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李愚五代 ? — 935
末帝即位册书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维应顺元年岁次甲午四月庚午朔六日乙亥。文武百寮特进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太微宫使宏文馆大学士上柱国始平郡食邑二千五百户臣冯道等九千五百九十三人上言。
帝皇兴运。天地同符。
河出图而洛出书。云从龙而风从虎。
莫不恢张八表。覆育兆民。
立大定之基。保无疆之祚。
人谣再洽。天命显归。
须登宸极之尊。以奉祖宗之祀。
伏惟皇帝陛下天资神智。神助机权。
庄宗于多难之时。从先帝于四征之际。
凡当决胜。无不成功。
洎正皇纲。每严师律。
为国家之志大。守臣子之道全
泣遗弓。常悲易月。
欲期同轨。亲赴因山。
而自鄂王承祧。奸臣擅命。
致神祇之乏飨。激朝野以归心。
使屈者伸。令否者泰。
人情大顺。天象至明。
东井以呈祥。拱北辰而应运。
由是文武百辟。岳牧偫贤。
至于比屋之伦。尽祝当阳之位。
今则承太后慈旨。守先朝远图。
抚四海九州。享千龄万祀。
臣等不胜大愿。谨上宝册。
太后令。奉皇帝践祚。
臣等诚庆诚忭。谨言。
请以降诞日为千春节奏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臣览国史。开元十七年
宰臣张说源乾曜奏。改朔体元。
固圣主之能事。良辰嘉会
亦俗化之大端。盖周人有合宴之仪。
汉代有赐酺之律。所以歌咏皇德。
启迪人情。至若泛菊高堂。
遂号重阳之节。流杯曲水。
永为上己之游。在昔偶行。
于今不改。岂足比君临四海。
运应千年。画璿图而敬授民时。
秉玉烛而节宣和气。身为律度。
德合乾坤。仰为枢电之祥。
最是寰区之乐。愿从人欲。
特创节名。封函寻示于允俞。
自此永编于令式。旧章斯在。
列圣尝行。将有拟伦。
预惭肤浅。伏惟皇帝陛下动遵典法。
克叶祖宗。方今玉镜高悬。
璿枢广运。告成功于朝社。
正大礼于宫闱。是以舞干率服于三苗。
班瑞雍熙于万国。臣等以献岁元正之月。
是猗兰降圣之辰。梅花映雪于上林。
椒酒迎春于秘殿。江边野老。
愿銮辂之时巡。陌上游童
醉尧樽而献祝。请于是月。
特举节名。副与人共乐之言。
致率土交欢之义。臣等谨按元宗皇帝八月五日载诞。
张说等请以其日为千秋节。臣等不揆庸暗。
辄体宪章。请以来年正月降圣日为千春节。
韩建讨贼书 五代 · 李愚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四十八
仆关东一布衣耳。
幸读书为文。
每见父子君臣之际。
有伤教害义。
恨不得肆之市朝。
明公居近关重镇。
君父幽辱月馀。
坐视凶逆。
而忘勤王之举。
仆所未谕也。
仆窃计中朝辅弼。
虽有志而无权。
外镇诸侯。
虽有权而无志。
明公忠义。
社稷是依。
往年车辂播迁。
号泣奉迎。
累岁供馈。
再复庙朝。
义感人心。
至今歌咏。
此时事势。
尤异前日。
明公地处要冲。
位兼将相
宫闱变故。
己涉旬时。
若不号令率先。
以图反正。
迟疑未决。
一朝山东侯伯。
唱义连衡。
鼓行而西。
明公求欲自安。
其可得乎。
此必然之势也。
不如驰檄四方。
谕以逆顺。
军声一振。
则元凶破胆。
旬浃之间。
二竖之首。
传于天下。
计无便于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