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池州李使君842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景业足下。仆与足下齿同而道不同
足下俊达坚明心正气和
饰以温慎故处显明无罪悔。
仆之所禀。阔略疏易
轻微而忽小。然其天与其心。
知邪柔利偷苟谗謟可以进取。知之而不能行之。
非不能行之。抑复见恶之。
不能一同坐与之交语故有之者
有怒之者。怒不附已者。
怒不恬言柔舌道其盛美者。怒守直道而违已者。
之者齿少气锐读书贤才自许
但见古人行事直当如此
未得官职不睹形势
絜絜少辈之徒也。怒仆者足以裂仆之肠。
折仆之胫。知仆者不能持一饭与仆。
仆之不死已幸。况为刺史
骨肉妻子衣食有馀。
大幸也。敢望其他
然与足下之所受性。固不得伍列齐立
抵足疆陇畦畔閒耳。故足下怜仆之厚。
仆仰足下之多。在京城间。
家事人事终日促束。
不得日出所怀以自晓。自然不敢辈流间期足下也。
去岁乞假。自江汉间归京。
知足下出官之由。勇于为义。
向者仆之期足下之心。果为不缪
私自喜贺足下不负天所付。
与仆所期向。二者所以为喜。
且自贺也。幸甚幸甚
夫子曰。吾少也贱。
多能鄙事。复曰。
不试故艺。圣人尚以少贱不试
乃能多能有艺。况他人哉。
仆与足下。年未三十为诸侯幕府吏
未四十为天子廷臣不为甚贱。
不为不试矣。今者齿各甚壮。
刺史。各得小郡。
俱处僻左。幸天下无事
人安谷熟。无兵期军须逋负诤诉之勤。
足以为学自强自勉于未闻未见之间。
不足道。虽能为学。
亦无所益。如足下之才之时。
真可惜也。向者所谓俊达坚明
心正气和。饰以温慎
此才之可惜也。年四十为刺史
僻左小郡。有衣食
无为吏之苦。此时可惜也。
以为天资足下。有异日名声绩业。
光于前后正在今日
可不勉之。仆常念百代之下。
未必不幸何者
以其书具而事多也。今之言者必曰。
使圣人微旨不传。乃郑元辈为注解之罪。
仆观其所解释明白完具
圣人复生。必挈置数予。
坐于游夏之位。若使解释不足为师。
安得圣人复生。如周公夫子亲授微旨
然后为学是则圣人不生。
终不为学假使圣人复生
即亦随而汨之矣。此则不学之徒。
好出大言。欺乱常人耳。
自汉已降。其有国者。
成败兴废事业踪迹
一二亿万青黄白黑
据实空有。皆可图画
考其来由。裁其短长
十得四五。足以应当时之务矣。
不似古人穷天。蹑于无踪
算于忽微然后能为学也。
故曰生百代之下。未必不幸也。
夫子曰。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此乃随所见闻。
能不亡失。而思念至也。
楚王萍实。对曰。
往年童谣而知之。此乃以童子为师耳。
既参之于上古。复酌之于见闻
能为圣人也。诸葛孔明曰。
诸公读书。乃欲为博士耳。
此盖滞于所见不知适变
名为腐儒。亦学者一病
仆自元和已来以至今日
其所见闻名公才人之所论讨典刑制度
征伐叛乱。考其当时
参于前古能不忘失而思念
亦可以为一家事业矣。但随见随忘。
随闻随废。轻目重耳之过。
此亦学者一病也。如足下天与之性。
万万与仆相远。仆自知顽滞
不能苦心为学假使能学之。
不能出而施之。恳恳欲成足下之美。
异日既受足下之教于一官一局。而无过而已
自古未有不学而能垂名后代者。足下勉之
大江之南。候郁湿。
易生百疾足下气俊。
胸臆不以悁忿是非贮之。邪气不能侵。
慎防是晚多食。大醉继饮。
其他无所道。某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