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平子请祔孝和皇帝 唐 · 陈贞节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一
王制
天子七庙
三昭三穆
太祖而七。
昭穆者。
父子之位。
则知七代之庙。
兄弟之义矣。
殷继成汤
至于帝乙
父子兄弟
十有二君
其正代止六而已
易乾凿度曰。
殷之帝乙
六代王也。
此即兄弟不数为代之明据也。
又殷人六庙
亲庙四。
而六。
殷代兄弟四人
相次为君。
以为代。
便当上毁四室
如此
无复祖祢之祭矣。
古之庙位。
自祢已上。
极于太祖
虽数溢迭毁
而上迁。
三昭三穆
未尝有阙也。
又礼。
大宗无子。
则立支子
又曰。
为人后者为之子
兄弟相为后之文。
所以至亲
远属
盖以兄弟一体
无父子之道。
父子曰继。
兄弟曰及。
兄弟不相入庙者。
如兄弟代立
孙侄承统
告享之日。
不得嗣子嗣孙
当上列云伯考伯祖
下系侄子侄孙
此乃何成七庙位号
何成继统之义序焉。
斯又不可甚者也。
后汉论次昭穆
定所继之统。
以为盘庚不序阳甲之庙。
而上先君
光武不入成帝之庙。
而继元帝
以弟不可继兄故也。
又殷十二代。
三祖三宗
兄弟相及
自别立庙
不必继之七代也。
汉祖列叙七庙
惠帝不入其数。
岂非文帝之嫡兄乎。
文帝代立
子孙克昌
汉之太宗
晋景亦晋文之兄。
景帝绝嗣
不列七庙之数。
何以知之。
永兴元年谥代祖
景帝为从祖也。
若以晋武越次尊崇其父。
而致庙坏。
遂及乱亡
何因汉氏迁出惠帝
宗尊文帝
而享代二十有四
历年四百三十。
殷庙何尝见隳。
汉朝未始经折
殷汉之盛。
委而不言
鲁晋之灾。
以为喻。
是以春秋太室坏者。
乃垂明诫
何必闵僖。
太庙所以毁折者。
天诛奢丽
不以迁庙
天子七庙
诸侯五庙
贵贱之差也。
父子相继
亿万人之心也。
昭穆列序
继统之义也。
孝和皇帝若与圣贞皇帝相亚在庙。
正成六代
何以贵贱乎。
裔嗣绝灭
何以宗后代乎。
昭穆失序
何以继统之义乎。
国家远遵殷之阳甲
近法汉之成帝
特以孝和中兴明主
百代不毁之庙。
立园寝。
永以宁神
岁时烝尝
与国终始
有何不可乎。
孝和则天末年
自身储嗣
昌宗小竖
宣威权。
盈稔贯。
众所共弃。
南衙宰相归奉
北门将军向从。
推崇嗣君
谁曰不可
岂若韦氏悖逆
干纪乱常
军国之权。
生杀之柄。
既行不轨
欲振凶威
将诛懿亲
以绝人望
睿宗大圣贞皇帝枕戈代邸
泣血待晨。
志切仇雠
义殷家国
沈谋内断
委策圣明
开元神武皇帝仰禀成规
俯怀秘略
挺身奋臂
突入北军
不及终宵
一戎定保。
致君亲于
社稷阽危
开辟以来
未之有也。
建立圣明之副。
宏宣祖宗之业。
前史不疑汉文继统
亦何怪圣贞之代宗乎。
兄弟相继
不称嗣子
而曰及王。
明当用继先君不继兄之绝统也。
睿宗虽代孝和而立
故当同继高宗
则两室并存
便成二穆
求之于礼。
不可同列于庙。
必须一室别居
开元皇帝光临区宇
主祭宗庙
岂容旁继伯考绝绪
遂弃已亲之正统乎。
乃云太庙坏。
缘跻圣贞所致
僖公后薨。
迁居闵公之上。
称为逆祀
取类当今
圣贞皇帝亚室高宗
孝和皇帝特出立庙
孝和升新寝之后
贞方上祔高宗
斯则未尝一日跻居孝和之上。
引此为證。
岂非诬罔朝廷耶。
孙平子云。
春秋传称君薨卒哭而祔。
祔而作主
特祀于主。
烝尝禘于庙。
今日有违于此者。
山陵甫终。
九虞卒哭
特祀正寝
祔于太庙
四时享祭
于礼何亏。
平子又云。
子虽齐圣
先父食。
昔禹不先鲧。
汤不先契。
文武不先不窋
去岁升祔之后时。
孝和新庙未尝乐悬
所以差辰。
缘阙备物
初非承制
盖是权宜
修教若成。
即当同日
礼增华省
具列事由
岂缘尊卑
致隔先后
借如睿宗一室
诚卑孝和
不可睿宗之卑。
六祖之祭。
重尊之道。
礼极继先。
因亲之义。
情殷旁及
平子云。
太庙毁。
臣下阿曲之过。
恐危陛下之国
太康五年
宣帝地陷梁折
八年正月
太庙殿毁。
改作新庙
筑阶及泉。
远徵名材
杂以铜柱
十二年四月乃成。
十一月梁折
据此言之。
天降灾谴
枯朽者也。
孔子在齐
景公在焉。
左右曰。
周使至。
先王庙灾。
孔子曰。
此必釐王
釐王变文武之制。
而作元黄华丽之饰。
天诛其庙焉。
有顷
左右报所灾者釐王
景公曰。
善哉
圣人之智过人也。
故晋之太庙
掘地及泉。
杂以铜柱
缀以珠玉
先王之制。
皇天之罚。
釐王之庙。
异代同诛。
国家太庙
因隋旧制
开皇之际。
创造新都
移故太极殿
苻坚所造。
经今将四百年。
日月滋湥。
朽蠹而毁。
晋朝则新构梁折
岂得非灾
唐朝岁久檐摧。
何足怪。
夫论徵说咎。
义正经理
苟异于斯
便成妖妄
平子不识忌讳
肆其狂瞽
危言高论
谤讼朝廷
引衰晋之朝。
圣明之代。
惑乱视听
渐不可长
平子又云。
庙虽造毕。
尚未除来有何变故
史册垂范
义实多门
妖孽之兴。
理难固必
庙檐坠落
自有别由。
天道难知。
岂得专尤别庙
庙屋虽年湥朽坏
圣上兢惧不已
儒学内殿
刑书外朝
居纤以礼。
侧身修德
殷汤之罪已。
周文小心
纵今荧惑守辰。
犹能退舍
咎徵不见
逆说其灾。
平子又云。
庄公三十二年薨。
闵公二年吉禘
自薨至禘。
尚有二年
春秋犹非其失礼
禘。
其可得乎。
不亦太速乎。
后又云。
春秋淫雨弥旬
伤稼败邑。
汉书五行志。
宗庙祷祀
天时
则致此灾也。
夫水以润下为体。
不能下者
水德微也。
何系于淫雨哉。
斯乃妄引淫雨
證成咎徵
牵合灾祥
推于宗庙
平子前非速于祭禘。
后嫌不祷祀
前后立义
互相矛盾
速称越礼
贻灾
未详二途。
何者为适。
且祔后时享。
与禘全殊。
烝礿无愆
何名为。
虐旱淫雨
时运或然
尧日汤年。
安能累德
平子言伪而辩。
所不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