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嗢没斯特进左金吾卫大将军员外置仍封怀化郡王842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昔秩訾献筹。
归忠于大国。
日逐避祸。
纳款于明庭。
宣帝嘉其一心。
宠以优礼。
或存故王之印绶。
或赐归德之美名。
爰举旧章。
式崇新命。
回鹘嗢没斯特勒。
倜傥慕义。
深沉有谋。
駃騠之生超千里。
鸷鹗之击厉九秋
属献款诚。
布于边将。
寻执丑虏。
不遗君亲。
戢其馁殍之徒。
曾靡秋毫之犯。
旋观所履。
大节甚明。
朕与回鹘。
代结和亲。
久敦邻好。
念其乖乱。
义在固存。
莫若抚其酋豪。
显其大顺。
使诸蕃知我招携之礼。
更逾往昔之恩。
仍加带砺之封。
俾授爪牙之寄。
服兹休宠。
可不敬哉。
嗢没斯检校工部尚书归义军使842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回鹘代雄绝漠。
名振北蕃。而乃厌金革之强。
慕朝廷之礼。愿袭冠带。
思睹汉仪。蝉蜕自致于洁清。
豹变独蔚其文彩。不有豪杰。
孰启壮图。嗢没斯禀气阴山
降精斗极。生知忠孝。
神授兵钤。自强之心。
隐如敌国。卫上之气。
森若戈矛。果能因乱布诚。
睹几立节。深叶怀柔之志。
不因告谕之词。昔者取士殊邻。
秦能致霸。得贤异壤。
晋实用材。是用优以宠光。
处之权贵。褒纳忠之显效。
归义之美名。俾建旆于新军。
示绝席于诸将。勉修臣节。
服我官常。可检校工部尚书左金吾卫大将军同正归义军使怀化郡
授历支特勒以下官制842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国家与回鹘久修邻好。
重以姻亲。
视其酋豪。
犹吾赤子。
属本蕃乖乱。
种落未安。
君长之间。
自相疑阻。
穷而归款。
得不抚宁
况尔等生戴斗之乡。
精能贯日。
负射雕之艺。
气乃凌云
忠而善谋。
勇则能断。
率其骁骑
来附北边。
愿削衽以图全。
且櫜弓而俟命。
矢其一志。
之死靡他。
既投我以诚。
则招之以礼。
昔徐卢款塞。
即受汉封。
比能入朝。
仍疏魏爵。
今则解其被毳。
荣以彯缨。
爰嘉介石之心。
式宠衔珠之命。
秺侯忠孝。
可保于克终。
安上子孙。
方期于必贵。
勉兹师律。
为我信臣
嗢没斯改姓李名思忠制842年8月16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项伯归义
奉春建策。
赐之刘氏。
列在汉宗
爰宠茂勋。
仰惟前典。
嗢没斯代雄沙漠。
勇冠天山
早称良将之材。
常佩明王之绂。
附于绝塞。
岁已再期。
秉是一心。
竟全大节。
今则解其毳服。
始列牙旗。
自我加恩。
益闻厉志。
骥登吴坂。
感顾盼而长鸣。
剑出丰城
因拂拭而增焕。
朕以北平太守李广
北狄避之。
号为飞将
顾其苗裔。
颇在龙庭。
美瓜瓞之所兴。
因而命氏。
念棣萼之方韡。
当使同荣。
夫思在无邪。
忠为令德。
嘉其立志。
用以锡名。
尔宜念之。
无替休命。
授回鹘内宰相爱耶勿归义军副使兼赐姓名制842年8月16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自古军制。
必有佐贰。
逮至汉氏。
亦循旧章。
既得将材。
俾参戎政。
实资谋策。
用正纪纲。
爱耶勿往在龙庭。
常为贵相。
乘其乖乱。
遂投迹于殊邻。
加以怀柔。
竟归心于上国。
而又推诚所奉。
果协良图。
每获异谋。
必来献款。
旋观深志。
可为竭情。
昔戎狄请盟。
良由孟乐。
呼韩率服。
始自秩訾。
言念茂功。
所宜异等。
因其请族。
锡以嘉名。
汉锡秺侯
尚采祭天之义。
魏亲程昱
用畴捧日之心。
宠以貂珰
冠于裨校。
服兹新命。
宜保厥终。
检校右散骑常侍归义军副使
赐姓李
名宏顺
何清朝左卫将军兼分领蕃浑兵马制842年9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新授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使持节都督银州诸军事银州刺史充本州押蕃落使及度支银州监牧马副使何清朝
汉用骆甲。则灌婴副于骑将
魏得关羽。则张辽挟以前驱。
故能挫强楚之锋芒。取颜良于麾盖。
尔夙负智勇。备尝艰难。
精诚发而石开。志气作而虹贯。
朕以思忠仗义倜傥。秉心坚正。
且闻誓剪雠寇。不以贼遗君父。
委之兵柄。庶展拘原。
举骇电之锋。期于尽敌。
得射雕之骑。未足称功。
宜勉一心。成予九伐。
俾参环卫。用壮军声。
检校太子宾客左卫将军侍御史散官如故。
仍领河东道蕃浑兵马赴振武界。取思忠指挥
宣懿皇太后祔太庙制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朕近因载诞之日。
展承颜之庆。太皇太后谓朕曰。
天子之孝。莫大于丕承。
人伦之义。莫重于嗣续。
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厌代已久。星霜屡迁。
祢宫旷合食之礼。惟帝深濡露之感。
宣懿皇太后长庆之际。德冠后宫。
夙表沙麓之祥。实茂河洲之范。
先朝恩礼之重。中壶莫偕。
况诞我嗣君。缵承昌运。
已协华于先帝。方延祚于后昆。
思广贻谋。庶宏博爱
爰遵旧典。以慰孝思。
当以宣懿皇太后祔太庙穆宗睿圣文惠孝皇帝之室。率是彝训。
其敬承之。朕祗奉慈旨。
载深感咽。宣示中外。
咸使闻知。主者施行。
仁圣文武章天成功大孝皇帝改名制846年3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王者照临万宇。名岂尚于难知。
敬顺五行。理宜避于胜伏。
徵诸前史。义实炳然。
昔炎汉之兴。洛旁去水。
所都名号。犹乃避之。
况我国家运昌土德。岂可以王气胜于君名。
所以宪宗继明之初。实已舍水。
必有冥数。叶于祯祥。
汉宣帝柔服北夷。宏宣祖业
功德之盛。侔于周宣
御历十年。乃从美称。
朕远惟大汉之事。近禀圣祖之谋。
爰择嘉名。式遵令典。
敬承天意。永保鸿休。
改名为炎。仍令所司择日。
分命宰臣告天地宗庙。其旧名中外奏章不得更有回避。
布告遐迩。咸使闻知。
刘稹843年5月13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定天下者。
致风俗于大同。
安生人者。
齐法度于画一。
虽晋之栾赵。
家有旧勋。
汉之韩黥。
身为佐命。
至于干纪乱律。
罔不枭夷。
禁暴除残。
古今大义。
昭义节度刘悟
顷居海岱。
尝列爪牙。
属师道阻兵。
王师问罪。
三面开网
一境离心。
乘此危机。
遂能归命。
宪宗嘉其诚款。
授以南燕
穆宗待以腹心。
委之上党
招致死士。
固护一方。
逮于末年。
已亏臣节。
刘从谏生禀戾气。
幼习乱风。
因跋扈之资。
以专封壤。
恃纪纲之律。
以袭兵符。
暂展执圭之仪。
终无上绶之请。
隙驹为喻。
魏豹始务于绝河。
井蛙自居。
孙述颇闻于恃崄。
诱受亡命。
妄作妖言。
中伺朝廷。
潜图左道。
接壤戎帅。
屡奏阴谋。
顾苕卵之可矜。
岂泉鱼之自察。
暨乎沉痼。
曾靡哀鸣。
犹驻将尽之魂。
恣行邪僻之志。
罔惑旧校。
树立狡童。
中使挟医。
莫睹其朝服。
近臣衔命。
不入于垒门。
逆节甚明。
人神共弃。
其赠官及先所授官爵。
刘稹在身官爵。
并宜削夺。
成德军节度使王元逵
魏博节度使何宏敬。
或姻连王室。
或任重藩维。
恳陈一志之诚。
愿扬九伐之命。
吴汉任职。
受诏而初无办严。
卜式朴忠。
未战而义形于色。
况成德军尝以骁骑横冲。
首破朱滔
士气方酣。
再回鲁阳之日。
鼓音不息。
三周不注之山。
魏博军亦以大旆涉河。
竟歼师道。
建十二州之旗鼓。
以列降人。
削六十年之厉阶。
尽归王化。
士贾馀勇。
军有雄心。
必能禀酂侯之指纵。
成葛亮之心伐。
咨汝二帅。
朕尤注怀。
成德军节度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驸马都尉云骑尉元逵宜守本官充北面招讨泽潞使。
馀如故。
魏博等州节度观察处置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户部尚书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上柱国何宏敬守本官充东面招讨泽潞使。
馀如故。
潞府曩者烈祖在藩。
先天启圣。
符瑞昭晰。
䌽缋焕于泗亭。
銮辂巡游。
金石刻于代邸。
实为可封之俗。
久为仁寿之乡。
艰难以来。
颇著诚节。
必非同恶。
咸许自新。
昭义军旧将士及百姓等。
如保初心。
并赦而不问。
昭义军大将等。
如能舍逆效顺。
以州郡兵众归降者。
必厚加封赏。
如能擒送刘稹者。
别受土地。
以振勋庸。
其村乡百姓。
如所在团结归顺者。
亦加爵赏。
刘悟郓州将校子孙及刘从谏近招致将士等。
喻以善道。
宜听朕言。
秉义立名。
须明大顺。
未有忠于所奉。
上悖君亲。
郤至有言。
受君之禄。
是以聚党。
有党而争命。
罪孰大焉。
田横能得士心。
人多致命。
伏于海岛。
莫敢猖狂。
汉高召之。
奔走向阙。
岂尝违拒汉使。
留止田横
唯慕殉以成仁。
不相挺而作乱。
故得其主殁延殊宠。
光显令名。
尔等既有义心。
宜思改悔。
如能感喻刘稹
束身归朝。
必当待之如初。
特与洗雪
尔等旧校。
亦并甄酬。
仍委陈夷行刘沔王茂元各务进兵。
同力攻讨。
其诸道进军。
并不得焚烧庐舍。
发掘丘墓。
擒执百姓。
以为俘囚。
麻田苗。
皆许本户为主。
罪止元恶。
安生灵。
于戏。
藩维大臣抗疏于外。
髦俊旧老昌言于朝。
戒朕以祖宗之法。
不可私一族。
刑赏之柄。
所以正万邦。
宜用甲兵。
陈于原野。
虽朕以恩不听。
偫臣以义固争。
询自佥谋。
谅非获已。
布告中外。
明体朕怀。
主者施行。
授王宰兼充河阳行营诸军攻讨使制843年9月5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淮南劲兵。
灌夫之勇。河内雄屏。
寇恂之忠。各用所长。
俾专大任。以兹制胜。
斯为良图。忠武军节度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许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王宰。
结发从军。拥旄为将。
一剑横陈。万算皆全。
阴则难窥。勇能重闭。
亚夫急缓之任。继父绛侯
祭彤禦侮之才。为吾子路。
近者狂寇凭阻。屡犯颜行。
茂元莫遑定居。骤闻三捷。
愿言奋旅。方展六奇
遽属爽。暂婴寒泄。
诚威重之可倚。顾卧护之未任。
是用改尔乘轩。总齐诸校。
隐如敌国。禦彼奔冲。
韩信建旗。出井陉之隘。
邓艾束马。越阴平之艰。
皆立奇功。称为名将。
尔宜自厉。无愧前良。
遣王会等安抚回鹘制841年12月14日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自古哲王。
抚宁荒服。忠于国者。
则有继绝之恩。顺于道者
则有固存之义。所以厚其向化。
优以报功。回鹘累代姻亲。
久修臣礼。服我声教。
保兹信诚。昔以国难。
识其忠良。严霜见其贞松。
疾风知其劲草。永言勋力。
岂忘予怀。如闻为黠戛斯所攻。
兵折众叛。畜产大耗。
国人荐饥。流离转徙。
远踰沙漠。近因太和公主遣使入朝。
已知新立可汗。寓居塞下。
告穷请命。未有所归。
每念艰危。载深悯恻。
今欲救恤穷困。抚慰疮痍。
使四方知朕不忘旧勋。保其大顺。
匈奴乖乱。呼韩款塞。
汉宣帝转粟赈救。权时施宜。
故得三代称藩。北边罢警。
前代令典。可不务乎。
宜令左金吾卫大将军御史大夫王会持节安抚大使宗正少卿御史中丞李师偃充副使
专往慰问。仍赈米粟二万石。
俾其安辑离散。渐就漠南。
再复旧疆。永言恩好。
宣示中外。宜体朕怀。
刘沔招抚回鹘使制842年9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昔东汉中夏既宁。匈奴饥馑。
臧宫请命将临塞。图刻石之功。
光武报云。柔能制刚。
弱能制强。且传闻之事。
常多失实。虽灭大寇。
不如息人。朕每览前史。
为之兴叹。又以大舜修德。
有苗归心。周穆徂征。
荒服不至。固存取乱。
在择良图。回鹘顷以本国荐饥。
种落贰。纥扢斯乘其衰乱。
遂覆危巢。既焚老上之庭。
尽剪名王之族。可汗失地远客。
来附塞垣。朕言念姻亲。
不忘勋力。谕以呼韩款塞。
汉氏旧章。戎不乱华。
国之大典。且分兵食。
救彼饥人。令归漠南。
方议赈赡。属可汗久婴沉痼。
酋长异心。虽随畜荐居。
固无定所。而控弦深入。
颇亦渝盟。边将戎臣。
屡抗其疏策。藩浑部落。
咸请其驱除。朕以王者之师。
以全取胜。匈奴见短。
嘉娄敬之善筹。马邑设权。
王恢之兵首。推诚含垢。
亦以踰时。况朔野冱寒。
有皲瘃之患。阴山径路。
多曲折之艰。宜以德绥。
岂劳兵卒。某官刘沔
久临沙漠。颇识虏情。
既启十乘之行。必致六骡之遁。
委之告谕。方俟成功。
可守本官充招抚回鹘使。如不自改悔。
终须驱逐。其诸道行营兵马使
权令指挥。主者施行。
张仲武东面招抚回鹘使制842年9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古人云。
兵者所以明德除害也。
故举得于外。
则福生于内。
朕每念戎事。
务安生灵。
既获远图。
宜恢长算。
回鹘可汗寄托塞上。
未归虏庭。
近者遣使蓟门
恳陈诚。
宋人病告于子反。
朝鲜心附于楼船。
翳我信臣
实得要领。
幽州卢龙军节度副使知节度事观察处置押奚契丹两蕃经略卢龙军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工部尚书幽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兰陵郡食邑三千户张仲武
风云感契。
凫藻协诚。
自升将坛。
首剪狂寇。
戈鋋亟闻于彗埽。
牛马殆至于谷量。
故能望影揣情。
已探致虏之术。
岂止闻风破胆
益坚慕义之心。
遽奏封章。
愿申告谕。
彼既率服。
宁忘怀柔。
况虏骑往来。
疾于风电。
沙场夐𨗿。
介以山川。
临敌应机。
固难统一。
昔卫霍之袭荤狁。
异道而行。
辛赵之击䍐羌。
两从其志。
成予庙胜之策。
在举髦杰之臣。
俾尔鹰扬
挫其狼顾。
将复蛮夷之叛。
固在七擒
勉思将帅之风。
无忘五利。
崇以夏官之秩。
委其统制之权。
当竭一心。
敬兹休命。
检校兵部尚书兼充东面招抚回鹘使。
其当道行营兵马使及奚契丹室韦等。
并自指挥
馀如故。
主者施行。
讨回鹘制843年1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夫天之所废。
难施继绝之恩。人之所弃。
当用侮亡之道。朕每思前训。
岂忘格言。回鹘比者自恃兵强。
久为桀鷔。凌虐诸部。
结怨近邻。黠戛斯潜师彗扫
穹庐瓦解。种族尽膏于原野。
区落遂至于荆榛。今可汗亡逃失国。
窃号自立。远逾沙漠。
寄命边陲。朕深念衰残。
寻加赈恤。每陈章表。
多诈谀之词。接我使臣
如全盛之日。无伤禽哀鸣之意。
有困兽犹斗之心。去岁潜入朔川。
大掠牛马。今春掩袭振武
逼近城池。可汗皆自率劲兵。
首为寇盗。不耻破败。
莫顾姻亲。河东节度使刘沔
料敌伐谋。乘机制胜。
发胡貊之骑。以为前锋。
搴翎侯之旗。弋彼在穴。
短兵鏖于帐下。元恶轶于彀中。
况乘匪六骡。众才一旅。
储粮已竭。计日可擒。
太和公主居处不同。情义久绝。
怀土多畏。亟闻黄鹄之歌。
失位自伤。宁免绿衣之叹。
念其羁苦。常轸朕心。
今者脱于豺狼。再见宫阙。
上以摅宗庙之宿愤。次以慰太皇太后之深慈。
永言归宁。良用欣感。
其回鹘既已破灭。义在剪除
宜令诸道兵马使并同进讨。河东立功将士以下。
优厚赏给。续次条疏处分。
应在京外宅及东都修功德回鹘。并勒冠带。
各配诸道收管。其回鹘及摩尼等庄宅钱物等。
并委功德使御史台京兆府各差精强干事官点检收录。不得容诸色职掌人及坊市富人辄有影占。
如有犯者。并当极法。
钱物纳官。摩尼等僧委中书门下即时条疏闻奏。
于戏。昔汉宣帝匈奴乖乱。
推亡固存。呼韩单于国归命。
入朝保塞。汉后所以有拥护之恩。
郅支单于背叛礼义。伤毁威重。
汉史所以明可诛之罪。二虏祸福。
皆自取焉。四夷百蛮。
宜以为鉴。布告中外。
深体朕怀。主者施行。
王元逵平章事843年7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古之命帅。
必重其名。假三事之崇。
允万夫之望。故韩信丞相击魏。
樊哙相国伐燕。克成茂功
赏抑有典。成德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兼充北面行营招讨泽潞等使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镇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驸马都尉云骑尉王元帅逵。
生禀忠厚。天资信诚。
奇正得于心机。严庄表于师律。
去病之略。无假孙吴
翁归之才。实备文武。
属狡童逆命。自固穴巢
果能扬义声以载驰。繇直道而先奋。
锋逾骇电。势盛疾雷。
宣士卒上据层峦。削成垣垒。
下临平壤。尽见秋毫。
始擒伏莽之戎。遽拔升天之险。
寻又陈兵原野。渐洗尧山
摧困兽之斗心。挫螳螂之怒臂。
弃甲者万计。折首者千人。
先献戎俘。益彰臣节。
彼则望王师之陈。草木为兵。
闻吾帅之风。比德。
顾其残孽。岂获稽诛。
夫赏不逾时。速人为善。
虽卨敷五教。已列三公
而禹分兵麾。宜佩相印。
是用命尔升于鼎司。于戏。
吴起有大功者三。不为魏相
窦婴破藩国者七。未践汉台。
岂非名器之重。曷尝虚受。
尔其奋扬威武。歼厥渠魁。
当感激而成功。勿迁延而玩寇。
服兹休命。可不戒哉。
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镇州大都督府长史。依前充成德军节度使镇冀深赵等州观察处置兼充北面招讨泽潞等使。
散官马勋如故。主者施行。
石雄晋绛行营节度使843年9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门下。
兵家之策。
戒在势分。
故楚为三军。
破于英布
光武料敌。
刘尚之别营。
葛亮出师。
魏延之异道。
专其大任。
方见成功。
断自朕心。
授之戎律。
天德军丰州四城都防禦本管押蕃落等使兼充晋绛行营诸军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左散骑常侍丰州刺史御史大夫上柱国石雄
倜傥仗义。
沉密有谋。
近者被羽先登。
搴旗深入。
剪彼荤允。
碎其穹庐。
勇乃冠军
威能振敌。
壶关逆命。
羽檄交驰。
命征虏奉公之心。
成皋过险之将。
嘉其壮节。
召自极边。
既而亚夫会兵。
驰六乘之传。
庶乎马武力战。
为众军之锋。
朕以彦佐早升大将之坛。
久服上公之衮。
资其硕望
任以指踪。
邓禹之镇关河。
功虽未遂。
羊祜之守吴会
身不自行。
罢戎役以会朝。
待寇宁而抚俗。
亲授方略
慰彼蒸黎。
爰擢奇才。
付予重事
尔其再申兵法。
奋起士心。
去病无以家为。
勿邀天幸。
臧宫保于常胜。
实在贵谋。
敬听朕言。
副兹宠寄。
可守本官兼充晋绛行营诸军节度使
馀并如故。
主者施行。
裴度太师841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尧之旧臣。
伯益显庸于舜禹。
周之元老。
召公流美于
永惟其人。
是属良相。
裴度始以谋策除害。
烈祖之中兴。
终以忠贞立朝。
毗累圣之鸿业。
经纬之志。
华皓不衰。
功勋烂然。
图史煇焯
奸邪所忌。
臲卼于时。
暨氛雾既开。
鱼水将叶。
条风孰见其喜愠。
零雨皆美其来归。
未践明庭。
遽婴沉痼。
威凤莫翔于旧沼。
虚舟常往于夜川。
殂谢之初。
朋党异议。
赠典不称。
人情郁然。
属告类上元
涣流大号。
载怀先正。
宜有褒崇。
宠既极于维师
恩有加于在昔。
岂必望酂侯之垄。
方念茂功。
过梁道之祠。
乃思遗美。
以兹为劝。
可不务乎。
陈夷行司徒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敕。昔柳庄云亡。
辍宗庙之祭。公叔既殁。
贞惠之名。前代所以追往悼怀。
饰终加礼。永言髦杰
宜峻旧章。故河中节度晋绛磁隰等州观察处置等使检校司徒河中尹御史大夫陈夷行
身为儒宗。位致宰相
言必体要。行归于周。
壶遂之深忠。持颜子之极乐。
信能感物。桃李所以不言
思在无邪。藜藿由其不采。
朕缵成鸿业。再授钧衡
陈偫立朝。道无适莫。
葛亮称物。心匪重轻。
虽壮趾为灾。躧步为蹇。
朕之毗倚。方固初终。
任以建牙。暂去岩廊之上。
射不穿札。遂居将帅之间。
方期永年。为我良翰。
遽闻沦谢。痛悼于心。
是用禭以衮章。载之册。
言念旧德。尚怀黄发之谋。
缅想贞风。爰举素丝之节。
以兹缛礼。用慰幽魂。
王茂元司徒843年9月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许穆公身殁于师。
赠以侯服。
王事加等。
春秋所书。
言念劳臣。
终于尽瘁。
举兹盛典。
用峻彝章。
王茂元幼则服儒。
长能习吏。
晚为边将。
颇振军声。
近者元戎启行。
大旆临境。
誓陟羊肠之险。
宁辞马革之劳。
来必挫锋。
去者夺魄
挑战孤垒。
自揭高旌。
坐观火之蓬。
方解迎刃之
必当樽俎制胜。
枕席还师。
势如风霆。
功在刻漏。
遽婴沉痼。
莫展良图。
伏波之壮志不衰。
吕蒙疗护无及。
日未回于三舍。
星已旋于再周。
列诸葛之鼓旗。
徐驱而返。
祭遵之车骑。
悼往则深。
亦既闻其绥复。
是宜加于衮敛。
勉尔偫帅。
知予报功。
右卫将军李安静845年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八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
班固有言。
何武王嘉
区区以一篑障江河。
用殁其身。
朕常以作一代之典。
非所以垂法劝后也。
若观时以避祸。
量力以图全。
则三纲之道。
几于绝矣。
右卫将军李安静
其祖太子少师纲。
謇谔大节。
炳于青史。
安静聿修厥德。
不陨令名。
往者产禄擅朝。
充躬交乱。
每念王室。
殆于阽危。
不惮芳兰之焚。
竟全孤竹之志。
广称遗老。
抗感愤之词。
荀不食言。
由忠贞之故。
永怀臣节。
远迈前良。
近者深戒有司。
下令遴拣。
惟尔苗裔。
靡有孑遗。
庭坚不祀。
臧文所叹。
仲宣无后。
魏祖兴嗟。
荣以先王之臣。
褒以扬名之典。
懋兹休宠。
用慰冥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