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林 其十五 十五忠敬质文损益806年 唐 · 白居易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七十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问。
忠敬质文
百代循环之教也。
五帝何为不用
三王何故相承
将时有同异耶。
道有优劣耶。
三代之际。
损益不同
所祖三才
其义安在
除旧布新
务于相反相异乎。
复扶衰救弊
道不得不然乎。
国家祖述五帝
宪章三代
质文忠敬
大备于今
而尚人鲜朴忠
俗多利巧
欲救斯弊。
其道如何
臣闻步骤殊时。
质文异制
五帝道化
三王礼教
道者无为
无为无失
无失故无革。
是以唐虞相承
无所改易也。
礼者有作。
作则有弊。
有弊则有救
故殷周相代。
有所损益也。
损益之教。
本乎三才
之教尚忠。
忠本于人。
人道以善教人
忠之至也。
故曰忠者人之教也。
忠之弊其民野。
救野莫若敬。
故殷之教尚敬。
敬本于地。
地道谦卑
天之所生
地敬养之
故曰敬者地之教也。
敬之弊其人诡。
救诡莫若文。
故周之教尚文
文本于天。
天道垂文
而人则之。
故曰文者天之教也。
文之弊其人僿。
救僿莫若忠。
然则三王之所祖不同者。
非欲自异而相反也。
盖扶衰救弊
各随其运也。
运苟有异。
教亦不同
忠与敬。
各系于时
而质与文。
俱致于理。
标其教则殊制
臻其极则同归
犹水火之相形
同根冥化
共济于人用也。
寒暑之相代。
同本于元气
共成于岁功也。
三王之道。
如是焉。
我国钦若五帝
宪章三代
典谟不易之道。
祖述大用
忠敬迭救之教。
具举兼行
可谓文质协和
礼乐明备之代也。
然臣闻孔子曰。
殷因于夏礼
周因于殷礼
损益始终
循环然。
其继周者。
百代可知也。
臣观周之弊也。
爵赏黩。
刑罚穷。
而秦反用刑名
祚因中绝
及汉杂以霸道
德又下衰。
迨于魏晋以还
未有继而救者。
是以周之文弊
今有遗风
故人朴忠
俗犹利巧
伏愿陛下以继周为己任
以行为时宜。
稍益质而损文。
渐尚忠而救僿。
斟酌于教。
经纬其人。
使瞻前而道继三王
顾后而光垂万叶
尽善之道。
大同之风。
不专上古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