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所知徐州张仆射798年 中唐 · 李翱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五
再拜
齐桓公不疑于其臣。
管夷吾信而霸天下
夷狄
周室
亡国存。
荆楚服。
诸侯无不至焉。
竖刁易牙信而国乱
身死不葬。
五公争立
兄弟相及者数世。
桓公之信于其臣。
一道也。
所信者得其人。
德格天地
功及于后代
不得其人。
则不能免其身。
知人不易也。
岂惟霸者为然
圣人不能免焉。
帝尧之时。
不肖皆立于朝。
能知舜。
于是乎驩兜
共工
殛鲧窜三苗
禹稷皋陶二十有二人
加诸上位
三载
四海遏密八音
后代之人。
皆谓之帝尧焉。
向使不能知舜。
而遂尊驩兜共工之党于朝。
禹稷皋陶下二十有二人不能用。
不得齐桓公矣。
岂复得曰大哉之为君也。
惟天为大。
则之。
荡荡乎民无能名焉者哉。
春秋曰。
灭项。
孰灭之。
盖齐灭之。
曷为不言齐灭之。
桓公讳也。
春秋贤者讳。
此灭人之国
何贤尔。
君子恶恶也嫉始。
善善乐终
桓公尝有继绝存亡之功。
故君子为之讳也。
继绝存亡
贤者之事也。
管夷吾所以继绝世存亡焉尔
竖刁易牙
则不能也。
向使桓公不用管夷吾
末有竖刁易牙
争权不葬。
而乱齐国
幽厉诸侯也。
用贤终身讳其恶
君子乐用贤也如此
始不用贤
以及其终。
而幸后世之掩其过也。
则微矣。
然则居上流德泽于百姓者。
何所劳乎。
劳于择贤
得其人措诸上。
使天下皆化之焉而已矣。
天子大臣有土千里者。
有如执事之好贤不倦者焉。
盖得其人亦多矣。
其所可求不取者。
有人焉。
陇西李观
奇士也。
伏闻执事知其贤。
将用未及
病死
昌黎韩愈
古人遗风
明于理乱根本所由
伏闻执事又知其贤。
将用未及
宣武军节度使所用
豪杰之士也。
如此人不时出
自古天下亦有数百年无如其人者焉。
执事皆得而知之。
不得而用之。
翱实为执事惜焉。
岂惟一人而已
后之读前载者。
亦必多为执事惜之矣。
兹有平昌孟郊
贞士也。
伏闻执事旧知之。
五言诗
前汉李都尉苏属国建安诸子南朝二谢
能兼其体而有之。
李观梁肃补阙书曰。
五言
其有高处
在古无上
其有平处
下顾二谢
韩愈诗曰。
作诗三百首
杳默咸池音
二子皆知言者
岂欺天下之人哉。
穷饿不得安养其亲。
天下无所遇。
作诗曰。
肠亦苦。
歌声无欢。
出门如有阂。
谁谓天地宽。
其穷也甚矣。
又有张籍李景俭者。
奇士也。
未闻阁下知之。
贤人奇士
皆自有所负。
不苟合于世。
是以虽见之。
难得而知也。
见而不能知其贤。
如勿见而已矣。
知其贤而不能用。
如勿知其贤而已矣。
用而不能尽其材。
勿用而巳矣。
能尽其材而容谗人之所间者
如勿尽其材而已矣。
见贤而能知。
知而能用。
用而能尽其材。
不容谗人之所间者
天下一人而已矣。
兹有二人皆来
一贤士也。
其一常常之人也。
待之礼貌不加隆焉。
贤者行。
常常人日来矣。
况其待常常之人加厚。
善人何求而来哉。
孔子曰。
未见好德如好色者。
圣人不好色而好德者也。
虽好德而不如好色者次也。
德与色均好之。
其次也。
虽好德而不如好色者下也。
最甚不好德而好色者穷矣。
有人告曰。
所有女。
国色也。
天下之人。
必将极其力而求之。
无所爱矣。
有人告曰。
所有人
国士也。
天下之人。
则不一往而见焉。
岂非不好德而好色者乎。
贤者则宜有以别于天下之人矣。
孔子易定礼乐
删诗序书作春秋
圣人也。
奋乎百世之上。
其所之者
非其道。
夷狄之人也。
孔子之庙存焉。
贤者不能日往拜之。
以其益于人者寡矣。
无益于人。
孔子之庙。
不能朝夕而事焉。
天下之人乎。
有待于人。
不能善人良士
则不如无待也。
呜呼
人之降年
不可与期
将为他人所得
大有立于世。
与其短命而死。
不可知也。
二者卒然有一于郊之身。
他日执事惜之。
不可既矣。
执事终不得而用之矣。
虽恨之。
无可奈何矣。
穷贱人也。
直辞无让。
非所至于此者也。
为道之存焉耳
不直不足以伸道也。
非好多言者也。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