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信都芳新历 北魏 · 李业兴
 出处:全后魏文卷五十
岁星行天伺候以来,八九馀年,恒不及二度
新历二度
至于夕伏晨见纤毫无爽
今日仰看,如觉二度,及其出没,还应如术。
镇星,自造《壬子》元以来岁常不及,故加《壬子七度,亦知犹不及五度适欲并加,恐出没顿校十度十日将来永用,不合处多。
太白之行,顿疾顿迟,取其会归而已
十二月二十日晨见东方,新旧二历推之,分寸不异
行星三日,顿校四度
如此之事,无年不有,至其伏见,还依术法
又芳唯嫌十二月二十日星有前却
业兴推步已来,三十馀载,上算千载日月星辰有见经史者,与凉州赵匪攴、刘义隆廷尉卿何承天刘骏南徐州从事祖冲之参校,业兴《甲子元历长于三历一倍
洛京已来四十馀岁,五星出没岁星镇星太白,业兴历首尾恒中,及有差处,不过一日二日一度两度
三历之失,动校十日十度
荧惑一星伏见体自无常,或不应度
祖冲之历多《甲子历》十日六度
何承天不及三十日二十九度,今历还与《壬子》同,不有加增
一星,没多见少,及其见时,与历无舛,今此亦依《壬子》元不改
太白辰星,唯起夕合为异。
业兴以天道高远测步难精,五行伏留,推考不易入目仰窥,未能尽密,但取其见伏大归,略其中间小谬,如此历便可行
专据所见之验,不取出没之效,则历数之道,其几废矣。
造历者,节之与朔,贯穿千年之间,闰馀斗分,推之于毫厘之内。
必使盈缩得衷,间限数合,周日小分不殊锱铢阳历阴历纤芥无爽损益之数,验之交会,日所居度,考之月蚀上推下减,先定众条,然后历元可求,犹甲子难值。
又虽值甲子,复有差分,如此舛驳参错不等
今历发元甲子七率同遵,合璧连珠,其言不失
法理分明,情谓为可。
如芳所言,信亦不谬。
一合之里星度不验者,至若合终必还。
依术,镇星前年十二月二十日见差五度今日三度
太白前差四度,今全无差。
以此准之,见伏之验,寻效可知将来永用,大体无失
芳又云,以去年十二月中算新历,其镇星十二月二十日角十一度留,天上在亢四度留,是新历差天五度
太白岁星,并各有差。
校于《壬子旧历镇星差天五度太白岁星亦各有差,是旧历差天为多,新历差天为少。
造历者,皆须积年累日依法候天,知其疏密然后审其近者,用作历术
不可一月两月之间,能正是非
若如荧惑行天七百七十九日,一迟、一疾、一留一逆一顺一伏一见之法,七头一终
太白行天五百八十三日,晨夕之法,七头一终
岁星行天三百九十八日,七头一终
镇星行天三百七十八日,七头一终
辰星行天一百一十五日,晨夕之法,七头一终
造历必须测知七头然后作术。
七头者,造历为近,不得头者,其历甚疏,皆非一二日能知是非
五帝三代以来,及秦、汉、魏、晋,造历者皆积年久测,术乃可观
仓卒造者,当时或近,不可久行
若三四年作者,初虽近天,多载恐失。
今《甲子新历,业兴潜构积年,虽有少差,校于《壬子元历》,近天者多。
若久而验天,十年二十间,比《壬子元历三星行天,其差为密(《魏书·律历志》下。兴平元年,命李业兴立《甲子新历》。事讫。诏以示信都芳,芳驳业兴对云。诏付外施行。)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