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时政 唐 · 吕元泰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
臣闻国家者。至公神器
神器一正则难倾。神器一倾则难正。
远自虞夏。及乎周秦
金水相生成败相继者。
岂恶于成而欲于败。盖迷于事而失于机者也。
夫机者。事之微也。
当今中兴之初政教之始。
几微之际。可不慎哉。
之兴也。卑宫菲食
四海会同。其衰也。
峻宇雕墙五子咸怨。
殷之兴也。佑贤辅德
辑宁邦家。其亡也。
崇信奸回放黜师保
周自文武。及乎
风化大行夷夏有截
暨乎幽厉王室遂卑。
强弱相吞。宇县交战
秦皇以降。罢侯置守。
焚书坑儒头会箕敛
严刑峻法骊山之徒未息
闾左之兵已起。夫殷纣
非不欲传子孙也。周幽秦皇
非不保社稷也。而军败牧野
鸟窜南巢。国残于犬戎
地夺于项籍者。岂不侮慢自贤。
反道败德。开邪僻之路。
忠直之口。左右侍奉
禄位不悟焉。伏惟应天皇帝陛下再造区宇
重光日月。应五行景运
累圣洪基九服归心
三灵叶赞。回之耀。
无幽不烛。洒云雨之泽。
无生不润。然万方百姓
禺禺莫不倾耳以听。拭目以视。
思闻太平之风。愿见先朝之化。
农夫望岁。同善人愒日
自顷营建寺塔广度僧尼
朝夕依归衬施不绝
陛下好善之德。以被苍生
济时之道。恐非急务
何则顷者林胡叛换
獯虏侵扰帑藏虚竭
户口流亡。岂人有厌于枌榆
乃事良由于赋敛下人失业
不可太平也。边兵未解。
不可无事也。水旱为灾。
不可年登也。仓廪未实。
不可国富也。而乃驱役饥冻
雕镌木石。营搆不急
劳费日深。恐陛下中兴之务。
又异如来慈悲之法。臣比见都邑坊市
相率浑脱队。骏马胡服
名为苏莫遮旗鼓相当
军阵之势也。腾逐喧噪
战争之象也。锦绣誇竞。
女工也。徵敛贫弱
政体也。胡服相观
雅乐也。浑脱为号。
美名也。安可礼义之朝。
胡虏之俗。以军阵之势。
庭阙之下。窃见诸王
亦有此好。衣马既盛。
奢丽相高。今藩邸初开。
庶官必具。何不董之贤傅。
教之义方明君臣之礼。
磐石之固岂不伟哉。
方乃驱率下人相尚胡戏
自家刑国。岂若是焉。
诗云。京邑翼翼
四方是则。非先王礼乐
而示则于四方者。斯实愚臣之所未喻也。
谨按洪范八政曰。谋时寒若。
君能谋事。则时寒顺之
何必裸露形体浇灌衢路
鼓舞跳跃。而素寒焉。
礼记曰。立秋月行夏令
寒暑不节。夫阴阳不调
政教之失也。休咎之应。
之感也。理均影响
可不戒哉。夫乐者。
天地。感鬼神
移风易俗布德施化
戎狄之化。不足以移风也。
宫商之度。不足以易俗也。
八佾之制。不足以布德也。
六代之乐。不足以施化也。
四者无一。何以教人
臣本凡愚不识忌讳
而生草泽。颇晓物情
知而不言。非忠也。
言而不实罔上也。
忠于国者以臣为谠言。佞于朝者以臣为诽谤
伏惟陛下少留意焉。臣闻君举必书。
有国彝训。书而不法
后嗣何观。臣又闻建国君人
尊师重道。礼由天作
乐以地制礼乐备。
风化行焉。伏愿陛下风化之本。
重黎庶之费。兴念或跃。
思缔搆之艰难。矜孤恤穷。
时政可否安人和众
先朝事业。非军国之众。
则息而罢之。有佞谀之言。
则察而退之。有忠直之谏。
则诱而进之。岂惟天下幸甚
实亦社稷大计也。臣奉陛下搜贤之制。
所知直言之举。虽乘雁双凫
不为损益。而主圣臣直。
敢不庶几安能和光同尘
怀忠蓄愤。上失陛下求贤之望。
下亏愚臣事主之节。亦何视息人间
饮啄圣代伏惟陛下少加详择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