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唐故秘书少监公行805年8月5日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九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五代祖某,陈宜都王
曾祖某,皇会稽郡司马
祖某,皇晋陵郡司功参军
父某,皇右补阙翰林学士秘书少监
某州某县某乡某里陈京若干状。
公姓陈氏。
颍川来隶京兆万年贵里
讳京
既冠。
字曰庆。
复举进士
太子正字咸阳太常博士左补阙尚书膳部考功员外郎司封郎中给事中秘书少监
考功以来
四命集贤学士
德宗登遐
公病痼。
舆曳就位
哀敬之节。
由是滋甚
遂以所居致仕
贞元二十一年四月二十五日
终于安邑妻党之室。
无子。
伯兄监察御史珰。
仲兄大理评事苌。
公文行之大者
告于尝吏于公者。
使辞而陈之。
大历中
公始来京师
中书常舍人衮杨舍人炎读其文。
惊以相视曰。
子云之徒也。
常以兄之子妻公
由是名闻
太原
太原尹喜曰。
重客至矣。
授馆致饩。
厚以泉布献焉。
公曰。
非是为也。
某尝为北都未就
愿即而就焉。
宫室城郭之大。
河山之富。
关闬之壮。
与其土疆所出
风俗之所安。
王业所由兴。
苟得闻而睹之足矣
若曰大利
是以利来。
盖异前志也。
不能
敢辞
遂逆大河
北山
徜徉而归。
赋成。
果传天下
咸阳
留府廷主文章
大事得其道。
博士
疵礼
坠典
合于大中者众焉。
泾人作难
公徒行以出。
奔问官守
段忠烈之死
上议罢朝七日。
宰相曰。
不可
方居行宫
无以天下
公进曰。
是非宰相之言。
天子大节
大臣
天下所以安也
况其特异者乎。
上用之。
劳勤(一作勤劳侍从
谋议可否
时之所赖者大。
巡狩告至
上行罪已之道焉。
曰。
凡我执事之臣。
无所任罪。
予惟不谨于理而有是也
将复前之相者
公曰。
天子加惠偫臣而引慝焉。
德之厚也。
而为相者复。
无以大警于后。
且示天下
率其党争之。
上变于色。
在列者咸恟而退。
大呼曰。
赵需等勿退。
遂进而尽其辞焉。
不果复。
上迎访太后
间数岁。
外颇怠其礼。
密疏发之。
天子感悦焉。
礼部
有与亲戚者。
则附于考功
莫不阴授其旨意而为进退者。
公则否。
卓然有司之道。
不可犯也。
太庙东向之礼且久矣
自为博士补阙尚书郎给事中
凡二十年。
以为请。
殷祭不坠
繄公之忠恳是赖
故有赤绂银鱼之报焉。
昭陵山峻而高。
寝宫在其上。
内官惩其上下之勤。
挽汲之艰也。
谒于上。
请更之。
上下其议。
宰相承而讽之。
官属使如其请。
公曰。
太宗之志也。
其俭足以为法
其严足以有奉
吾敢顾其私容而替之也。
奏议不可
上又下其议。
凡是公者六七人
其馀皆曰更之便。
独断焉。
曰。
京议得矣。
从之。
集贤
秘书六员隶殿内。
刊校益理。
纳资为胥而仕者罢之。
遗书
增缮者。
作艺文新志。
制为之名曰贞元御府偫书新录。
御府有食本钱
月权其赢以为膳。
有馀。
学士与校理官颁分之。
学士常受三倍
由公而杀其二。
书史之始至。
礼币钱六十缗。
亦皆分焉。
公悉致之官
以理府署
书閤
广偫官之堂。
不取将作少府
而用大足
门下
武官典礼
以为能。
益器之。
信臣议。
且致相位
公有惑疾
使视之
疾甚
不能知人
不用
郑吏部高太常为相。
而以秘书命公。
所以示优之也。
有文章若干卷。
深茂古老
司马相如扬雄之辞。
而其诂训尚书尔雅之说。
纪事朴实
不苟悦于人。
得以传其稿。
其学自圣人之书以至百家诸子之言。
黄炎之事。
涉历代洎国朝故实
钩引贯穿
举大苞小。
太仓之蓄。
崇山之载。
浩浩不可知也。
杨子所谓仲尼驾说者耶。
夫其忠烈之褒也。
相府之有诫也。
太庙东向也。
昭陵不更其故也。
官守不可夺也。
立言不可诬也。
利之不苟就也。
害之不苟去也。
其忠类朱云
其孝类颍考叔
廉类公仪休
而又文以文之。
学以辅之。
天子以为之知。
既得其道。
又得其时
不为公卿者。
病也。
故议者咸惜其始而哀其终焉。
公之丧凡五十四日。
而夫人又没。
毁也。
夫人之父曰偕。
司农卿
祖曰某。
赠太子太保
宗元集贤吏也。
得公之遗事于其家。
书而授公之友。
志公之墓。
谨状
永贞元年八月五日
尚书礼部员外郎柳宗元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