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训知事人 南北朝末隋初 · 释智顗
 出处:全隋文卷三十二
吾少婴勤苦备历艰关游学荆、扬雍、豫,唯著一纳
三十馀年,冬夏不悉体。
上至天子下至士民,虽有所施,受而不私,一果一缕人众已后,尚不希念,况故侵之。
所以然者,众宝尊重
若能增益,名甘露苑;
若有减捐,即蒺梨国。
自饱自伤,因倒因起,可以意得何俟多言
夫人发心,随有所作。
读诵听学讲说经行忏悔供养舍力,未有首尾,慎莫中止中止者违本心
若再有所作,至前止处,留难即起。
修业不成今生现障,后弥障道。
此行人大忌,应须竭力善始令终
业既坦然,报亦圆满
此亦可意得
昔有一寺师徒数百,昼夜禅讲,时不虚过
净人窃听说法,闻已用心,每扬簸洮汰系念有习,谓以净心扬簸不善,以禅净水洮汰不尽,随有所作,念念用心一时执爨观火烧薪念念,就尽无常迁逝复速。
于是蹲踞灶前,寂然入定火灭汤泠。
维那惧废众粥,以白上座
上座云:此是胜事众宜忍之,慎勿惊触,听其自起。
数日方觉。
上座所,具陈所证,叙法转深。
上座止曰:尔向所言,皆我境界
而今所说非我所知,勿复言也。
因而顾问:颇知宿命不?
答云:薄知
又问:何罪为贱,何福易悟?
答云:此贱身者,前世之时,乃是今日徒众老者之师,亦是少者之祖师
徒众所学,皆昔所训。
尔时有私客,恒制不敢侵众。
然有急客,辄取小菜,忘不陪备由此谴责
今为众奴前习未欠,薄修易悟,宿命罪福,其事如是
一众闻此,悲不能胜。
鉴镜若斯岂可不慎
同学照禅师南岳众中苦行禅定,最为第一
辄用一撮盐作斋饮,所侵无几不以为事,后行方等
忽见相起,计三年增长至数十斛急令陪备,仍卖衣资买盐偿众。
此事非久,亦非传闻,宜以为规,莫令后悔
吾虽寡德行远近颇相追寻
而隔岭难为徒步老病出入,多以众驴迎送
此是吾客私计酬直,令彼此无咎
吾是众生,驴亦我得,既舍入众非复我有。
我不合用非我何言?
举此一条,馀事皆尔(《国清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