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邺侯外传》云:“肃宗尝夜坐,召颍、信、益三王,同就地炉食。以泌多绝粒,帝自烧二梨赐之。颍王固求,不与,请三弟共乞一颗,亦不与,别命他果赐之。王曰:‘先生恩渥如此,臣等请联句,以为他日故事。’”颍王名璬,信王名瑝,益王史失传。) 盛唐 · 李亨
五言律诗 押词韵第三部
先生年几许,颜色似童儿(颍王)。
夜抱九仙骨,朝披一品衣(信王)。
不食千钟粟,唯餐两颗梨(益王)。
天生此间气,助我化无为(帝)。
梦丹书(肃宗初为皇太子,天宝十三载,观安禄山有悖逆之状,恐危宗庙,遂精诚祈梦。其夜梦故内侍普寂等二人舁一案,覆以黄帕,自天而下,直至帝前,素版丹书,文字甚多。既寤,所记者惟四句。) 盛唐 · 李亨
四言诗 押支韵
厥不云乎,惟其惟时。
上天所保,福禄不亏。
延英殿玉灵芝诗三章章八句(上元二年七月甲辰,延英殿御座上生玉灵芝,一茎三花,上亲制诗。) 盛唐 · 李亨
四言诗
玉殿肃肃,灵芝煌煌。
重英发秀,连叶分房。
宗庙之福,垂其耿(一作景)光(此章缺二句)。(一章)
元气产芝,明神合德。
紫微间采,白蕣呈色。
载启瑞图,庶符皇极。
天心有眷,王道惟直。(二章)
幸生芳本(一作卉),当我扆(一作宸)旒。
效(一作放)此灵质,贲其王猷。
神惟不爱,道亦无求。
端拱思惟,永荷天休。(三章)
张天师赞 盛唐 · 肃宗皇帝
四言诗 押质韵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五
德自清虚,圣教之实。
或隐或显,是朴是质。
静处琼台,焚香玉室。
道心不二,是为正一。
叶法善像赞 盛唐 · 肃宗皇帝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五
昂昂高士,潇洒孤峙。
却立排烟,乘霓控鲤。
果然不伐,为而不恃。
驭风冷然,与物终始。
御丹凤楼大赦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我国家出震乘乾。立极开统。讴歌历数。启圣千龄。文物声名。握图六叶。安禄山夷羯贱类。顽凶残愎。顷以捍边有功。专制方面。同人者貌。谓报效恩私。异人者心。乃包藏逆乱。以为中原无备。干戈可动。而毒深流祸。变起仓卒。涂炭万姓。兴言痛愤。朝市之内。忽肆凶残。衣冠之中。咸被点污。朕作人父母。志雪国雠。是用中夜奋发。提戈问罪。自灵武聚一旅之众。至凤翔合百万之师。亲总元戎。扫清群孽。出师之日。仍下宽令。歼厥渠魁。馀无所问。有能翻然归顺。自缚军门。复其官爵。仍加优赏。将士等以大军一举。玉石俱焚。元恶就诛。凶残并戮。僵尸遍野。匹马不遗。今西土罢兵。咸以宁辑。河雒氛祲。一朝剪除。广平王俶。受委元帅。能振天声。左仆射子仪。决胜无前。克成大业。复有回纥叶护。及云南子弟。并诸蕃兵马等。皆竭诚向化。力战贾勇。事同破竹。易若摧枯。朕入城之日。百姓咸思戴商。复喜睹汉。烟风云景。皆是祥光。里巷欢呼。惟闻相庆。朕早承圣训。尝读礼经。义切奉先。恐不负荷。今复宗庙于函雒。迎上皇于巴蜀。导銮舆而反正。朝寝门而问安。寰宇载宁。朕愿毕矣。且复人将有主。敢当天地之心。兴岂在予。实凭社稷之祐。京城僧道耆老百姓等。比者时谷翔贵。薪刍不给。困穷之极。朕常系心。缘初收京城。仓库未积。待国用稍足。岂忘施惠。其诸色行人因阵没。并坊市百姓。及诸色蕃胡召募。并元恶凶党。昨因破败。所在潜藏。并仰于府县及御史台陈首。一切原其罪。如有被人言告捉获者。并从军令。其京城内外文武官。有受贼补署。罄其心腹。自祖及父。皆承国恩。就逆背顺。顿忘臣节。或有守旧官者。请俸料为贼判官。或判官之际。中閒得替。并有摄贼伪官。兼知职掌。其中有京官及私白身。皆受擢用。其中有隐迹不出。固辞疾病。色类既广。人数又多。宜令御史台宪部大理三司据状勘责。条件闻奏。其外官充使。及先有职掌。并事故及隔绝未赴任在京者。亦委三司勘责奏闻。又贼中台府坊市所繇人等。比与逆贼追捕。造事之端。损害忠良。仍夺财物。为蠹尤甚。情不可容。宜令崔光远禁身。切加推勘。一一状奏。勿令漏网。其内侍省及左右龙武羽林军。并闲厩飞龙诸武官。应先合从驾人等。其中临行潜避。遂受贼驱使。并使各委本司使括责。量情状轻重奏闻。其隐盗仓库。及偷劫逆贼家钱物。或受贼寄附。并与贼请料禄等。因此隐没者。并限敕到十日内。于所繇陈首。其物便准数送纳。本色并还。不须科罪。虑巳有破用。徵纳艰辛。仍十分放三。以示宏贷。其近日逆人及隔绝人庄宅。宜即括责。一切官收。又闻人家子女。多被侵逼。且非本情。宜一切不须寻问。或与逆贼居住邻近。及作义故往来。情非切害。一时之事。有殊逆党。亦宜释放。其有受贼伪度人。宜令所司括责。并勒还俗。其僧及道士各收本色。所在寺观。勿许居止。今两京无虞。三灵通庆。何以昭事。宜在覃恩。待上皇到日。当更处分。咨尔有众。知朕意焉。
封回纥叶护忠义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功济艰难。义存邦国。万里绝域。一德同心。求之古今。所未闻也。回纥叶护。特禀英姿。挺生奇略。言必忠信。行表温良。才为万人之敌。位列诸蕃之长。属凶丑乱常。中原未靖。以可汗有兄弟之约。与国家兴父子之军。奋其智谋。讨彼凶逆。一鼓作气。万里摧锋。二旬之閒。两京克定。力拔山岳。精贯风云。蒙犯曾不辞其劳。急难无以踰其分。固可悬之日月。传诸子孙。岂惟裂土之封。誓河之赏而巳矣。夫位之崇者。司空第一。名之大者。封王最高。可司空。仍封忠义王。每载送绢二万匹至朔方军。宜差使受领。
宁国公主下降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朕闻古之圣王。临御天下。功懋受赏。道无隔于华夷。义存有孚。信必全于终始。故能德被寰宇。化延殊俗。是以周称柔远。克著康济之图。汉结和亲。式宏长久之策。繇来尚矣。朕祗若元命。永惟稽古。内申九命。勉膺嗣夏之期。外接百蛮。庶广怀荒之泽。顷自凶渠作乱。宗社阽危。回纥特表忠诚。载怀奉国。所以兵踰绝漠。力徇中原。亟除青犊之妖。实赖乌孙之助。而先有情款。固求姻好。今两京厎定。百度惟贞。奉皇舆而载宁。缵鸿业而攸重。斯言可复。厥德难忘。爰申降主之礼。用答勤王之志。且骨肉之爱。人情所钟。离远之怀。天属尤切。况将适异域。宁忘轸念。但上缘社稷。下为黎元。遂抑深慈。为国大计。是用筑兹外馆。割爱中闱。将成万里之婚。冀定四方之业。以其诚信所立。家国攸宁。义以制名。式崇宠号。宜以幼女封为宁国公主。应缘礼会。所司准式。其降蕃日。仍令堂弟银青光禄大夫殿中监汉中郡王瑀充册命英武威远毗伽可汗使。以堂侄正议大夫行右司郎中上柱国上邽县公赐紫金鱼袋巽为副。特差重臣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左仆射冀国公裴冕送至界首。凡百臣庶。宜悉朕怀。
授郭子仪中书令李光弼侍中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朕闻古之哲王。成功立极。莫不旁求贤佐。用康帝道。由是轩登风力。所以戡乱保邦。汉用萧曹。所以勤王足国。故能上扶王室。下济苍生。为社稷之宝臣。资帝王之大业。丕膺鼎位。实属斯人。司徒兼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灵州大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使上柱国代国公子仪。道备文武。衷怀忠亮。表宏才而应运。申茂绩而经邦。司空兼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原尹河东节度使上柱国蓟国公光弼。业盛。勋贤。材优将相。蕴权谋而制敌。励诚节以匡时。往属凶丑乱常。云雷经始。咸能外持戎律。内翊皇图。披荆棘而有功。历险艰而无易。或分麾东讨。扫昏祲于两都。或仗节北临。备长城于万里。并以扫清寇孽。任切股肱。永惟缔构之勋。久著山河之誓。今残妖伫剪。介士犹虞。将终九伐之功。实藉二南之力。是用增其秩序。宠以枢衡。宜正位于台司。俾克宣于嘉绩。子仪可中书令。光弼可侍中。
授吕諲同平章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出纳丝纶。是称喉舌。调和鼎饪。必在盐梅。况艰难之际。择贤必资于选众。密勿之地。论道固期于得人。兵部侍郎吕諲。閒气挺生。宏才迥发。讷言敏行。强识博闻。谋猷出三杰之先。德业处五人之上。久在朝列。尤推审慎。复得钓璜之庆。宜膺补衮之求。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授李岘吏部尚书李揆中书侍郎第五琦户部侍郎并平章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出纳帝命。经纶王言。兆若见于非熊。位必登于仲虺。行御史大夫兼京兆尹李岘。朝廷硕德。宗室荩臣。中书舍人兼礼部侍郎李揆。文房学府。命代挺生。行户部侍郎兼御史中丞第五琦。武库智囊。应期閒出。皆中和秀气。维岳降灵。可以宣畅谋猷。阐宏体要。庶得道光风力。名重伊皋。俱当入梦之辰。共举从绳之直。既用立汝。宜其弼予。岘可行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揆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琦可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授李光弼副知行营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元帅之任。实属于师贞。左军之选。谅资于邦杰。自非道申启沃。学富韬钤。则何以翊分阃而专征。膺凿门而受律。求诸将相。允得其人。司空兼侍中郑国公光弼。器识宏远。志怀沈毅。蕴孙吴之略。有文武之材。往属艰难。备彰忠勇。协风云而经始。保宗社于阽危。由是出备长城。入扶大厦。茂功悬于日月。嘉绩被于岩廊。属残寇犹虞。总戎有命。用择唯贤之佐。式宏建亲之典。必能缉宁邦国。协赞天人。誓于丹浦之师。剿彼绿林之盗。载明朝奖。爰藉旧勋。宜副出车之命。仍践分麾之宠。为天下兵马元帅赵王系之副。知节度行营事。
贬第五琦忠州长史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台庭之位。陶甄是属。在和羹而或爽。当折足而贻忧。由是舜举二臣。叶心者俾乂。汉闳三相。无能者同免。苟亏公议。抑有彝章。正议大夫行尚书户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权知门下省事上柱国扶风县男赐紫金鱼袋第五琦。夙表材干。累升要近。久专司于国赋。常有利于公家。往自艰难。备经任使。以奖其勤效。拔在钧衡。比事以来。迹每涉私。政非近体。率情变法。且违行古之方。封己怙权。稍阙在公之义。薄国靡费。聚敛尤繁。既罔上而取容。亦害下而恣怨。凡所进拔。悉收瑕衅。又与贺兰进明并居权要。潜结往来。尝夜会于私第。归必淹于永漏。殊乖宪典。足表异端。颇招党比之嫌。甚失弼谐之望。稽诸故事。合议刑章。但以任在股肱。理无按问。遂抑情于含匿。斯以礼而始终。岂可更践台阶。尚尘枢禁。宜申远谪之命。俾肃惩违之典。可忠州长史员外置同正员。外官勋封如故。
授李光弼太尉中书令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上公之位。宠极人臣。中书之本。政先纶綍。是知应乾成象。用分台鼎之司。为国作桢。必藉勋贤之业。所以汉庭多难。绛侯居太尉之尊。晋室未安。温峤掌中书之务。至若任兼公相。道济生灵。必俟非常之才。用膺莫大之寄。司空兼侍中幽州大都督府长史河北节度支度营田经略等使副元帅知诸道节度行营上柱国郑国公光弼。器格沈正。襟灵邃远。感风云之密契。蕴纵横之大才。成经纶之功。足以静乱。怀忠孝之道。故能匡国。自狂胡构祸。寰宇未清。义勇竭于忠心。勋庸著于王室。顷者豺狼馀孽。尚稽天讨。蚊蚋相依。仍侵河外。是用仗其深略。为我长城。有穰苴之法令。亚夫之威略。遂能挫群凶之锐。全百胜之师。为庙堂之宝臣。成军国之重任。虽吉甫作宪。道可经邦。而孙武行兵。谋能制敌。克壮大业。无愧前贤。且官惟其人。固难虚授。业以存善。抑闻旧章。况经纶之时。义参于缔搆。艰难之际。功茂于始终。不有殊奖。宁彰厥德。是以载畴嘉绩。俾允具瞻。宜进上台之秩。仍兼右弼之宠。可太尉兼中书令。
流第五琦夷州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君之使臣。期叶心以辅政。臣之事主。当尽忠以明职。苟或冒官罔上。黩利崇奸。靡惩折鼎之凶。载履覆车之辙。自贻厚责。难舍刑章。正议大夫行忠州长史员外置同正员上柱国扶风县男第五琦。素以干能。早膺任使。自艰难之际。帑藏是司。久彰岁月之劳。颇申强济之用。所以收其课绩。擢在台阶。而行阙由衷。任惟过量。务容身之计。亏许国之诚。变法多紊于常经。率情每违于直道。交惟党比。用匪忠良。颇乖秉钧之体。谅乏致君之志。顷者遂从贬削。爰示典章。是以舆议日闻。僭违益露。引承福于肘腋。殖货于中。处宋晦于膏腴。窃赀于外。怀金暗室。曾不惭于四知。纳贿私家。动有踰于万计。比令按问。咸伏其辜。且国赋邦徭。军储岁备。朕以戎车屡驾。氓俗未康。常有戒敕。令其节省。岂谓阴图聚敛。擅出科条。上延谤于公家。下益疲于人业。徇私封己。归怨称君。忝曰人臣。胡宁忍此。况又深尤隐慝。累干刑书。朕亦含垢匿瑕。为之掩恶。议以明刑。合从秋令。顾君臣之义大。庶终始而礼全。夫除恶务本。国家之彝训。申恩念旧。王者之深仁。属阳和在辰。品物咸遂。由是抑从宽典。特屈严诛。宜宽殊死之命。俾就投荒之谪。可除名长流夷州。驰驿发遣。仍差纲领送至彼所。勿许东西。于戏。朕临御以来。每更辅弼。皆宥以过失。存其禄位。今者琦之所犯。负国诚深。义不可以苟容。法不可以频贷。申兹宪令。用警庶僚。凡百卿士。宜知朕意。
授彭王仅等节度大使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古之哲王。宅中御宇。莫不内封子弟。外建藩维。故周称百代。抑闻麟趾之美。汉命六王。亦树犬牙之制。历考前载。率由旧章。朕以薄德。缵承鸿绪。属豺狼未殄。金革犹虞。赖文武荩臣。协心同德。庶克清于元祲。期永保于皇图。且授钺分符。义巳先于用武。维城作翰。道方宏于建亲。咨尔分阃之崇。成余磐石之固。彭王仅等。银潢育庆。璿萼分辉。忠孝禀于天成。文武称其备用。今三秦之地。万国来庭。诚宜列皇子以建封。崇懿藩而制胜。资其固本。委以临戎。彭王仅可充河西节度大使。兖王僩可充北庭节度大使。泾王侹可充陇右节度大使。邵王偲可改封蜀王。充邠宁鄜节度大使。祀王倕可充陕西节度大使。兴王佋可充陇右凤翔节度大使。必能辑和戎律。慎守封疆。外协樽俎之谋。中为社稷之卫。是以分麾命社。革故取新。用叶天地之符。俾膺家国之任。共蕃王室。可不慎欤。
授苗晋卿侍中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宰辅之重。陶镕所寄。用谐时望。必藉素名。是以殷登左相。伊尹成乎一德。汉命旧臣。孔光由其再起。盖以上扶皇极。下庇苍氓。永怀寅亮之美。实属股肱之任。特进守太子太傅上柱国韩国公苗晋卿。衣冠宿望。廊庙公才。体文雅之宏量。负经通之远识。累践台阁。久彰名器。自艰难之际。协赞有劳。早契风云之期。备陈康济之术。顷以疲疴。固辞枢务。重违诚恳之志。爰假优崇之秩。虽吁谟暂閒。而梦寐无忘。今戎事犹虞。蒸人未乂。汉将且闻于辞第。留侯岂遂于停飧。成余社稷之本。懿尔勋庸之望。固可勉纡新绂。载珥旧貂。宜罢辎车之礼。俾广黄阁之政。可行侍中。
授萧华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弼予之选。审象是求。天步未平。庙谟尤切。必资明表。伫以佐时。画一之才。取则不远。正议大夫前河中尹兼御史中丞充本府晋绛等州节度观察等使上柱国嗣徐国公赐紫金鱼袋萧华。公辅成名。承家继业。词标丽则。德蕴谟明。道开云物之先。节贯严凝之序。早登台阁。多识旧章。再履宫坊。尤知至行。致君望美。阅相求能。且推伊陟之贤。更启汉臣之阁。还依日月。佐理阴阳。俾参政于紫宸。用建中于皇极。可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崇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散官勋封如故。
授裴遵庆黄门侍郎同平章事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致君惟善。辅德在和。必俟三台之明。用增九鼎之重。彝伦所属。元气是调。乃眷公才。作予良弼。银青光禄大夫行尚书吏部侍郎上柱国河东县侯裴遵庆。体凝精粹。理畅黄中。学奥全经。词深大雅。行归于。节固其贞。公辅之望攸先。古人之风非远。累阶朝序。久践天台。凡所弥纶。多为故事。咸有斯在。王猷是经。庶宏翼善之功。克济艰难之运。登庸琐闼。参政两闱。宜辍山公之启。以光说命之求。可行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散官勋封如故。
授李鼎陇右节度使制 盛唐 · 肃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二
勇而有谋。是资兼领。有则益便。实仗宏才。开府仪同三司行凤翔尹兼御史大夫充本府及秦陇兴凤成等州节度观察使保定郡开国公李鼎。成用通明。智略深远。攻守之志。不惮勤劳。报效之诚。无忘夙夜。顷以岐阳近甸。王业大都。爰藉政能。委之镇缉。下车未几。克树奇功。寇盗厎宁。声谣载洽。眷兹陇外。戎马要冲。时属艰虞。尤资式遏。制胜千里。谅在伊人。必当振我师徒。展兹筹画。兼弱攻昧。在此。行焉。可持节都督鄯州诸军事鄯州刺史陇右节度营田等使。馀并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