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尉卿洪州都督张公遗爱碑颂 唐 · 崔祐甫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今天子终谅闇易月之期。不言既言之日。询于师保辅弼之臣曰。将以国之明烛震下土。俾兆人康乂。有道哉。四臣曰。莫如择贤而司牧之。虽欲不理。不可得也。上曰。用贤何先。曰。莫先于幽远蛮貊之邦为急也。即日命王人。遽以制书就拜卫尉卿兼洪州都督张公为御史中丞广州刺史岭南节度经略观察等使。踰月而遽庙于洪。洪之耆老嫠茕。商贩渔钓。百类千品。周声夺魄。于野于廛。咸曰。宁取我裳而裂之。宁取我廪而焚之。父也天只。胡为夺我之君。中丞受命而南。舟不及汎。马不及秣。国人怀慕之罔极。曰。清尘远矣。君不顾矣。郁陶之思何用哉。盍用于扬名颂德乎。故吏兵曹参军张擢法曹参军豫章县令郑锋建昌县令卢惟瑾新吴县令邬贲州人东冶府果毅刘容耆寿喻乾相等讨论之。众佥谓允。于心曰。自昔为政者。知清之可以长人也。而清者稀。岂不欲清。欲牵之也。欲之所行。不廉不俭为之舟舆也。清之不立。肆奢崇货为之钻凿也。于是撤其帷帐荐蓐之具。便于身悦于目者二百馀物。归之有司。减其俸钱稍食月几十万贯于军府。此皆前政之所督责而封已者。我则推而远之。于是公仪之义申。平仲之规见矣。二之日谋于众曰。昔曹参去齐。以狱市为寄。以为扰于狱者。轻重人之命。烦于市者。耗斁人之生。苟鞭笞桁杨之无度。侵牟肆夺之不改。是国家以章绶印玺毒苍生也。岂致理哉。于是平百货之贵贱。议刑罚之等差。使其贪不下残。忿不私逞。韩子求环而不可。使人袒背而无伤。夫然。噬嗑之象成。行苇之恩溥矣。三之日谋于野曰。不稼不穑。民天安仰。载驰载驱。王命所急。吾观是邦。农野未辟。传置未脩。岂不以使役无期。供亿失序。倘野有饿殍。宾不如归。亦诸侯之耻也。于是减承城吏卒几三千。归之陇亩。而击柝之守无阙焉。赋豪富墆财数百万。赒于馆饩。而含糗之徒不知也。其卒也。不公之吏。留以为厮。其财也。不法之臣。受以润屋。我皆用之于爱人活国也。于是阜蕃之望崇。多大之仪备矣。从政三月。州人爱之如父母。承之如松柏。夫妇耕织之暇无他惧。惟惧公速迁。其馀煦妪孕育。发于中而形于言。损其身而益于物。可以激颓俗慰穷氓者。岂胜道哉。祐甫山东鄙人。不好妄饰。凡所闻见。务存实录。故采拾而书之。公名休。字祥。幽州范阳县人。有晋司空茂先之远裔也。曾祖汲。易州长史。祖选。幽州固安县丞。考价。赠齐州司马。公起家石亭别将。自是为县令军司马州长史各一。入为天子友储君臣。虽假以宠名。而迹实戎索。受命为范阳节度安禄山判官。禄山以大权大宠。外示忠而内谋逆。太上皇推赤心而勿疑。敢有闻之者死。蹈虎尾。犯龙鳞。公密言其戎狄豺狼。不可厌也。当是时也。视鼎镬如归焉。神之听之。是与正直。周旋锋镝之下。出入寇雠之间。而能终保元吉。渐于贵仕。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其惟张公乎。又牧濠舒润三州而及此。昔张黄门庭圭牧此州。甚得人誉。张丞相九龄次之。迨府君又有裕焉。故邦人有三张之目。颂者美盛德之形容。非鲁僖公仲山甫不之获。今兹颂曰。
昔为豫章。
今有循良。
黄门之善。
于今不忘。
爰及丞相。
亦有烈光。
我君戾止。
是为三张。
立廉宝俭。
无怨无伤。
邮亭之下。
宾旅其康。
四封之内。
望岁千箱。
自春徂夏兮人相庆。
庆未毕兮闻后命。
朱幡玉节兮向番禺。
彼愿适兮我望孤。
君乎君乎。
若岁大旱。
其谁见濡。
故常州刺史独孤公神道碑铭 唐 · 崔祐甫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昔刘向称贾谊言三代与秦乱之意。其论甚美。达于国体。虽古之伊吕。未能远过。又称董仲舒有王佐之才。虽伊吕无以加。管晏之属。殆不及也。于戏。二君以伟才当盛汉之崇。而位止于下国二千石。祐甫闻于先君仆射曰。主恩非臣下之所图。天命岂生人之所制。有唐硕量深识之士曰独孤常州。讳及字至之。河南洛阳人。皇朝左千牛元庆之曾孙。蔡州长史思暕之孙。殿中侍御史赠秘书监通理之第四子。仕而遭时。鹄立于朝。建旟东夏。三著嘉绩。呜呼痛乎。奄忽捐馆。其时也。大历十二年夏四月二十九日。其地也。常州之路寝。其寿也。五十有三年。中朝名公素见知者。后进之士闻义向风者。洎濠舒常三州之百姓。莫不填膺流眦。不宴不相。浃辰弥月。厚而惜之者。往往失声。出涕沱若。公有子朗郁等。年未龆龀。厥兄检校水部员外郎兼侍御史泛。方佐浙河东帅。闻丧来奔。半旬而至。惋毒之甚。如不欲生。既受吏人宾客之吊。乃忍哀谋事。以六月六日。引使君之柩去常州归洛阳。其年岁次丁巳十月朔七日。葬我使君于河南府寿安县某原先秘监之茔。以夫人博陵县君崔氏祔焉。礼也。水部曰。天之降割于我家。仲叔季尽矣。吾将老矣。吾弟常州之子未立。今不刻石表墓。则常州之令名何以传于后。乃托我故人叙而铭之。常州禀元和以生。幼有成人之量。秘监府君亲授以孝经。常州一览成诵。秘监问曰。汝志于何句。对曰。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是所尚也。自是遍览五经。观其大义。不为章句学。成童丁秘监忧。勺饮不入口者累日。先夫人同郡长孙氏。谕以不可灭性之义。由是微进饘粥。杖而后起。既免丧。加于人一等。乡族称其孝焉。长孙夫人高行明识。训导甚至。常州渐教成器。卓然有立。著延陵论。君子谓其评议之精。在古人右。天宝末。以洞晓元经对策上第。诏拜华阴县尉。著古函谷关仙掌二铭。格高理精。当代词人。无不畏服。俄属中原兵乱。避地于越。丁太夫人忧。毁瘠过礼。既外除。江淮都督使户部尚书李峘奏为掌书记。授左金吾卫兵曹参军。军旅之事。非其所好。未几。返初服。今上即位。下诏收俊茂。举淹滞。政之大者。以公为左拾遗。凡所谏诤。直而不讦。婉而不挠。削稿诡辞。不传于外。迁太常博士。时新平大长公主之子裴仿尚永清公主。初以太子少傅裴遵庆为婚主。将行五礼。公实相焉。中使口宣诏旨。易以大长公主后夫姜庆初。常州曰。婚姻之礼。王化之阶。以异姓之人主之。不可甚矣。某不奉诏。中书令汾阳王时为五礼使。从焉。又百官薨卒定谥之际。综覈名实。皆居其当。与严河南郢詶荅吕荆州諲谥议。博而正。当时韪之。迁尚书礼部员外郎。受诏考第吏部选人词翰。旌别淑慝。朝廷称正。上方大恤黎庶。精选牧守。以公为濠州刺史。平其徭赋。恤其冤弱。课绩闻上。加朝散大夫。迁舒州刺史。舒境濒江傍山。偫盗所聚。或蟠结林薮。或趑趄城市。公惠以柔之。武以詟之。释矛服耒。尽为良俗。其他如在濠之政。居一年。玺书劳问。就加尚书司封郎中。锡以金章紫绶。属淮南旱歉。比境之人。流移甚众。公悉心以抚。舒独完安。天子闻而休之。擢拜常州刺史。常州当全吴之中。据名城沃土。兵兴之后。中华剪覆。吴中州府。此焉称大。故朝之选牧。恒属意焉。公宣中和平易之教。务振人毓德之体。百姓蒙化迁善。不知所以安而安之。吏不忍欺。路不拾遗。馀粮栖亩。膏露降庭。公平生闻人之善。必揄扬之。气尽与之。不啻若身得之。后进有才而业未就者。教诲诱掖之。惟日不足。公之文章。大抵以立宪诫世袖贤遏恶为用。故论议最长。其或列于碑颂。流于歌咏。峻如嵩华。盛如江河。清如秋风过物。邈不可逮。公有集二十卷。行于代。若夫赞尧舜禹汤文武之命。为诰为典。为谟为训。人皆许之。而不吾试。论道之位。宜而不陟。前是公之仲兄季弟伯姊。三年之间继殁。执天伦之丧。如荼如蓼。竟以无禄。天何不仁。然则贾与董名位不尽其才。吾先君之叹主恩天命。斯见矣。其铭曰。
常州之德,孝行为大。
烝烝翼翼,以敬以爱。
友于兄弟,如捧如戴。
常州之义,笃于朋友。
用之有恒,行之可久。
扶危拯溺,尔身我手。
常州之才,施于有政。
抚柔三部,谦以为柄。
龚遂国侨,千古迭映。
常州之文,究其元本。
质取其深,艳从其损。
在星之纬,在衣之衮。
常州之年,止于中身。
去昭昭之盛世,与万鬼而为邻。
白马江上,青乌洛滨。
脊鸰在原,嗟尔元昆。
缞绖沾血,长号诉冤。
纂述遗美,谓予不谖。
我见之子,将二十年。
相投药石,胡疹不痊。
譬我于池,子为之泉。
譬我于桐,子为之弦。
荣不独遂,难不只全。
如何淑明,摧馥碎坚。
廞衣楚挽,徘徊墓田。
望之不见,赴之无缘。
狸首班如,女手拳拳。
如天如天,泣涕涟涟。
请召对待制官奏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伏以先天二年令。偫臣直日待制。以备顾问。自今以后。准元敕文官一品以下。更直待制。待奏事官尽退。然后趋出。便于两廊赐食。待进止。至酉时后放。陛下閒暇之际。时有召问。庶或上裨圣政。
奏猫鼠议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右。今月日。中使吴承倩宣进止。以笼盛猫鼠示百寮。臣闻天生万物。刚柔有性。圣人因之。垂训作则。礼记郊特牲篇曰。迎猫。为其食田鼠也。然则猫之食鼠。载在祀典。以其除害利人。虽微必录。今此猫对鼠不食。仁则仁矣。无乃失于性乎。鼠之为物。昼伏夜动。诗人赋之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又曰。硕鼠硕鼠。无食我黍。其序曰。贪而畏人。若大鼠也。臣旋观之。虽云动物。异于麋鹿麇兔。彼皆以时杀获。为国家用。此鼠有害。亦何爱而曲全之。猫受人畜养。弃职不修。亦何异于法吏不勤触邪。疆吏不勤捍敌。又按礼部式具列三瑞。无猫不食鼠之目。以此称庆。臣所未详。伏以国家化洽理平。天符荐至。纷纶杂沓。史不绝书。今兹猫鼠。不可滥厕。若以刘向五行传论之。恐须申命宪司。察视贪吏。诫诸边候。无失徼巡。则猫能致功。鼠不为害。臣忝枢近。职司聪明。不揆狂愚。辄献公议。谨议。
广丧朋友议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殿中侍御史安定皇甫政。字公理。故尚书左丞之子。文行兼茂。不忝前烈。雅度精识。其俦盖寡。祐甫昔年尝为左丞使介。而公理又余之族甥。故狎焉。大历七年。余寓滁。而公理寓楚。适有来讯。示余以所著丧朋友议。余美其重礼义。有古之遗范。瞻望德门。轨躅无替。亦感思者之所慰幸也。公理又谂余曰。政自从事于文。舅氏未尝以一言见诲。岂所望哉。盍示今议之利病。猗欤公理。年未四十。班在赤墀。簪笔持简。为王近臣。顷又佐廉问。董淮海之部。名遂矣。权厚矣。固当缓步阔视。光车美服。为贵为达而已矣。乃不遗我謏狭。不略我衰惫。念噬肤之戚。收门吏之旧。周爰咨询。以师道见待。吾亦何有。但美子之求益不倦。虽一勺而进。可以浸天壤。一卷之多。可以镇方域。况其渺㳽既广。崭崒已峻。增之廓之。于成名乎必矣。皇甫氏有子哉。因览斯议。忽忆永泰中于穆鄂州宁会客席。与故湖南观察韦大夫之晋同宴。适值有发远书者。知郑郴州炅知庞歙州浚。或以疾而殁。或遇戕于盗。韦氏出涕沱若而言曰。二刺史之晋之交友也。于是敛匕箸。离筵席。因归于所次而哭之三日。人来吊之者。韦则尽哀长号。不徒戚容而已。又间岁。祐甫佐江南西道连帅魏尚书。时属幕中之参佐有加官者。聚合乐饵。卜日为宴。宴前行人至。知团练副使考功邢郎中宇捐馆于荆南。邢与魏乡国接近。且邢郎中则诸魏之出。于尚书为内外昆弟。适受朝命。为尚书倅。仆感杜篑规平公之事。将入言于府主。请罢宴。若不可。则请彻乐卒事。而同列之士。恶我者嗤鄙之。词充牣于听。谓我樵夫农叟之智也。好我者颦戚而相诲曰。慎无以方枘施圆凿。自取辱焉。谆谆如不能已。仆懦夫也。因是而自悔。乃其宴也。大庖具酒车。倾郑卫之女。列于宾席之末。俳优侏儒。设于公堂之下。昼日不足。继之以烛。使膳夫歘来酌曰。旷饮斯。必当见舆曳之无算。又焉得终其词哉。使我不言。适其宜也。今者追想。韦湖南犹孔门之训。其他则吾不知。因纵言之。以报公理。示之义当矣。又何以规。议既成。客谓祐甫曰。韦湖南魏江西二观察。颇尝知其风味。公直简谅。魏则先之。饰情强仁。韦之志也。今吾子之论。无乃剥魏而附韦乎。且子魏之上介也。论议不隐。恐非春秋内鲁故宋之义。盍辨焉。祐甫应之曰。噫。宁以他规我。是论也。吾复之熟之有日矣。韦湖南之晋饰情强仁。诚如来议。礼不云乎。先王制礼。贤者俯而就之。不肖者企而及之。子张曰。先王制礼。不敢不至焉。韦氏之丧朋友。纵不由衷。亦与夫二者之义合矣。吾虽欲不与。其可得哉。至于故府公魏尚书。公直简谅。清身敬职。郡人戴于下。朝听满于上。狼籍甚盛。岂造次之所尽哉。但于邢副使之丧。若忍悲而就宴。可谓哀乐失其节。乃左氏传所载乐祈告人曰。君与叔孙。其皆死乎。及子招乐忧之谓也。若情不至焉。率而为宴。则礼经所谓直情而径行者。戎狄之道也。吾虽欲勿议。又不可得也。且吾之所论者。因皇甫公理所著丧朋友议。故纵言及之。非敢定二观察之褒贬。韦湖南吾取节焉而已矣。来议又以吾尝为魏公使介。今兹著论。异于春秋隐鲁故宋者。兹又近而非中也。仆才虽不腆。中台之剧曹郎。且兼柱下史。有名于著定矣。受命为尚书介。弥缝润色之职事。安可见责以敬故君之礼。呜呼。晋悼公魏绛之君也。绛戮悼公之弟。韩厥赵宣之所任也。厥戮宣子之仆。及其终也。悼公谢魏绛曰。无重寡人之过。宣子曰。可贺我矣。而绛厥无罪焉。岂不慎重当公正之世。论议之与刑罚。当岂异哉。子何见过深也。呜呼。天下有至公。有至当。知贤而举用之。至公也。临事而平处之。至当也。各守其分。复何尤哉。自汉徐孺子于故举主之丧。徒步千里。而行一祭。厚则厚矣。其于传继非可也。历代莫之非也。近日张荆州九龄又刻石而美之。于是后来之受举为参佐者。报恩之分。往往过当。或挠我王宪。舍其亲戚之罪负。举其不令子孙。以窃名位。背公私党。兹或近之。时论从而与之。通人又不救。遂往而不返。徐生徐生。得非失中之履霜也。常积愤懑。因而书之。
为皇甫中丞上永王谏移镇笺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某惶恐叩头。昔臧孙辰之词曰。贤者急病而让夷。然则当禦侮之权。必居冲要。受分忧之任。不务怀安。伏见判官李翥称。有教。幕府移镇江宁。闻命瞿然。不识其故。何者。逆贼安禄山称兵犯顺。窃据二京。王师四临。久未扑灭。自河淮右转。关陇东驰。诏命所传。贡赋所集。必由之径。实在荆襄。朝廷以大王镇之。重矣。自麾旌至止。政令所覃。岭峤华夷。吴楚城邑。公私远迩。罔有不宁。贼庭震慑。莫敢南望。傥左右有司。谋虑未熟。轻举旄钺。僻处下流。既失居要害之津。且出封疆之外。专命之责。大王何以任之。或启寇雠之心。来争形胜之地。则行李坐隔。侵轶滋多。安危大端。不可不慎。既往之失。将且无追。上皇天帝巡狩成都。皇帝驻跸灵武。臣子之恋。大王兼之。咏棠棣之诗。讲晨昏之礼。其地逾远。胡宁以安。假使别奉丝纶。犹当执奏。一则逆胡间谍。矫诈须防。二则国步艰难。折冲宜近。就閒乐土。恐非良图。伏惟大王天纵仁明。苞含光大。某所以敢申谠议。轻犯威严。伏望广延正人。俯垂考覈。刍荛之论。万一可收。不胜忧愤悃迫之至。谨奉笺。惶恐惶恐叩头。
上宰相笺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祐甫惶恐惶恐叩头。昔诸葛孔明有言曰。使一夫有尤。亮之罪也。呜呼。孔明以分崩离析之时。事要荒割据之主。尚能恢宏王度。克广德心。鱼鳖咸若。引为已任。千载之下。以兹美谈。伏惟相公乘时间生。略不世出。光辅兴运。致于冢宰。自明两作离。帝出于震。发号施令。无幽不达。鼎新之业。公实赞之。煦妪昭苏。孰不有望。况祐甫当遗簪坠履之列。怀救蛇养雀之惠。虽报恩之分。誓以终身。而受庇之期。亦望卒岁。岂可不尽诚款。使匹夫不获。而相公有孔明之憾哉。祐甫天伦十人。身处其季。夙遭险衅。几不闻存没。左右提携。仰于兄姊。顷属中夏覆没。举家南迁。内外相从。百有馀口。长兄宰丰城。间岁遭罹不淑。仲姊寓吉郡。周年继以鞠凶。呱呱孤甥。斩焉在疚。宗兄著作。自蜀来吴。万里归复。羁孤之日。斯所依焉。岂期积善之人。昊天不吊。门绪沦替。山颓梁折。今兹夏末。宗兄辞代。顾眇眇之身。岿然独在。寡弱婴孺。前悲后泣。一门之中。发首相吊。舍之而去。必填沟壑。昔者建寅初吉。麾盖将西。猥承嘉话。曲全之施。不略微生。许其待年。致身徇国。岂惟寮属斯在。山川鬼神。实亦闻之。今者相公大秉化源。而小人拘牵于前命。进于朝无一尘一露之益。顾于家有死如弃如之患。抚心自怜。泪尽成血。傥相公以天下为一堂也。忍其向隅而伤和气哉。所以迟回周道。欲行中止。解悬之望。属在仁明。藏之而不言。小人之罪也。一物失所。伏惟相公图之。孟秋尚热。伏惟相公尊体起居万福。谨因洪州奏事官沁水府果毅徐冕奉笺。尘黩清襟。伏深战灼。祐甫惶恐叩头叩头。
齐昭公崔府君集序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天以日月经纬为文。地以邱陵山川为文。刚柔杂也。其施于人也。钟磬笙竽文其乐。九章三贽文其礼。典谟咏歌文其言。国之大臣。业参政本。发挥皇王之道。必由于文。故虞有皋陶洎益稷以嘉言启迪。舜禹以降。伊傅周召。训命策诰。并时而兴。秦之李斯。著事而僻。自兹厥后。蜀丞相孔明有出师表。晋司空茂先有鹪鹩赋。皆辅臣之文也。财成陶冶。于是见焉。我族叔父齐昭公讳日用。佐命中朝。光照千里。玉山云海。迥然昭旷。德宇道源。深入其极。弱冠乡贡进士擢第。周历台署。振耀雄名。元宗之在临淄邸也。公常遭逢于路。先几洞鉴。式瞻异表。还避而拜。契合云龙。及唐元夷内难。参谋辅翊。天推大宝。事协经纶。入为将相。燮谐戡静。道应元臣。其大才明识如是。公薨五十载。嗣孙起居舍人儒。以文事主便蕃禁闼。追怀前烈。思有以发扬垂裕。奉昭公之文集以请焉。伏览碑颂志论章表赞序。凡五十馀首。诗几三百篇。卓尔孤标。气高调远。若雅琴度曲。众音无味。则我远祖长岑济北雕龙之美。昭公能缵承矣。公嗣子宗之。学通古训。词高典册。才气声华。迈时独步。仕于开元中为起居郎。再为尚书礼部员外郎。迁本司郎中。时文国礼。十年三月。终于右司郎中。年位不充。海内叹息。儒即右司之子。有琼莹之质。鸾凤之章。国家之宝也。重名清贯。三代于兹。昭公之后其大矣。祐甫先君左仆射与昭公道艺敦睦。故赠答诗云。棣华袭韡萼。桂树连芳根。又接闬共怀铅。齐年俱贲玉。祐甫之生也后。不及昭公之当代。儒曰。叔父当代叙。故叙焉。
汾河义桥记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绛人有成桥于稷山县南汾河水上。入境称曰孝子。询之。三十丧父母。五十犹缞麻。故其乡党舍氏不名。贵之也。初兹县有具舟之役。邻邑有官修之梁。自太原西河上党平阳。至于绛。达于雍。繇卒迫程。贾人射利。济舟为捷。渡口如肆。孝子川上喟然叹曰。夫来者如斯。其可胜纪。欲速不达。式在兹乎。见义不为。非勇也。临难不济。非义也。乃愿弃家。乞诸他郡。枯槁篮缕。日恒岁积。自河间而东。陶唐俭风。食货艰难。闾里褊小。率令远迩。驰骤馈饷。耆耋喻美于编户。丁男舍耒而攻木。义声感也。汾流汤汤。河浒牵引。溃沙徙岸。呀呷转腾。畚筑于激射之旁。根柱于沸渭之下。是虑是图。功就其十八九矣。其年秋七月。天作霪雨。湍悍襄陵。噫。大水不仁。前功荡矣。邑老乡人。涕泗而吊之曰。力竭于子。天不恤是。而今已矣。顾而不应。且有后图。徵诗人之嘉谋。参作者之远虑。曳索辫篾。絷舟戾舸。白露下而谋始。止于凌凘壮。春冰解而兴功。止于水潦降。一夫不可夺志。三年其有成功。广可方轨。平可转毂。去其饰。成无丹雘。取其固。势异虹蜺。佥义于孝子之功也。故曰义桥。昔周王以懿戚封建。吴札美盛德遗人。西临孟津。北对姑射。山河风土。其肯徒然。所以义表专门。功烈邻境。难其一善。矧乃兼之。由是县人志之于石。
穆氏四子讲艺记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检校秘书少监兼和州刺史侍御史河南穆宁字子宁。以正直登朝。以严明作牧。斯历阳之人。弗惟奉承侍御史之符候。持三尺律。期于禁暴惩奸而已。乃能广吾君之德。靖人于教化。教化之兴。始于家庭。延于邦国。事之体大。且非謏闻者之所及也。请言其家之教化焉。使君有四子。曰赞曰质曰赓曰赏。耸秀之姿。若瑶林植庭。雪羽驯庑。克岐克嶷。突而偕弁。方欲以六经百氏。播礼乐。务忠孝。正名器。导人伦。如兰有芳心。泉有清源。兆德之阶。于是乎始。使君曰。昔陈亢喜闻诗闻礼。闻君子之远其子于孔鲤。今兹赞之侪也。其年或成人。或几成人。学诗学礼。则亦既戒。远子之节。吾事可不务哉。于是考州之东四十里。因僧居之外。阶庭户牖。芳草拳石。近而幽。远而旷。澶漫平田。觱沸温泉。可以步而适。可以濯而蠲。谓尔偫子。息焉游焉。赞质暨赓赏拜手稽首。曰应惟惠施之车。仲舒之帷。苏秦之锥。三物毕具。而郡廷温凊所在。今也改晨昏为旬朔。夫岂不怀。家人有严君焉。惟命之受。曰俾尔斲。俾尔茨。俾尔负。则使君之材。使君之堂。使君之薪。成且美矣。安在其习定省之近仪哉。抑又尝闻乃祖安阳府君。传洪范九畴。究天人之际。赞等祇荷严训。述修祖德。穆氏之门欲不大。不可得也。祐甫不腆。幸与使君有郎省之旧。考槃在阿。岁聿云莫。谁谓相远。驾言出游。既觌邦君。又适诸子之馆。使君第三子字绍古。于伯季之间。肄文史。考故实。甚精而成。因见谓曰。丈人吾父之友也。从事于游夏之门久矣。盍以文见诲。如赓也。宜何文也。祐甫应之曰。仆朴人也。徒有志于文。知文之阡陌。而不知其精粹。请道其所见。而绍古自执焉。欲以文经邦者宜董贾。欲以文动俗者宜扬马。言偃之文。郁而不见。卜商有诗序。其体近六经。屈原宋玉怨刺比兴之词。深而失中。近于子夏。所谓哀以思。刻石铭座者取崔蔡。论都及政者宗班张。飞书走檄者徵陈琳。曹刘之气奋以举。潘陆之词缛而丽。过此以往。未之或知。宋齐以降。年代未远。有文之士。冑系皆存。议其优劣。其词未易。故阙焉。绍古曰。盍书之。因命笔而记之。大历七年十一月十八日。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博陵崔祐甫之辞也。
滑亭新驿碑阴记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古之君子。约已而裕人。知和而勤礼。接宾以愿。务施于丰。郑公孙侨论晋文襄之霸也。宫室卑庳。无观台榭。而崇大诸侯之馆。故来者如归。今我连帅尚书汧公。为国垣翰于东土。军礼肃。人谣兴。新其亭传。以待宾客。谋之有程。设之有所。力肆于悦。巧悛于淫。勿亟而成。得其时制。博敞高明。倬然其闬闳。沈深奥密。杳然其堂室。论者谓华之普德。虢之阌乡。自昔为邮亭之甲。今兹白马。可以抗衡。汧公仁以爱众。俭以化下。陋居室而恢宾馆。节丰华而广荫庥。称时计功。永代为宪。方操八柄。揉此万邦。于以庇人。其德宏大。于是举也。见其端焉。夫其去故就新之议。属徒揆日之制。作而示后。公实书之。盖闻传春秋序风雅者。邱明卜商之事也。下吏敢亦庶几。
代宗睿文皇帝哀册文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维大历十四年岁次巳未夏五月二十二日。宝应元圣文武皇帝崩于大明宫蓬莱殿。迁座于大内。二十六日景寅。殡于太极殿之西阶。有司即南郊定仪。上尊谥曰睿文孝武皇帝。其年十月丁酉朔四日庚子。将迁幸于元陵。礼也。东方启明。繁霜犹落。风物凄于宫树。号啼隘于殷幕。哀子嗣皇帝讳。袭缞戚若。泣血涟如。感备物之如在。索明灵于太虚。聆哀挽之急节。惧灵驾之将引。捧玉斝之歔欷。望龙輴而不忍。恭惟大孝。终扬盛名。爰命司籍。光昭德声。其词曰。
于休我皇。长发其祥。咎繇翊舜。种德四方。元元去周。阐流道光。土实受命。其牙则黄。炎汉之后。南北披攘。天厌众闰。扫隋兴唐。有唐不煜。帝命不叶。丰融葳蕤。盛于八叶。其盛伊何。聪明徇齐。诞实匍匐。圣敬日跻。无幽不洞。无远不稽。孝友浚哲。声达偫黎。天宝季岁。竟天长彗。蛇腾犬瘈。以螫以噬。皇舆南巡。帝出朔裔。君父命我。爰整六师。驱驾熊罴。左右蛮夷。逆徒蚁聚。言刈其旂。一鼓冰碎。日未改时。席卷酆邑。风清洛师。天开地廓。万物斯睹。安舆自蜀。复于中土。龙跃岐山。正于九五。帝子之孝。轶迈千古。子则戴亲。孙能敬祖。乃登储位。问安三至。一有元良。仪形克类。继文纂绪。道格元穹。大明方中。万宇发蒙。岂无桀骜。化而为忠。岂无羿浞。如燎遇蓬。刑清政修。遐迩怀柔。王度如玉。德音海流。四灵皆扰。三脊荐羞。方辑偫瑞。登于介邱。华封祝尧使圣人寿。厌代何速。奄捐九有。天裂其高。地倾其厚。嗷嗷万姓。泣慕元首。创钜痛深。宁丁我后。呜呼哀哉。肃肃正殿。自炎徂凉。漏滴尽兮夏日永。烛华凝兮秋夜长。阶有苔兮委积。庭有草兮芸黄。呜呼哀哉。七月之期。同轨毕至。匝野筮壤。因山开隧。舍清禁而不留。指平原而出次。嘉德兮启闱。承天兮敞扉。抵庙门兮驻严跸。顺孝心兮伤永违。呜呼哀哉。出朱雀兮度青门。恨六龙之若奔。倾万邦而会九族。送吾皇兮归寿原。风飕飗而箫鼓惨。日曀昧兮郊野昏。植柏兮青青。弥冈兮亘𡷨。俯杳杳兮重壤。想森森之万灵。偶嫔嫁兮像阍寺。捧廞衣兮拱下庭。嗟备物之偕列。奉元堂兮永宁。呜呼哀哉。仙驭兮何之。九虞兮有期。总千官兮万骑。返城阙兮如疑。功高舜典。美冠周诗。于亿万载。昭昭有辞。呜呼哀哉。
祭董大使文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维宝应元年岁次壬寅月日。祭于陇西董府君之灵曰。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城寺无主。人焉适归。矧蓄荫庥之望。翻遇死丧之威。吊随庆集。事与心违。良知与主。昨是今非。呜呼哀哉。追惟曩岁。永丰之游。清川倚棹。广路停辀。道路契阔。燕言绸缪。倏焉陈迹。曾不少留。几成海变。何啻星周。劲翮翱翔。上陵苍苍。俯怜燕雀。畏逼藩墙。议以衔羽。将贻稻粱。望国骏奔。初念褚中之惠。及门问故。俄增挂剑之伤。呜呼哀哉。干旐棨戟。撤而不见。繐蒙户而风悲。苇绕庭而灵泣。邦人辍舂。歼良何速。属吏沾襟。于何从禄。永无像于形仪。庶有凭于轨躅。羞匏叶而为荐。比只鸡而可续。呜呼哀哉。尚享。
祭独孤常州文 唐 · 崔祐甫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
维大历十二年岁次月日。外从祖舅朝散大夫权知中书舍人赐紫金鱼袋崔祐甫。遣表妷前邓州南阳县尉李综。以清酌之奠。祭于从外孙甥常州独孤使君至之之灵。往矣至之。此时何时。空原拱木。荆榛狐狸。林风月露。以子增悲。子之往也。高格远量。秀气茂姿。亡兮何若。有兮谁对。岂流苏寓马。从之已而。呜呼哀哉。王事适我。政事一埤益我。在笼而不能求其释。独有怀君之泪。临秋风而自滴。平生相期。聊复一叙。一以豁胸中之愤气。二以明灵而晤语。吾与至之。思宏道义。自家刑国。张维举坠。吾与至之。思敦交好。平居琢磨。遇死赴蹈。吾与至之。思迈纯德。言为士准。动有时则。吾与至之。思全高节。风雨如晦。嘐嘐不辍。吾与至之。思阐斯文。不俾皋契。独谟华勋。吾与至之。谈空覈元。梦蝶喻筏。去之萧然。吾与至之。期诸晚岁。偃卧山樊。同披薜荔。举其大较。良难名数。念我交情。千枝万缕。霜风扫叶。或散或聚。万化纷然。同归野土。向之所务。孰云其主。呜呼哀哉。烂然澄酤。平昔共欢。如何此奠。取象于观。我思此饫。子必吾剧。目想道周。暂留徒御。所可怀者。徐生之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