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史记索隐后序 唐 · 司马贞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二
太史公纪事上始轩辕
下讫天汉。虽博采古文
传记诸子其间残缺盖多。
或访搜异闻。以成其说。
然其人好奇而词省。故事覈而文微
是以后之学者。多所未究。
班氏之书。成于后汉
彪既依迁而述。所以条流更明。
且又兼采众贤。群理毕备
故其旨富。其词文
是以近代诸儒。共所钻仰
训诂盖亦多门蔡谟集解之时。
已有二十四家之说。所以文无所滞。
于理无所遗。而太史公之书。
上序轩黄中述战国
得之名山坏宅。或取之以旧俗风谣
故其残文断句。难究详矣。
古今注解者绝省。音义亦希。
后汉延笃。乃有音义一卷
又别有音隐五卷。不记作者何人
近代鲜有二家之本。宋中散大夫徐广
音义一十卷。惟记诸本异同
于义少有解释。又中兵裴骃
亦名家之子也。作集解注本
合为八十卷见行于代。
仍云亦有音义前代久以散亡
南齐轻车录事邹诞生。亦撰音义三卷
音则尚奇。义则罕说。
隋秘书监柳顾言尤善此史。刘伯庄云。
其先人曾从彼公受业。或音解随而记录
凡三十卷。隋季散乱
遂失此书。伯庄贞观之初
奉敕宏文馆讲授。遂采邹徐二说
记忆柳公音旨。遂作音义三十卷
音乃周备。义则更略。
惜哉。古史微文
遂由数贤秘宝。故其学殆绝。
前朝吏部侍郎许子儒。亦作注义。
不睹其书。崇文馆学士嘉会
独善此书。而无注义。
少从张学。晚更研寻
初以残缺处多。兼鄙褚少孙诬谬
愤发而补史记。遂兼注之。
然其功殆半。乃自惟曰。
千载古史。良难䌷绎
于是更撰音义。重作赞述
欲以盘根错节。遵北辕司南也。
凡为三十卷号曰史记索隐云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