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族兄皋请学春秋784年 中唐 · 吕温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儒风不振久矣
某生于百代之下。
不顾昧劣。
凛然有志
翘企圣域
莫知所从
如仰高山
大川
未获梯航
而欲济乎深。
臻乎极也。
凡学之道。
严师为难
师资道丧
八百年矣。
凤鸟不至
麒麟遇获。
血流战国
火发暴秦。
先王之道。
几陨于地。
汉氏勃焉而拯之。
糟粕
煨烬
披云雾
日月
夫子文章
灭而复耀。
火德俱朗者四百馀年。
当时大教中兴
去圣未远。
学士师说
不敢辄言
鸿儒硕生
乐以善诱宏道
虽为公卿
教授不辍
其徒大者千馀人
小者亦数百人
或升乎堂。
或入于室。
洋洋济济
有古风也。
学者
岂徒章句而已
盖必求所以化人
日日新。
日新
以至终身
夫教者。
岂徒博文而已
盖必本之以忠孝
申之以礼义
敦之以信让
激之廉耻
过则匡之。
失则更之。
如切如磋
如琢如磨。
以至无瑕
两汉名臣
谏诤之风。
同乎三代
盖由其身受师保教诲
朋友箴诫
知己损益
不忍观人之成败也。
魏晋之后
其风大坏
学者以不师为夭纵。
独学为生知。
译疏翻音。
执疑护失
率乃私意
攻乎异端
讽诵章句为精。
穿凿文字为奥。
至于圣贤微旨
教化大本
人伦纪律
王道根源
荡然莫知所措矣。
其先进者。
亦以教授为鄙。
卿大夫
为人师。
至使乡校老人
呼以先生
勃然动色
痛乎风俗移人如是
是以今之君子
事君者不谏诤
与人交者无切磋
盖由其身不受师保教诲
朋友箴规
不知已之损益
恶肯顾人成败乎。
而今而后
乃知不师不友之人。
不可为政论交矣。
不师者。
废学之渐也。
恐数百年后。
不及今日
则我先师之道。
其陨于深泉
是用终日不食
终夜不寝
古今慷慨
文籍太息
吾兄亦曾以是为念乎。
小子狂简
实有微志
童蒙求我之愿。
朝闻夕死之誓。
所与不唯鸿硕之老。
博洽之士。
与我同志者则为吾师。
与兄略言其志也。
其所贵乎道者六。
诗书礼乐大易春秋欤。
皆知之。
鄙尚或异。
所曰礼者。
酌献酬酢之数。
周旋裼袭之容也。
可以乾坤
阴阳
人情
天下者。
某愿学焉。
所曰乐者。
缀兆屈伸之度。
铿锵鼓舞之节也。
可以风俗
鬼神
元精
万物者。
某愿学焉。
所曰易者。
揲蓍演数之妙。
画卦举繇之能也。
可以性命
观化元。
众妙
贞夫一者
某愿学焉。
所曰书者。
古今文字之舛。
大小章句之异也。
可以帝王
道德
大政
皇极者。
某愿学焉。
所曰诗者。
山川风土之状。
草木鸟兽之名也。
可以暴虐
淫昏
君亲
尽忠孝者。
某愿学焉。
所曰春秋者。
非战攻伐之事。
聘享盟会之仪也。
可以天子
诸侯
华夷
贼乱者。
某愿学焉。
此外非圣人所论。
不与君臣父子之际。
虽欲博闻
不敢学矣。
吾兄达者也。
可不曰然乎。
尝阅雅论
深于春秋
其间所得
实曰渊正。
窃不自揣
愿以春秋三传
抠衣之礼于左右
童蒙求我。
得辞乎。
朝闻夕死
可逆乎。
无以流俗所轻。
而忽贤圣之所重也。
其馀五经
当今孰可为某师者。
幸详鄙志而与择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