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文辞雅丽对策(并问) 唐 · 彭殷贤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
问。
朕闻至道虽微。
不言而化
皇天阴骘
相叶其彝。
寒暑生成
云雨而沐润。
垂范作训
树君育人。
时有浇淳
教垂繁略
成汤既圣。
禹道云亡
桑扈谷风
屡动诗人之刺。
塞门反坫
时遗宣父之嫌。
我国家拯彼颓纲
开兹盛业
以不德。
袭号乘时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其义安从
至如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
夫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余疑。
对。
臣闻孔子云
大道之行。
三代之英。
某未之逮也。
有志焉。
颜回孔子云
愿得明王圣主辅相之。
此二者皆伤不可得而见也。
况臣生大道淳风之运。
圣主立政之秋。
不能有所建明
以佐大化
微臣夙心愧耻
窃有惭焉。
日者圣敕颁宣
远覃幽隐
废滞
介特
本州徵臣。
充赋王庭
陛下温颜
赐宴见。
司饔行食
偫事颁冰
亦可谓厚德矣。
自顾性识愚驽
智术微浅
既蒙清问
敢不具素所闻乎。
臣闻伏羲神农氏往。
氏作。
莫不体道以育物。
立德兴化
用阐无为之教。
以宏不宰之功。
饮啄鹑居
往来犬吠
岂不以我清净而人自正。
我无欲而人自朴乎。
迨乎政及三王
君临万国
亦承奉天地
燮赞阴阳
四时之气
五行之叙。
仁义以安庶类
博爱以悦偫生。
使人迁善远恶
不知所以然也。
观夫三王之为君也。
其所好恶而已
故君好之则下为之。
上行之则下效之。
莫不清心率物
正身以御下。
九女序列于内。
三公分职于外。
度数有恒
徭役不作
取人赋也薄。
役人力也寡。
其育物也广。
兴利也厚。
征伐有道
大明咏其功。
什一而税。
大田歌其事。
所以家给人足
而理安兴矣。
易曰。
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
其斯之谓乎。
爰及末俗
政渐浇伪
礼乐弥烦。
奸盗滋起。
昏乱于上。
幽厉纵逸于下。
崇台榭之峻。
恐其不高也。
广宫室之居。
恐其不大也
淫色之美。
恐其不多也。
声音之巧。
恐其不乐也。
其敛人财也厚。
使人力也众。
其害物也博。
兴利也寡。
其后兴役无常
桑柔病而叹之。
故其诗曰。
西徂东。
靡所定处
盖言其役之甚也。
徵发无度
下人劳病
南山疾而刺之。
故其诗曰。
赫赫师尹
不平谓何
盖言其政之乱也。
自兹厥后
强淩弱。
众暴寡。
千官树奸朝廷
百贾穷伪于市邑
财用匮竭
寇攘不止
大东又刺之曰。
小东大东
杼轴其空
小大俱尽也。
又云。
人之子
职劳不来
西人之子
粲粲衣服
有为人上不平若此
而可久安天下哉。
此则上失其道。
政逐多门
天下败而不之觉。
乃至所以为夏者转而为殷也。
所以为周者转而为秦也。
诗云。
高岸为谷。
深谷为陵
三代之后
于今为庶。
史墨所载。
社稷常奉
君臣常位
自古以言。
秦始皇平定六国
隋炀帝富有四海
不务廉耻
唯存战伐
内造阿房
继以骊山之作。
外征林邑
重以辽东之戍。
驰道则隐以金椎
鸿沟则树以
役及闾左
人不聊生
泛龙舟
声多哀思
天下之赋。
不足以周其事。
帑藏之财。
不足以盈其欲。
是以众怨难犯。
人自为战
所以陈胜吴广
奋挺以挞之。
王充李密
扬声以逼之。
衅起郊垒
而祸生左右
望夷宫中。
不免阎乐之难。
江都城内。
卒死裴通之手。
故易曰。
天之所助者信也。
人之所助者顺也
二君者。
动而之险。
不由信顺
天人之所助。
能无及此乎。
然则合大中之道者如彼。
皇极之用者如此
古之兴败
备在典谟
迨隋室道消
数钟百六
衣冠礼乐
扫地无馀。
贤人君子
稽天并浸。
此乃大人利见之日。
圣主驱除之时。
太宗志在救焚
心存拯溺
因兹感激
投袂而起
车及于平阳之郊。
剑及于盟津之会。
既而戡剪多难
克清中夏
非常之功
不拔之业。
洎位登九五。
富有万国
制礼以示其让。
作乐以兴其和。
兼爱以厚其仁。
节用以崇其义。
先王之服不敢服。
先王之言不敢道
言必本于风雅
行务去乎枝叶
刑赏
号令
赏当其功。
劳臣劝勉
罚当其罪。
奸人畏惧
名器不忘假。
必俟其能。
爵禄虚授
必先有德
是以四海之内。
靡然向风
太宗以至道之心为天下也。
所征无不克
所向不成
孝弟通于神明
易简合于天地
如此则天地德之。
鬼神祐之。
使风雨以序。
灾害不作
万国莫不欢心
四夷莫不咸赖。
良由不僭不滥。
无怠无荒
所以享国久长
历年数。
陛下天然之姿。
不伐之略。
披肝胆以决大计
宫闱氛祲
诈伪昏狡
日月载廓。
宗社以安。
深思祸乱之原。
皇天所以圣人也。
南面天下
九年于兹
封堠无警
干戈再戢。
置鼓以招谏
设木以待贤
故得近臣尽规
远人献政。
宫女则使心不乱
大旱引咎自责
之罪已。
用心
诗云。
一人有庆
兆人赖之。
其斯之谓欤。
深合太宗宏略
远符贞观故事
愚臣制策云。
以不德。
袭号乘时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者。
微臣何以陛下深远
而辄欲议之。
或恐日月遗照
圣智不及
略陈其愚。
伏惟陛下留听
臣闻书云
惟先格王
正厥事。
灾害之起。
事有不正者也。
去岁水旱不时
咎徵屡作。
匈奴侵轶
边将气沮
天其或者正训我也。
欲令陛下爵禄虚授
冗散之职多欤。
荡志欤。
失度欤。
皇极之不建。
至于此也。
臣闻省官不如省事
省事不如清心
诚能克己复礼
正身率物
有功彰明德。
复古而贵能变。
异服
慢声
便佞
忠谠
断断之士。
必擢于庙堂
九九之术。
不遗管库
可谓虚其心而众象应。
正其本而万事理焉。
书云
天既孚命
正厥德。
言正德以顺天也。
若舍此道
不知其所从矣。
制策曰。
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可者
臣闻易曰。
崇高莫大富贵
备物致用
以为天下利。
莫大圣人
古之王者
圣人之资。
大宝之位。
北辰居正
南面而理。
亦可谓富贵乎。
当须至公之行。
大中之道。
覆焘同于天地
通明合乎日月
远迩之化。
易简之功。
庶徵顺序
五纪和叶
百谷用成
六畜遂字者。
无不由焉。
传曰。
皇建其有极
其斯之谓矣。
若貌之不恭
是谓不肃
厥罚雨。
极恶
若得其道。
则攸好德以应之。
言之不从
是谓不乂
厥罚晹。
其极忧。
若得其道。
康宁以应之。
视之不明
是谓不哲
厥罚燠。
其极疾。
若得其道。
则寿以应之。
听之不聪。
是谓不谋
厥罚寒。
其极贫。
若得其道。
则富以应之。
思之不睿。
是谓不圣。
厥罚风。
其极凶短折
若得其道。
考终命以应之。
皇之不极
是谓不建。
厥罚阴。
其极弱。
故经曰。
向用五福
威用六极
斯之谓矣。
臣闻貌言视听
以心为主
故有正心者必有正德
正德临人
树直表而望影之曲也。
得乎。
大雅云。
仪刑文王
万邦作孚
此之谓矣。
邪心者有枉行。
枉行临人
犹树曲表而望影之直也。
得乎。
孔子云
诗三百。
一言以蔽之
思无邪
盖戒此也。
王者修身以道。
修道以仁。
也者
亲亲为大。
也者
尊贤为大。
是以君子先正而后及于天下
如此六沴不作
五福相生
贻厥孙谋
无极矣。
制策曰。
夫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者。
臣闻拨乱反正之主。
继体守文之君。
抚驭之道虽殊。
礼乐之用为急。
土鼓蒉桴之后
始自无声。
污樽坏饮之初。
彰乎有用
既而莫不曲谐九变
信合四时
是知大乐与天同和
大礼与天同节
移风易俗
义切乎钟鼓
安上理人
事寖乎揖让
既而祀历三王
时更七国
经籍道息。
宣榭烟埃
儒生数穷。
秦坑歇灭
迨乎断蛇立极
乘牛设位
绵蕝之仪。
鸣鼓舞之节。
必欲乐宣怗懘
礼释回邪
取其不肃而成。
必在既富而教。
我唐功高邃古
迈往圣。
宣室访道
登明堂以思政
六乐为驭。
则不争。
五礼有经。
思而无犯。
思闻同异
下访刍荛
臣闻古之明君御天下也。
身坐九重
心遍四海
礼以导其志。
乐以防其淫。
乐以理内为同。
礼以修外为异。
礼乐不悖
内外相亲
可以感于神明
通于天地矣。
诗云。
肃雍和鸣
先祖是听。
肃肃敬也。
雍雍和也
既敬且和。
何事不行
其斯之谓矣。
制策曰。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予疑者。
臣闻皇王御宇
步骤相仍
莫不作乐以飨其德。
谥以明其行
五帝常道
百王所不易也。
咸池六英
韶濩两听
尽善尽美
无间然。
自秦失盛位
汉杂霸道
文景相袭
刑措不用
武宣承统
华夷再清。
乐舞居功
可略言也。
武德舞者。
高祖作之。
祸乱也。
四时舞者。
孝武作之。
和平也。
五行者。
周曲也。
文始者。
本舜舞也。
孝景武德昭德
以尊太宗也。
孝宣昭德盛德
以尊武帝也。
昭容礼容
犹古韶夏
绍之于汉祖
备之乐志矣。
臣材非多士
不游六合之间。
梦异赵君。
总睹九天之上。
启处无地
战汗不宁
况承謏问
敢以轻议。
谨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