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私论 唐 · 牛僧孺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二
近古之人所谓私者。谓苟牟于利。
处于逸。苟润其屋者也。
僧孺以为斯皆小人之私。非圣人之私也。
圣贤无私。而不自知其私也。
何者。必公其身以利于人。
不私一身而使天下私之也。胡以言之。
婴儿保傅之母。则咤然而识。
非有知而亲之。利其乳哺而私之也。
枥马见厕养之夫。则奋然而嘶。
非有知而亲之。利其刍粟而私之也。
天下之人。非复乳孩枥马之愚也。
苟有公其身而利之者。孰不利而私之乎。
贤君良臣。必私天下而公其身。
天下之人皆私而亲之。暗君愚臣
必公天下而私其身。故天下之人皆公而疏之。
人疏之者多。故天下任其亡也。
之者多。故天下欲其昌也。
大禹手足胼胝。是公其身于理水也。
咎繇谟明弼谐。是公其身于规谏也。
傅说对扬王庭。是公其身于辅佐也。
周公吐握勤拳。是公其身于礼贤也。
宣父之作春秋诗书。是公其身于垂教也。
故有夏之人思大禹之功。有虞之人思皋陶之直。
有殷之人思傅说之政。有周之人思周公之勤。
有道之人思宣父之教。或开国尊其嗣而私之。
或建祠崇其像而私之。至于殷辛聚财鹿台
是以天下之利私于已也。故天下公而疏之。
秦始皇废弃诸侯是以天下之爵私于身也。
天下亦公而疏之。故武王公天下之财而散之。
天下兆庶皆私而亲之。高皇帝公天下之爵而封之。
天下英雄亦皆私而亲之。是以自私者。
人公而亡也。自公者。
人私而昌也。夫圣贤非必公其身。
私在其中不得不公也。
天下非必私于一人。公在其中
不得不私也。余谓亡国之君。
亡家之臣。亡身之人。
不得私之道也。非圣之无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