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论事疏表 其一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四
言。
臣素陋。
幸得守职史官
记录是非为事
夫通前古治乱安危大本者。
史臣之任也。
臣虽愚。
敢怀畏罪之心。
不修其职。
窃见陛下即位以来
招怀不廷之臣。
寇贼十馀事。
五圣愤耻
为后代之根本
自古中兴之盛。
有及者。
自臣得奉诏朝谒以来
亲见圣德之所不可及
亦巳多矣。
至如淄青生口夏侯澄等四十七人
所宜诛斩者也。
陛下知其逆贼逼胁
质其父母妻子而驱之使战。
其陷恶逆
非其本心
赦而不诛
因诏田宏正随材任使
其欲归妻子父母者。
纵而不禁
臣窃闻夏侯澄等既得生归。
淄青贼兵闻之。
莫不怀陛下好生宽惠之德。
而遂无拒战官兵之心矣。
刘悟所以一夕而擒斩师道者
三军之心。
皆以苦师道而思陛下之德。
能不费日而成大功也。
圣德之所不可及者一也。
今岁关中
夏麦甚盛。
陛下哀民之穷困
特下明诏
夏税约十万石。
朝臣相顾
皆有喜色
百姓歌乐
遍于草野
圣德之所不可及者二也。
韩宏献女乐
陛下不受
却而赐之。
昔者鲁用孔子
齐人恐惧
遗之女乐
季桓子受之。
君臣共观
三日不朝
孔子去鲁。
陛下超然独见
遂以归之。
圣德之所不可及者三也。
出李宗奭妻女掖廷
以庄宅却赐沈遵师
圣朝宽恕
亿兆欣感者。
不可备纪。
若下出令
一一皆类于此
武德贞观难及
太平反掌而致矣。
以为祸乱者。
武功也。
复制度兴太平者。
文德也。
武功不能以定祸乱
文德不能以致太平
陛下既以武功祸乱
定海内。
能为其难者矣。
革去弊事
高祖太宗旧制
忠正不疑
邪佞而不近。
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
进献以宽百姓税租之重。
边兵以息蕃戎侵掠之患。
引见待制官。
问以时事
以通壅蔽之路。
故用忠正不疑
功德成。
邪佞而不近。
视听聪明
税法不督钱而纳布帛。
则百姓足。
进献以宽百姓租税之重。
则下不困。
边兵以息蕃戎侵掠之患。
则天下安
引见待制官。
问以时事
以通壅蔽之路。
下情达。
凡此六者
政之根本
太平所以兴。
陛下既巳能行其难者矣。
何惜不速其易为者乎。
臣伏陛下
上圣之姿也。
不惑近习容悦之词。
选用骨鲠正直之臣。
与之修复故事而行之。
以兴太平
可不劳而功成也。
一日不以为事。
臣恐大功之后
易生逸乐
而偫臣进言者
必曰天下既巳太平矣。
陛下可以高枕而为宴乐矣。
如此
高祖太宗制度
不可以复矣。
制度不复
太平未可以遽至矣。
臣窃惜陛下圣质
当可兴之时。
而尚谦让未为也。
臣谨条疏兴复太平大略六事
别白于后。
若行此六者
五年不变
臣必知百姓乐康
蕃虏入侍
天垂景星
地涌醴泉
凤凰鸣于山林
麟游苑囿
无他
和气之所感也。
诗曰。
先人有言
询于刍荛
伏惟陛下明圣
博闻天下之事以助政理
故臣敢忘其懦愚尽忠焉。
无任感恩激切之至。
奉表以闻。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谨言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