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尚衡
文道元龟 唐 · 尚衡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十四
天宝初。适于平阳平阳太守稷山公。则衡之从考舅。雅好古道。门尚词客。当今文人。相与多矣。尝叹曰。取士之道。才其难乎。或精文而薄于行。或敦行而浅于文。斯乃有失其道。一至于此。顾曰。吾尝谓尔知言。尔其言之。私门以文场而进五世。鄙虽不嗣。忝藉馀训。敢著元龟。以叙其事。元龟曰。
文道之兴也。
其当中古乎。
其无所始乎。
且天道五行以别纬。
地道五色以别方。
人道五常以别德。
易曰。
观乎天文。
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非五纬孰可以知天。
非五方孰可以辨地。
非五常孰可以化人。
文之为道。
斯亦远矣。
天人之际。
其可得于是乎。
夫卦始乎三画。
文章之阃。
大抵不出乎三等。
斯乃从人而有焉。
工与不工。
各区分而有之。
君子之文为上等。
其德全。
志士之文为中等。
其义全。
词士之文为下等。
其思全。
其思也可以纲物。
义也可以动众。
德也可以经化。
化人之作。
其惟君子乎。
君子之作。
先乎行。
行为之质。
后乎言。
言为之文。
行不出乎言。
言不出乎行。
质文相半。
斯乃化成之道焉。
志士之作。
介然以立诚。
愤然有所述。
言必有所讽。
志必有所之。
词寡而意恳。
气高而调苦。
斯乃感激之道焉。
词士之作。
学古以摅情。
属词以及物。
及物胜则词丽。
摅情逸则气高。
高者求清。
丽者求婉。
耻乎质。
贵乎情。
而忘其志。
斯乃颓靡之道焉。
古人之贵有文者。
将以饰行表德。
见情著事。
杼轴乎天人之际。
道达乎性命之元
正复乎君臣之位。
昭感乎鬼神之奥。
苟失其道。
无所措矣。
君子也。
文成而业著。
志士也。
文成而德丧。
然今之代。
其多词士乎。
代由尚乎文者。
以斯文而欲轨物范众。
经邦叙政。
其难致乎化成。
悲夫。
敢著元龟。
观文章之道。
得丧之际。
悔吝之所由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