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边策 五代 · 王朴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六十
唐失道而失吴蜀。晋失道而失幽并。观所以失之由。知所以平之术。当失之时。君暗政乱。兵骄民困。近者奸于内。远者叛于外。小不制而至于僭。大不制而至于滥。天下离心。人不用命。吴蜀乘其乱而窃其号。幽并乘其间而据其地。平之之说。在乎反唐晋之失而已。必先进贤退不肖。以清其时。用能去不能。以审其材。恩信号令。以结其心。赏功罚罪。以尽其力。恭俭节用。以丰其财。徭役以时。以阜其民。俟其仓廪实。器用备。人可用而举之。彼方之民。知我政化大行。上下同心。力彊财足。人安将和。有必取之势。则知彼情状者。愿为之间谍。知彼山川者。愿为之先导。彼民与此民之心同。是与天意同。与天意同。则无不成之功。攻取之道。从易者始。当今惟吴易图。东至海。南至江。可挠之地二千里。从少备处先挠之。备东则挠西。备西则挠东。彼必奔走以救其弊。奔走之间。可以知彼之虚实。众之彊弱。攻虚击弱。则所向无前矣。勿大举。但以轻兵挠之。彼人怯弱。知我入其地。必大发以来应。数大发。则民困而国竭。一不大发。则我获其利。彼竭我利。则江北诸州。皆国家之所有也。既得江北。则用彼之民。扬我之兵。江之南亦不难平也。如此则用力少而收功多。得吴则桂广皆为内臣。岷蜀则飞书而召之。如不至。则四面并进。席捲而蜀平矣。吴蜀平。幽可望风而至。唯并必死之寇。不可以恩信诱。必须以彊兵攻。力己竭。气已丧不足以为边患。可为后图。方今兵力精练。器用具备。偫下知法。诸将用命。一稔之后。可以平边。臣书生也。不足以讲大事。至于不达大体。不合机变。惟陛下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