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虞城县李公去思颂碑750年 盛唐 · 李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
王者立国君人聚散六合咸土百里。雷其威声。革其俗而风之。渔其人而𣹢之。其犹众鲜洋洋乐化在水。波而动之则忧。赪尾之刺作焉。徐而清之则安。颁首之颂兴焉。苟非大贤。孰可育物。而能光昭弦歌卓立振古。则有虞城宰李公焉。公名锡。字元勋陇西成纪人也。高祖楷。上大将军绵益原三州刺史封汝阳公曾祖腾云皇朝广茂二州都督广武伯。祖立节起家韩王府记室参军袭广武伯。父浦。海淄唐陈五州刺史鲁郡都督广平太守袭广武伯。皆纳忠王庭。名镂钟鼎侯伯继迹。故可略而言焉。公即广武伯元子也。年十九。拜北海寿光。心不挂细务。口不言人非。偫吏罕测望风敬惮秩满。转右武卫仓曹参军。次任赵郡昭庆县奉诏修建启运二陵。总徒五郡支用三万贯。举筑雷野。不鞭一人功成。馀八千贯。其干能之声。大振乎齐赵矣。时名巡按。陵有黄赤上冲太微。散为庆云数十处。盖精诚动天地也如此。因粉图奏名编入国史天宝四载虞城。而天章宠荣。俾金玉王度。炯若七耀昭回堂隅。于戏敬之哉。宸威临顾作训以理。其俗鲁而木。舒而徐。急则狼戾。缓则鸟散。公酌以钧道。和之琴心于是四人。敷五教。处必砺食。行惟单车。观其约而吏俭。仰其敬而俗让。激直士素节。扬廉夫清波三月政成。邻境取则。因行春。见枯骸路隅恻然疚怀。出俸而葬。由是百里掩骼四封归仁。有居丧行号城市者。习以成俗。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可谓变其颓风。永锡尔类。先时中有聚党横猾者。实惟二耿之族。几百家焉。公训为纯人。易其里曰大忠之里北境黎邱之古鬼焉。或醉父以刃其子。自公到职。蔑闻为灾。官宅旧井水清而味苦。公下车尝之。莞尔而笑曰。既苦且清。足以符吾志也。遂汲用不改。变为甘泉。蠡邱馆东三柳焉。公往来憩之。饮水则去。行路勿剪。比于甘棠乡人因树而书颂四十有六篇。惟公志气塞乎天地德音发乎声容。缟乎若寒崖之霜。湛乎若清川之月。弹恶雪善。速若箭飞。尤能笔工新文。口吐雅论天下美士多从之游。非汝阳三公二伯积德。则何以生此。邑之贤老刘楚瑰等乃相谓曰。我李公以神明之化。大赖虞人虞人陶然咏歌其德。官则敬。去则思。山川鬼神犹怀之。况于人乎。乃咨偫寮。兴去思之颂。县丞王彦员外丞魏陟主簿李诜县尉李向赵济卢荣等。同德比义好谋而成相与采其瑰踪茂行。俾刻石篆美。庶清风令名。奋乎百世之上。其词曰。
扬之水白石有凿。李公之来兮雪虞人之恶。
厥德孔昭折狱既清。
五教大行殷云雷之声。
既父其父。又子其子。
之以风。化成草靡
乃影我冈。乃雨我田。
无骄愆。四载有年
戴公之贤。犹百里之天。
弃余往矣。茫如坠川。
哀丧惠博。掩骼仁深。
苦井变甘。凶人易心
三柳勿剪永思清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