「迎夏南郊」。
卢植云:「南郊七里郊也」。
贾逵云:「南郊火帝炎帝七里」。
许慎云:「南郊七里郊也」。
郑玄云:「南郊,去都城七里」。
高诱云:「南郊七里之郊也」。
王肃云:「南郊七里,因火数也」。
此又南郊七里之审据也。
中央令》云:「其数五」。
卢植云:「中郊五里之郊也」。
贾逵云:「中央黄帝之位,并南郊之季,故云兆五帝四郊也」。
郑玄云:「中郊西南未地,去都城五里」。
此又中郊五里之审据也。
孟秋令》云:「其数九」。
又曰:「迎秋西郊」。
卢植云:「西郊九里郊」。
贾逵云:「西郊金帝少暤,九里」。
许慎云:「西郊九里郊也」。
郑玄云:「西郊,去都城九里」。
高诱云:「西郊九里之郊也」。
王肃云:「西郊九里,因金数也」。
此又西郊九里之审据也。
孟冬令》云:「其数六」。
又云:「迎冬北郊」。
卢植云:「北郊六里郊也」。
贾逵云:「北郊颛顼六里」。
许慎云:「北郊六里郊也」。
郑玄云:「北郊,去都城六里」。
高诱云:「北郊六里之郊也」。
王肃云:「北郊六里,因水数也」。
此又北郊六里之审据也。
宋氏《含文嘉》注云:「《周礼》:王畿千里,二十分其一,以为近郊
近郊五十里,倍之为远。
郊迎王气,盖于近郊
汉不设王畿,则以其方数郊处,故东郊八里南郊七里西郊九里北郊六里中郊在西南未地、五里」。
祭祀志》云:「建武二年正月,初制郊兆雒阳城七里
依采元始故事北郊雒阳城四里」。
此又汉世南、北郊明据也。
今地只准此
至如三十里之郊,进乖郑玄所引殷、周二代之据,退违汉、魏所行故事
凡邑外曰郊,今计四郊,各以郭门为限,里数依上。
《礼》:「朝拜曰月,皆于东西门外」。
今日月之位,去城东西路各三十,窃又未审
《礼》又云:「祭日于坛,祭月于坎」。
今计造如上
礼仪志》云:「立高禖祠于城南」。
云里数,故今仍旧
灵星本非礼事,兆自汉初,专为祈田,恒隶郡县
郊祀志》云:「高祖五年制诏御史,其令天下灵星祠,牲用太牢县邑令长侍得祠」。
晋祠令云:「郡、县、国祠稷、社、先农,县又祠灵星」。
灵星天下诸县明据也。
周公所以别在洛阳者,盖姬旦创成洛邑,故传世洛阳,崇祠不绝,以彰厥庸。
夷齐庙者,亦世洛阳界内神祠
今并移太常,恐乖其本。
天下此类甚众,皆当部郡县修理公私施之祷请
窃惟太常神祇,自有常限,无宜临时斟酌以意,若遂尔妄营,则不淫祀
二祠太常,在洛阳,于国一也。
然贵在审本。
臣以愚蔽,谬忝今职,考括坟籍博采群议,既无异端,谓粗可依据
今玄冬务隙野罄人闲,迁易郊坛,二三为便(《魏书·刘芳传》、《北史》四十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