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敷行 陈朝 · 顾野王
押支韵
东隅丽春日,南陌采桑时。
楼中结梳罢,提筐候早期。
风轻莺韵缓,露重落花迟。
五马光长陌,千骑络青丝。
使君徒遣信,贱妾畏蚕饥(○《乐府诗集》二十八。《诗纪》百六。)。
陇头水 陈朝 · 顾野王
押先韵
陇底望秦川,迢递隔风烟。
肃条落野树,幽咽响流泉。
瀚海波难息,交河冰未坚。
宁知盖山水,逐节赴危弦(○文苑英华百九十八。《乐府诗集》二十一。《诗纪》百六。)。
阳春歌 陈朝 · 顾野王
押微韵
春草正芳菲,重楼启曙扉。
银鞍侠客至,柘弹宛童归。
池前竹叶满,井上桃花飞。
蓟门寒未歇,为断流黄机(○文苑英华百九十三。《乐府诗集》五十一。《诗纪》百六。)。
艳歌行三首 其一 陈朝 · 顾野王
押微韵
夕台行雨度,朝梁照日辉。
东城采桑返,南市数钱归。
长歌挑碧玉,罢尘笑洛妃。
欲知欢未尽,栖乌已夜飞(乐府作栖夜已乌飞。○《乐府诗集》三十九。《诗纪》百六。)。
其二
齐倡赵女尽妖妍,珠帘玉砌并神仙。
莫笑人来最落后,能使君恩得度前。
岂知洛渚罗尘步,讵减天河秋夕渡。
妖姿巧笑能倾城,那思他人不憎妒。
莲花藻井推芰荷,采菱妙曲胜阳阿(同上)。
其三
燕姬妍。
赵女丽。
出入王宫公主第。
倚鸣瑟。
歌未央。
调弦八九弄。
度曲两三章。
唯欣春日永。
讵愁秋夜长。
歌未央。
倚鸣瑟。
轻风飘落蕊。
乳燕巢兰室。
结罗帷。
玩朝日。
窗开翠幔卷。
收罢金星出。
争攀四照花。
竞戏三条术(同上)。
饯友之绥安诗 陈朝 · 顾野王
押词韵第三部
谷风扬暖律,扶旭开馀霭。
兰芽被平皋,冰澌泮微濑。
悟彼芳岁新,惬此赏心会。
丝竹邯郸倡,朋游邺中盖。
贡橘伟含滋,仙鲻妙飞鲙。
崚嶒眺广岳,浩溔穷溟海。
众宾悦礼遇,远俗怀仙爱。
操翰本非工,无讥比曹郐(○松风馀韵。《诗纪》百六。)。
芳树 陈朝 · 顾野王
押阳韵
上林通建章,杂树遍林芳。
日影桃蹊色,风吹梅径香。
幽山桂叶落,驰道柳条长。
折荣疑路远,用表莫相忘(○《乐府诗集》十七。《诗纪》百六。)。
有所思 陈朝 · 顾野王
押遇韵
贱妾有所思,良人久征戍。
笳鸣塞城表,花开落芳树。
白登澄月色,黄龙起烟雾。
还闻雉子斑,非复长征赋(○《乐府诗集》十七。《诗纪》百六。)。
长安道 陈朝 · 顾野王
押麻韵
凤楼临广路,仙掌入烟霞。
章台京兆马,逸陌富平车。
东门疏广饯,北阙董贤家。
渭桥纵观罢,安能访狭斜(○文苑英华百九十二。《乐府诗集》二十三。《诗纪》百六。)。
舞影赋 陈朝 · 顾野王
押阳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耀金波兮绣户,列银烛兮兰房。出妙舞于仙殿,倡雅韵于清商。顿珠履于琼簟,影娇态于雕梁。图长袖于粉壁,写纤腰于华堂。萦纡双转,芬馥一房。类只鸾于合镜,似双鸳之共翔。愁冬宵之尚短,欣此乐之方长(《初学记》十五。)。
筝赋 陈朝 · 顾野王
押先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调宫商于促柱,转妙音于繁弦。既留心于别鹤,亦含情于彩莲。始掩抑于纨扇,时怡畅于升天(《初学记》十六。)。
笙赋 陈朝 · 顾野王
押阳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声流洛渚,器重汾阳。协歌钟于宿夕,咏月扇于绕梁。同离鸿于流徵,会别鹤于清商(《初学记》十六。)。
拂尘筱赋 陈朝 · 顾野王
押寒韵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诗咏淇水,骚美江干。崖怜拂石,神贵埽坛。既来仪于鸣凤,亦扰狎于翔鸾。入扇璧之宵月,映沅澧之惊湍。带金风之爽朗,杂玉润之檀栾。陪嘉宴于秋夕,等贞节之岁寒(《初学记》二十八。)。
上呈玉篇启 陈朝 · 顾野王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窃闻两仪俶启,九皇始君,情性初动,有巢肇制,三圣代立,十纪递兴,龙牒浮河,龟书起洛,八卦既陈,六爻攸叙,篆素之流,是焉而出。至于精课源妙,求其本始,末学敷浅,诚所未详。虽复研改六经,校雠百氏,殊非庸菲,所能与夺,谨依条例同异,具以上呈。伏惟圣皇驭寓,膺箓受图,德尚昊轩,功超妫姒,通妙广运,乃圣乃神,经天曰文,止戈为武,百工维理,庶绩咸熙,劝以九歌,撝之八柄,脩文德以来要服,舞干戚以格有苗。是故仁风所扇,九服蒙灵,正朔可班,四荒怀德,取衣雒树,则肃慎识受命之兴,夷波海水,则越裳知圣人之德,岂但中和乐职,近播岷峨,德广所覃,旁流江汉?殿下天纵岳峙,睿哲渊凝,三善自然,匪须勤学,六行前哲,宁以劳喻。是以声覃八表,誉决九垓,规范百司,陶钧万品,犹复留心图籍,俛情篆素,纠先民之积谬,振往古之重疑,简册所传,莫令比盛。野王沾濡圣道,沐浴康衢,不揆愚贱,妄陈狂狷,徒梦收肠,终当覆瓿,空思朱墨,耀必无传,悚悸交心,罔知攸错。谨启(宋本《玉篇》,案《玉篇》上呈于大同九年三月,此启所称殿下者,临贺王正德也。)。
玉篇序 陈朝 · 顾野王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昔在庖牺,始成八卦,暨乎苍颉,肇创六爻,政罢结绳,教兴书契,天粟昼零,市妖夜哭,由来尚矣。爰至玄龟龙马,负河洛之图,赤雀素鳞,摽受终之命,凤羽为字,掌理成书,岂但人功,亦犹天授。故能传流奥典,钩探至赜,扬显圣谟,耀光洪范,文遗百代,则礼乐可知,驿宣万里,则心言可述,授民轨物,则县方象魏,兴功命众,则誓威师旅,律存三尺,政仰八成,听称责于附别,执士师于两造,勒功名于钟鼎,颂美德于神祇,故百官以治,万民以察,雕金镂玉,升崧岱而告平,汗竹裁缣,写宪章而授政,莫不以版牍施于经纬,文字表于无穷者矣。所以垂帷闭户,而觌遐年之世,藏形晦迹,而识远方之风,遵览篆素,以测九垓,则靡差肤寸,详观记录,以游八裔,则不谬毫厘,鉴水镜于往谟,遣元龟于今体,仰瞻景行,式备昔文,戒慎荒邪,用存古典,设教施法,无以尚兹,经世治俗,岂先乎此。但微言既绝,大旨亦乖,故五典三坟,竞开异义,六书八体,今古殊形,或字各而训同,或文均而释异,百家所谈,差互不少,字书卷轴,舛错尤多,难用寻求,易生疑惑。猥承明命,预缵过庭,总会众篇,校雠群籍,以成一家之制,文字之训备矣。而学惭精博,闻见尤寡,才非通敏,理辞弥踬,既谬先踪,且乖圣旨,谨当端笏拥彗,以俟嘉猷(宋本《玉篇》)。
虎丘山序 陈朝 · 顾野王
出处:全陈文卷十三
夫少室作镇,以峻极而标奇,太华神掌,以削成而称贵。若兹山者,高不概云,深无藏影,卑非培𪣻,浅异棘林,秀壁数寻,被杜兰与苔藓,椿枝十仞,挂藤葛与悬萝,曲涧潺湲,修篁荫映,路若绝而复通,石将颓而更缀,抑巨丽之名山,信大吴之胜壤。若乃九功六义之兴,依永和声之制,志由兴作,情以词宣,形言谐于韶夏,成文畅于钟律,由来尚矣。未有登高能赋,而韬斐丽之章,入谷忘归,而忽铿锵之节,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于时风清邃谷,景丽修峦,兰佩堪纫,胡绳可索,林花翻洒,乍飘飏于兰皋,山禽啭响,时弄声于乔木,班草班荆,坐蟠石之上,濯缨濯足,就沧浪之水,倾缥瓷而酌旨酒,剪绿叶而赋新诗,肃尔若与三径齐踪,𬬰然似共九成偕韵,盛矣哉!聊述时事,寄之翰墨(《艺文类聚》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