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军国利害事三条 其二 牧宰 唐初 · 陈子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一
臣伏陛下当今共理天下欲致太平者。
岂非宰相与诸州刺史县令邪。
陛下若重此而理天下乎。
见天下理也。
陛下轻此而理天下乎。
见天不得理也。
何者
宰相陛下腹心
刺史县令陛下手足
未有腹心手足而能独理者也。
臣窃观当今宰相
巳略得其人矣。
刺史县令
陛下独甚轻之。
未见得其人。
是以腹心虽安。
手足犹病。
天下至今所以未有大利尔。
窃惟刺史县令之职。
陛下政教之首也。
陛下德泽
明诏
将示天下百姓
必待刺史县令陛下谨宣之。
故得其人。
则百姓家见而户闻。
不得其人。
委弃有司挂墙壁尔。
陛下使家礼让
吏勖清勤
不重刺史县令
何道以致之邪。
愚臣窃见陛下未有舟楫
而欲济江河
不可济也。
臣比在草百姓久矣
刺史县令之化。
臣实委知
国之兴衰
莫不在此职也。
何者
一州得贤刺史
以至循良为政者。
则千万家赖其福。
若得贪暴刺史
徇私苛虐为政者。
则千万家受其祸矣。
一州祸福如此
天下之众。
岂得胜道哉。
故臣以为陛下政化之首。
国之兴衰
在此职者也。
臣伏陛下忧勤政理
安天百姓
无使疾苦
然犹未以刺史县令为念。
何可得哉。
臣何知陛下未以刺史县令为念。
窃见吏部选人
补一县令
如补一县尉尔。
以资考第从官游历
补之
不论贤良德行可以化人
拔擢见用者。
吏部侍郎时有知此弊。
而欲超越用人
则天小人嚣然相谤矣。
所以然者。
习于常而有惊怪也。
所以天下庸流。
莫不能得为县令
庸流一杂。
不肖莫分。
以为县令庸流资次为选。
不以才能任职
所以天下淩迟
百姓无由陛下圣德勤劳夙夜之念。
但以愁怨
以为天子之令遣如此也。
自有国来。
此弊最深。
而未能除也。
岂不一有可惜二字哉。
汉宣帝有言曰。
朕之所共理天下者。
岂非良二千石乎。
宣帝之时
委任矣。
伏愿陛下宰相深知妙选
救正此弊。
使天下之人。
得以安。
臣有计。
然甚鄙近
未能著于书。
陛下兴念
与明宰相图之。
以安天下
幸甚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