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时政 唐 · 辛替否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七十二
臣闻圣人广视听四方
讴谣九有者。
欲以上通下达
远闻迩信。
元首惟圣。
股肱惟明。
若此则国可长久
时无灾害者也。
臣闻君上牧养黎庶
莫不慎器与名。
畏怨重祸
激诡求进
货贿以要荣。
公侯伯子五等
各以功为先后
卿大夫九品
各以德为次等
刘毅卖官之诮。
仲经无免爵之谣。
则格于皇天
光于后土
风雨不顺阴阳不和之有哉。
臣闻古之建官
员不必备
九卿己下。
皆有其位。
而阙其选。
赏一人谋三事
一人访乎偫司。
负宠者畏权势之在躬。
求荣者避权门而不入
故称赏不僭
官不滥。
士皆完行
家有廉节
朝廷有馀俸。
百姓有馀食。
下忠于上。
上礼于下。
委裘而无仓卒之危。
垂拱无颠沛之患。
夫事有惕耳目
动心虑。
作不师古
以行于今者。
盖有之矣。
伏惟陛下百倍行赏
十倍增官。
金银不供其印。
束帛无充于锡。
何愧于无用之臣。
何惭无力之士。
至于公府补授
䍐存推择
遂使富商豪贾
尽居缨冕之流
鬻伎行巫
咸陟膏腴之地
一旦羊头入兴。
尾生谣。
将恐巍巍盛唐
取议于后。
臣闻于古人曰。
福生有基。
有胎。
伏惟公主陛下爱女
选贤良以嫁之。
设官职以辅之。
府库以赐之。
第观以居之。
广池籞以嬉之。
可谓之至重也。
可谓之至怜也。
然而不合古义
不根人心
将恐变爱成憎。
转福为祸。
何者
竭人之力。
人怨也。
费人之财。
人怨也。
夺人之家。
人怨也。
爱一女子取三怨于天下
使边疆之士不尽力
朝廷之士不尽忠
人之散矣。
独恃所爱。
何所恃乎。
向者鲁王赏同诸婿。
礼等朝臣
则亦有今日之福。
曩时之祸。
人徒见其祸。
不知其祸之所来。
所以祸者。
宠爱过于臣子也。
去年七月五日巳见其徵矣。
今犹事无改更
理尚因循
一宅而造一宅
忘前祸而忽后祸
臣窃谓陛下憎之矣。
爱之也。
利于公主
臣闻君以人为本。
本固则邦宁。
邦宁则陛下夫妇母子
长相保也。
伏惟外谋宰臣
为久安久宁以存之。
不使奸臣贼子以伺之。
臣闻微不可不防。
不可不虑。
当今疆场惊骇
仓廪空虚
揭竿守禦之士赏不及
肝脑涂地之卒输不充
野多食草。
不识谷。
而方大起寺舍
广营第宅
伐木空山
不足梁栋
运土塞路
不足墙壁
誇古耀今。
踰章越制。
百寮钳口
四海伤心
臣闻释教者。
清净为基。
慈悲为主
故常体道济物
不为利欲损人
故常去已以全真
不为荣身以害教。
三时之月。
掘山穿地
损命也。
殚府虚帑。
损人也。
广殿长廊
荣身也。
损命则不慈悲
损人则不济物
荣身则不清净
大圣大神之心乎。
以为真教
非佛意。
时行
人欲
自像王西下
佛教东传。
青螺不入于周前。
白马方行汉末
风流雨散
千帝百王
饰弥盛而国弥空。
役弥重而祸弥大。
覆车继轨
曾不改途
晋臣以佞佛取讥
梁主以舍身构隙
若以造寺必为其理体
养人不足以经邦
则殷周已往皆暗乱。
汉魏已降圣明
殷周已往为不长。
汉魏已降不短
臣闻夏为天子二十馀代。
而殷受之。
殷为天子二十馀代。
而周受之。
周为天子三十馀代。
而秦汉受之。
自汉已后
历代可知也。
何者
有道之长。
无道之短。
岂因其穷金玉
塔庙
方建长久之祚乎。
臣闻于经曰。
菩萨心住于法。
而行布施
如人入暗。
无所见。
又曰。
一切有为法
梦幻泡影
如露亦如电。
以为雕琢之费。
以赈贫人
是有如来之德。
穿掘之苦。
以全昆虫
是有如来之仁。
营构之直。
以给边陲
是有汤武之功。
不急之禄。
以购廉清
是有唐虞之理。
陛下其所急。
其所缓。
未来而疏见在
失真实而冀虚无
徇俗人之所为
而轻天子功业
臣窃痛之矣。
当今出财依势者。
尽度为沙门
避役奸讹者。
尽度为沙门
其所未度。
贫穷与善人耳。
何以作范乎。
何以租赋乎。
何以力役乎。
以为出家者。
尘俗
朋党
无私爱。
殖货营生
非舍尘俗
援亲树知
非离朋党
畜妻养孥
非无私爱
是致人以毁道。
广道救人
伏见今日宫观台榭
京师之与洛阳
不曾修饰
犹恐奢丽
陛下尚欲填池堑
苑囿
以赈贫人无产业者
今之天下之寺。
盖无其数。
一寺陛下一宫
壮丽甚之矣。
用度过之矣。
十分天下之财。
而佛有其七八。
陛下何有之矣。
百姓何食之矣。
虽以阴阳为炭。
万物为铜。
不食之人。
使不衣之士。
犹尚不给
况资于天生地养
风动雨润
而后得之乎。
臣闻国无九年之储。
国非其国。
伏惟计会仓廪
量度府库
百寮供给
百事用度
臣恐卒岁不充
况于九年之积乎。
一旦风尘再扰。
霜雹荐臻
沙门不可干戈
寺塔不足饥馑
臣窃惜之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