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请置诗学博士 唐 · 李行修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元和三年六月一日
贡进士李行修昧死惶恐再拜献书阙下
覆视汉初经籍
口传壁匿。
焕然明备
其所由者。
修废官。
太学
朝夕讲贯
以究圣意
岁时程课
以严师道
使之然也。
迨乎桓灵之世。
遂使扶持元极
匡饬颓俗
委裘以终大运
儒术已试之明效欤。
近学无专门
无师授。
以音定字。
以疏释经。
是能使生徒由之中才
不能使天下由之致理明矣。
大率五经皆然
臣独以诗学上闻
所急也。
伏惟陛下赦其愚瞽
垂恩听察
夫诗者。
发人之蕴。
故谓之风。
手舞足蹈之音作。
用之光祖宗
风声
劳歌怨诽之音作。
用之察吏理。
教化
是以四海虽大。
偫生虽广。
民人和气
息乎踵。
达乎颅。
流乎手足
草木丰泽
渐乎根。
穷乎杪。
被乎枝叶
上下无滞气。
内外遁情
如此则诗得其任。
风得其性也。
昔殷周相承
俱有圣治
道洽于下。
下无怏心。
王化盛。
告成功于神明
德泽衰。
变化于礼素。
其辞主文谲谏而不讦。
其教温柔敦厚而不愚。
仲尼接于其时
王者宜以陶冶风俗
臣下宜以洗濯疑谬
道济于下。
若之何
乃采其诗。
三百五篇
善者全而用。
不善者全而去。
非如春秋诸经。
或革或因。
相错而成也。
其若礼乐征伐
天地阴阳有度。
假于辞可见
喜怒哀乐
讥刺讽谕无方
非其志莫传。
志士躬当治乱之时。
气有惨舒之变。
臻于极而后动。
积于中而后形。
故言之成文
歌之成声。
有一不至
则非全矣。
是以圣人以全动物
物莫能固。
施敬于人而人敬。
未施哀于人而人哀。
顽者以之开明
躁者以之舒静。
道源于是绝而莫嗣。
独有楚屈原
得诗人之风。
介于子兰靳尚之间。
终以放死。
故其道不竟。
洎秦姗笑三代
燔烧经籍
世儒坑死
于是后学轧于相语
喑呃相授
以及汉兴
全经者七十年。
师口者四三辈。
汉武笃好经术
立于学官
章句大修
比兴未喻。
扬雄司马相如
由是选耎观望
将迎忌讳
劝百讽一
推波助澜
文虽有馀。
不足称也。
然以本学寖盛
时因灾异
屡启直声
初或不究
终得其助。
故自已降
天下者莫长焉。
厥后君臣道薄。
诗道陵夷
蕴义感慨之士。
至曰吾何从乎。
上之追屈原不足以性命
下之迹相如不足以过失
故居常则郁怏胸襟
嚄唶齿牙
代莫通其源。
臣伏思之。
以为诗教未隆于时
风雅未洽于下。
教未隆则士不劝
未洽则言多缺。
故闻者卒愕。
而愠者多暗投而却也。
十圣绍业
盈二百载。
经术益试。
周旋百度
吏事反为缘饰
霸道无所舛駮
陛下登礼岩穴
发扬隐伏
宸心谠议
天地相宣
儒风昌言
日月横骛
辞让征伐不暴
诚明教化不浮
如此
诗学何为郁然积于空虚不用之地乎。
书残于古今
论失于齐鲁
汉有毛苌郑康成
师道可观
圣朝刘迅者。
诗三千言。
近代言诗者尚之。
伏惟陛下公卿诸儒。
讲其异同
综其指要
四始元本
六艺之粹精。
不使讲以多物无哗
蔽之一言而得。
其言极者为师法
传经而行。
毛郑不安者。
亦随而刊正
选立博士弟子员
汉朝故事
然后瞽史纳于聪明
司成教之世子
是谓端本。
朝廷被于民里。
京师施远方
是谓垂化
采诗之官
以察风俗
是谓兼听
优登才之选。
以励生徒
是谓兴古
四者既备。
大化自流
则动天地
鬼神
豚鱼
堇荼
异俗
怀鬼方
皆在一致
推而广之
神而化之不难矣。
微臣不知时变
溺于师言
谨诣光顺昧死以闻
伏待刑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