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天地大宝尊号大赦文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
自昔皇王受命。必降于元符
天人协心。乃彰于大号
缵承元绪虔奉睿图
何尝不精真宗专心庶政
幸以边隅厎定风雨时若
人和岁稔。且洽于时雍。
极瑞殊祥荐臻昭应
得玉再产。秘牒元通。
至道降休先圣储祉
顾惟菲德。曷以克当
是用祗荐崇名。永扬洪烈
群公百辟。援义比事
诚请不巳。固辞不获
今日敬膺典册。曰开元天地大宝圣文神武应道皇帝
徽章载茂。寅畏增深。
宜因稽古之典。式布惟新之泽。
大赦天下。自天宝八载闰六月五日昧爽巳前。
大辟罪巳下。罪无轻重
发觉发觉。巳结正结正
系囚见徒常赦所不免者。咸赦除之。
永惟风教。渐冀还淳
至于宏贷之名。亦思复古
天下百姓丈夫户头者。宜各赐爵一级
征镇之役。其来久矣
虽存素备。谅在变通
顷者用兵。盖非获己。
西戎摧殄北虏归降
南蛮东夷。咸来稽颡
亦可谓四海无事万里廓清
减戍息人。思宏善贷
军镇兵非切要可均减者。宜令本镇节度使所司量处奏闻
百姓有频经征戍者。巳后差点之次。
不在此限。高年给侍
义存养老。因时定式
务广仁恩。其天下百姓丈夫七十五巳上。
妇人七十巳上。宜各给一人充侍。
任自拣择。至八十巳上。
依常处分唐虞省刑
画冠不犯。秦汉制法。
密网维烦。理乱之源。
得失斯在。朕常想淳古
务崇敦朴刑期不滥。
政协无为岂惟守于升平
庶有臻于大道顷者详诸条目
巳从易。至于结断
尚虑深刻。所贵从宽
示其知禁。宜令中书门下刑部大理寺法官审更详定
法律之閒。有所不便者。
条目闻奏禘祫之礼。
以存序位质文之变。
盖取随时国家系本仙宗
业承圣祖重熙累盛
既锡无疆之休。合享祭神。
思宏不易之典。自今巳后。
每遇禘祫。并于太清宫圣祖前设位序正。
上以明陟配之礼。钦若元宗
下以尽虔恭之诚。无违至道
比来每缘禘祫时享则停。
事虽适于从宜。理或亏于必备
巳后每缘禘祫。其常享无废。
享以素馔。三焚香以代三献
奉先追远。礼惟昭德
崇福展敬。义在因心
自今巳后。献祖宣皇帝宣庄光皇帝光懿皇后忌日
宜令京城一日设斋太祖景皇帝景烈皇后代祖元皇帝元贞皇后忌日
京城三日行道元宗妙本
实备微言垂范传策。
将宏至化。朕所以求道之使。
远令搜访。因听政之馀。
亲加寻绎。既判讹谬
爰正简编。必有阐扬
以敦风教。今内出一切道经
宜令崇元馆即缮写分送诸道采访使
管内诸郡转写。其官本便留采访郡太一观持诵
圣人垂训。盖先于道。
学者宗本。必有其师。
文宣王圣祖同时。俱为教首
考言比德。理在难名
问礼叙经。迹彰亲授
思广在三之义。用崇得一之尊。
宜于太微宫圣祖前。更立文宣王遗像
四真人列左右且道真符
有成命。藏之于密。
则取固名山。彰之以类。
发祥星洞。况灵仙所集。
宜表殊休。太白山封为神应公
所繇四时祭祀。其金星洞改为嘉祥洞。
所管华阳县改为真符县。仍置一祠宇。
仙人台下置一观两京十道于一大郡亦宜置一观
并以真符玉芝为名。每观度道士七人
修持香火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王鉷
以才授委。以忠奉上
顷命精求元记。克协神心
宜旌乃诚。俾正章绶
特与三品。其李浑三人
既亲传真诰。因获元符
当有甄明。用旌福应
宜令中书门下其所能。具状闻奏
当别处分。又九州之镇。
实著礼经三代之典。
必崇望秩。事既属于报功
义有符于锡命。其九州镇山。
除入诸岳外。并宜封公
各置祠宇。先巳有祠宇者。
量更增修。其五岳四渎
虽载常祀。储庆发祥
当申昭报。宜令所在长官各陈祭礼
名山大川。亦量事致祭
天下侍老。并量赐酒面
内外见任文武职事官三品巳上赐爵一级
四品上加一阶。其京文武官在京及诸色陪位通表使等赐帛有差
率土之内。赐酺三日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