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沙门不应俗状 唐 · 王玄策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
佛教之兴。
始于天竺
臣经三使
颇有见闻
臣闻输头檀王是佛之父。
摩诃摩耶是佛之母。
优波离者。
王家仆隶
王亲遍礼
敬同于佛。
臣又见彼国僧尼
不拜诸天神祠
不拜君王父母
君王父母皆礼僧尼
及诸道众
臣经难彼僧曰。
此之仆隶
落发披缁
无所失。
即令君父致敬
不近人情
僧对曰。
虽初薙发
形巳同佛。
复能震动魔宫
虽曰无知
岂不如泥木。
泥木一立为主像。
纵博通贵胜。
得不致敬
不拜俗。
亦巳明矣。
一。
臣又亲难彼僧曰。
维摩经比邱亦礼维摩诘足。
法华经僧行普敬。
二经文。
拜俗明矣。
何因比邱得不尊者
僧曰。
佛制律经。
乃是僧尼常轨
维摩经比邱法。
暂行曲礼
法华经大士一时别行。
何得权时别行。
乱兹恒典
臣深然之。
臣闻妻死鼓盆
环尸而歌。
此亦一时别行。
岂得预于丧服之制。
一。
臣于天竺经礼天像
彼王乃笑而问曰。
使等并是优婆塞
何因礼天。
臣问所由
答曰。
优婆塞
不礼天。
昔迦贰色迦王受佛五戒
亦礼天像
像皆倒地
后至日天祠。
事天者恐王至礼天像倒。
遂将佛像密置天顶
三礼不倒
王怪令检。
天冠内得一佛像。
王甚大喜
叹佛神德
嘉其智慧
大赏封邑
至今见在
又云。
有外道受佛五戒
供养天祠而不顶礼
王责不礼之罪。
白王曰。
小子岂敢辞礼。
礼恐损天。
王曰。
天损不关你事。
彼即礼拜
天像遂碎。
五戒优婆塞不得礼天。
具戒僧尼
而令拜俗。
玄策言。
臣闻百王布轨。
礼制寰中
大觉垂教
津梁域外
莫不真人易俗
赖高僧移风
遂得谧四海波涛
三界尘俗
汉帝不屈河上
轮王遍礼沙弥
此则道俗殊途
岂得内外同贯
教许黄冠之辈。
一道寰中
缁衣之徒。
五乘方外
因循既久。
助化益深。
草偃风行
其来尚矣。
臣闻圣人常师
主善者为师。
圣人常心
百姓心为心。
兆庶曩昔
敬信归依
今议令拜君父
实乖主善百姓之心
袈裟异华俗之服。
瞢削非章甫之仪。
崇之福生
卑之则罪积。
共知拜君无益于国。
拜父不利于亲。
臣如寝默不言
岂得为忠为孝。
臣望随旧轨。
请不改张
太宗文皇帝故事
依前不拜
谨议。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