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敬宗搜访道士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臣闻道之高者。莫若广成元元。人之圣者。莫若轩黄孔子。昔轩黄问广成子理身之要。何以长久。广成子云。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神将自清。无劳子形。无摇子精。乃可长生。慎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吾形未尝衰。又云。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元元语孔子云。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告子者是已。故轩皇发谓天之叹。孔子兴犹龙之感。前圣之道。不其至乎。伏惟文武大圣广孝皇帝陛下稽元祖之训。修轩皇之术。凝神閒馆。物色异人。将以觌冰雪之姿。屈顺风之请。恭惟圣感。必降真仙。若使广成元元。混迹而至。语陛下之道。授陛下之言。以臣度思。无出于此。臣所虑赴召者。必怪迂之士。苟合之徒。使物淖冰。以为小术。衒耀邪僻。蔽欺聪明。如文成五利。无一可验。臣所以三年之内。四奉诏书。未尝以一人塞诏。实有所惧。臣又闻前代帝王。虽好方士。未有服其药者。故汉书称黄金可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又高宗朝刘道合。元宗朝孙甄生。皆成黄金。二祖俱不敢服。盖以宗庙社稷之重。不可轻易。此事炳然。具载国史。以臣微见。倘陛下睿虑精求。必致真隐。惟问保和之术。不求药饵之功。纵使必成黄金。止可充于玩好。则九庙灵鉴。必当慰悦。寰海兆庶。谁不欢心。臣思罄愚衷。以裨元化。辄陈恳款。伏积兢惶。
停进士宴会题名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奉宣旨。不欲今及第进士呼有司为座主。趋附其门。兼题名局席等。条疏进来者。伏以国家设文学之科。求贞正之士。所宜行敦风俗。义本君亲。然后升于朝廷。必为国器。岂可怀赏拔之私惠。忘教化之根源。自谓门生。遂成胶固。所以时风寖薄。臣节何施。树党背公。靡不由此。臣等商量。今日已后。进士及第。任一度参见有司。向后不得聚集参谒。及于有司宅置宴。其曲江大会朝官。及题名局席。并望勒停。缘初获美名。实皆少隽。既遇春节。难阻良游。三五人自为宴乐。并无所禁。唯不得聚集同年进士。广为宴会。仍委御史台察访闻奏。谨具如前。
论丧葬踰制疏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江苏省镇江市
应百姓厚葬。及于道途盛陈祭奠。兼设音乐等。闾里编氓。罕知教义。生无孝养可纪。没以厚葬相矜。器仗僭差。祭奠奢靡。仍以音乐。荣其送终。或结社相资。或息利自办。生产储蓄。为之皆空。习以为常。不敢自废。人户贫破。抑此之由。今百姓等丧葬祭奠。并请不许以金银锦绣为饰。其陈设乐音者。及葬物稍涉僭越者。并勒毁除。结社之类。任充死亡丧服粮食等用使。如有人犯者。并准法律科罪。其官吏已上不能纠察。请加惩责。仍请委出使郎官御史察访。台司伏请令文及故实不载者令更条检校官。令文不载令请检校官一品二品请同五品。五品已下并请同九品。如有曾任正官。依本官品第仪则。其准敕试官亦仝九品仪。如升朝官者。请据本官品第升降□例。凡丧皆有品第。恐或无知之人。妄称官秩。自今以后。除升朝官见任官亡殁外。馀官去事前五日。须除将告语或敕牒于本巡使呈过。判押文状。行人方可供应。佐命殊功。当朝立功。名传遐迩。特敕优旨。准会典例。本品数十分加三分。不得别为华饰。右具本朝旧本例如前。今后令两巡使祗据官秩品级与判状。其馀一物已上。不得增加。兼勒驱使官与金吾司并门司同力辖钤。如有大段踰越。即请据罪科断行人。兼不得追领。丧葬之家。别有勘责。奉敕。如过制度。不许尺寸事数。其假赁行人徒二年。丧葬之家。即不问罪。仍付所司。
论公主上表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伏见公主上表称妾李者。伏以臣妾之义。取其贱称。家人之称。即宜区别。因循旧章。恐未为得。臣等商量。今日以后。公主上表。从大长公主以下。并望令称某邑公主第几女上表。仍不令称妾。所冀臣子之道。因此正名。郡主县主。亦望准此。未审可否。
李思忠请进军于保太栅屯集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右。伏以今年八月制置。待诸道进军。移营逼可汗衙帐。即李思忠领衍蕃骑深入。覆其巢穴。续缘刘沔张仲武确称。冬寒进军未得。请待正初。今已及期。望诏刘沔张仲武一时进军。以壮思忠兵马。恐不□令往中受降城。令在保太栅屯集。稍为稳便。望付翰林赐思忠遂奉诏处分。其刘沔张仲武诏意。谨同封进。
论译语人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右。缘石佛庆等皆是回鹘种类。必与本国有情。纥扢斯专使到京后。恐语有不便于回鹘者。不为翻译。兼潜将言语辄报在京回鹘。望赐刘沔忠顺诏。各择解译蕃语人不是与回鹘亲族者。令乘递赴京。冀得互相参验。免有欺蔽。未审可否。
请更发兵山外邀截回鹘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回鹘既已讨除。须令殄灭。今可汗穷蹙。正可枭擒。万一透入黑车子部落。必恐延引岁月。劳师费财。望速诏忠顺。令进军于山外黑车子去路邀截。恐振武军马数少。其李思忠下沙陀五百骑。易定军马一千骑。便令何清朝押领同去。如至阴山。北蕃知回鹘犹在旧处。便令从北进军取背。则前后受敌。必无所逃。未审可否。
殄灭回鹘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商量。回鹘衰残。取之在速。一切须令三月已前事了。陛下若欲早见功效。须激劝人心。自古用兵。皆悬赏格。以此誓众。人必轻生。今因景度等往幽州太原振武。望三道各赐敕书。如兵马使已下大将取得可汗。便授金吾小将军及大郡刺史。赏钱一万贯。如取得宰相。便授兼御史大夫。赏钱五千贯。若是小将军长行取得。白身授兼御史中丞。赏并准此。今可汗与宰相只有四人。直依此酬赏。只用二万五千贯文。比一月供军所费五分之一。如此即得义知劝。黠虏无逃。伏望出自宸衷。早赐明敕处分。未审可否。
讨袭回鹘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等伏见李靖再破颉利可汗。方始擒得。望付翰林录李靖传。诏示刘沔。晓谕云。比者未取却公主。与回鹘接战。朝廷力稍不及。舍之即易。今既取却公主。又与回鹘接战。即须剪除令尽。不得遗生后患。兼令拣退浑沙陀共三千骑。枞枞排比。兼晒取三千人十日乾粮及乾蒸饼。闻塞上五百钱买得一头牛。亦令约人数晒取牛肉乾脯。且如此排比。待景度幽州使回。令刘沔专差信实军将至景度数探问事情。如仲武便肯出兵讨袭。即须且让仲武。不得争功。如仲武不□词言悠慢。未有去思。即须及塞草未青。虏马羸弱。便令蕃军掩袭。必见成功。其李靖传事谨奏上。伏希圣明采纳。
论昭义三军请刘稹勾当军务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伏以元和中李师道自擅一方。久为桀逆。及王师压境。天网四陈。刘悟颇识转祸之机。乃有纳忠之效。朝廷奖其归命。宠遇优渥。待以信臣。委之雄镇。从谏因父殁。自总兵权。属宝历中政务因循。事归苟且。与其符节。以紊国章。然犹恭守诏条。咨诹善道。亦修觐礼。一至阙庭。骤陟台阶。实非公议。爰自近岁。颇聚甲兵。招致亡命之徒。遂成逋逃之薮。怵于邪说。自谓雄豪。及寝疾弥留。罔思臣节。又令纪纲旧校。诱动军情。树置騃童。再图兵柄。陛下以泽潞元宗历试旧地。有上党古□风俗和平。人心忠义。艰难以后。多用儒臣。又以刘悟功著先朝。欲全其宗族。特令供奉官薛士干宣谕。示以圣情。而将校继有表章。未从明命。臣等伏思刘悟以师道之逆。亲自枭夷。诚合示一军大顺之源。置子孙于无过之地。而乃继师道覆车之轨。袭怙乱之风。此而可容。孰不可忍。固须广询廷议。以尽偫情。臣等商量。望令两省御史台并文官四品以上武官三品以上。于尚书省集议奏。未审可否。
李彦佐翼城驻军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彦佐即至翼城。计贼中军人百姓必有归降来者。彦佐务推恩信。必尽绥怀。臣等深虑贼中潜奸人诈为降附。人数渐广。必有异谋。臣等商量。望付翰林诏示彦佐。如有百姓归降。量事优恤。各令复业。如军归降者。亦须各有优赏。便令将朝廷意旨。转相招诱。逐旋疏理处置。不得留在翼城。如军人已归降者。不许却入贼中。即望于界上别立一营令屯集。委彦佐拣干事军将别将三五百人主领。仍不与器械。并不得令在晋绛界内屯集。未审可否。
请赐泽潞四面节度使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臣伏见后汉秦丰叛。光武令朱祐尽力攻之。至穷困。丰乃将其母子九人降祐。光武不舍其罪。至洛阳斩之。大司马吴汉劾奏祐违诏受降。失将帅之任。伏以兵未交锋。便能归顺。须存大信。犹可曲全。今刘稹告谕不悛。加兵自备。逆命之罪。天地不容。若至穷蹙归降。并不得受。臣等谨录汉朝故事如前。望付翰林录示元逵彦佐刘沔茂元宏敬及义逸行周等。诏令准此处分。未审可否。
幽州镇魏使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秋气已至。将议进兵。幽州须早取可汗。镇魏须速平刘稹。各要遣使谕旨。兼潜探三镇军情。今日延英面奉圣旨。欲令张贾充使。臣等续商量。张贾干济有才。甚谙军中事体。然性稍负气。不安恬恐。不如且辍李回充使。如以纲台不可暂阙。即兵部侍郎郑涯。久充戎镇判官。性甚精敏。虽无词辨。言亦分明。官重事闲。最相宜称。
请赐刘沔诏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访闻刘沔颇练兵机。惟临机决策。不免迟疑。兵书云。用兵只闻拙速。不闻巧迟。深恐过为慎重。渐失事机。望赐刘沔诏。比缘回鹘未为扰侵。且务绥怀。今既杀戮边人。驱劫牛马。频已有诏。速令驱除。自度便宜。临机应变。不得过怀疑虑。皆待指挥。朝廷既假以使名。令为诸将节制。边境之事。皆以责成。向后或要移营进军。一切自取机便。不必皆候进止。未审可否。
请赐回鹘嗢没斯等物诏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比者只待张贾使回。今到已数日。须早发遣。缘回鹘已入边界。未测多少。天德兵力寡少。须务怀柔。伏以自古禦戎。只有二道。一是厚加抚慰。二是以力驱除。此事利害较然。前古皆有明效。汉宣帝厚抚呼韩。代享其利。边境六十年无事。汉武力制匈奴。海内疲弊。生人减半。今嗢没斯若不稍加恩意。令尽欢心。须至以力驱除。必恐永为边患。假使其众残破。摧伏不难。亦须先加以恩。不令疑贰。古人云。将欲取之。必固与之。正谓此也。臣等商量。纵不与粮食接借。其赐物不可太薄。若止于只赐特勒宰相。实恐发遣未得。须是稍令优厚。于朝廷若无费损。可以保全。朝野偫情。皆望如此。伏希圣慈。特赐察纳。
请赐宏敬诏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令王宰自领陈许兵。直抵邢州。要诏示元逵宏敬。谕以河阳太原。皆隔山险。进军未得。缘卿等已东面进军。贼中慑惧。近日频入晋绛。焚烧村舍。地迩关辅。深要防虞。恐昭义知西道进军稍难。偷安旬月。今充王宰自领全师。直抵磁州。以分贼势。望令付翰林约此意撰诏。未审可否。
论彦佐刘沔下诸道各军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访闻诸道各军。皆自有都头。常相顾望。不肯效命。请依河朔军法。委彦佐刘沔每三二千人分为一团。如有应急使用处。便点一团令去。一切成败。责成都头。如此则人必齐心。将皆惧法。临机赴敌。不敢因循。如蒙允许。望付翰林各赐诏处分。未审可否。
论陈许兵马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魏博讨贼迁延。颇招物议。昨令陈许兵马。直抵磁州。此是制敌深谋。攻心上策。徐乃文到京之后。方知陈许发兵。便云宏敬全军自取磁州。则是畏惧陈许。须待宏敬出军表到。方得委知。若便遣王宰罢行。亦是姑息太过。只缘河阳山险。攻守艰难。王宰顿军。虚费馈运。望密诏示王宰。但令从容排比。未要速便道途。贼中闻此军声。必合破胆。魏博若全师自出。续止陈许不迟。如蒙允许。望付翰林约此赐诏处分。未审可否。
论河阳事宜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右。缘河阳奏事官高从真到。称十八日陈后遍山遍谷。尽是贼军。茂元兵力寡少。颇似危急。若贼势更甚。便要退守怀州。非惟损挫威声。必恐惊动东洛。皆由魏博未有陈战。陈彦佐又隔深山。所以并力南攻。不得不虑。自元和以来。贼中用众。皆取军寡弱处。即并兵用力。一处不敌后。即移向他处。计王宰排比。已有次第。倘遣全军便发。救援河阳。不止捍蔽洛京。足以临制魏博。如恐全军费损馈运。计王宰必见先锋。望今日降中使赐诏。令宜发先锋五千人。便赴河阳。所冀免落奸计。事机至切。不可更迟。如蒙允许。望赐茂元王宰行敏诏处分。
第二状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一
右。访闻河阳兵力已竭。弓矢皆尽。地迩东洛。实系安危。内外人情。无不忧恐。切望诏王宰。发先锋五千人后。须自领全军继进。仍望今日内发使赐诏处分。河阳所贮诸道进助军器械。并望且搬赐茂元。犹恐器械数少。兼望内赐甲一千副。弓三千张。并弦箭三万只。陌刀二千口。兼闻河阳军用罄竭。赏给不充。自出军以来。并未有恩赐。望赐绢三万匹。且以河阳见在物委度支差脚速搬送。未审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