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卢子骏
彭城公写经画西方像记 唐 · 卢子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滁州长史卢子骏
太和六年十一月十七日
南谯钟离
太守彭城刘公。
公以鲰生文苑之旧。
常无疵瑕。
欢好同昔年。
宴游无虚日。
因及开元佛寺
指大乘经藏曰。
我召佣书人书写也。
西墉有西方像焉。
我俾画工图形也。
凿户牖以为庙。
我命梓人庀事也。
厥功暨秋七月而毕。
先时公由廷尉评佐画中书令田公于镇州
田令公将朝天子。
藉公上请。
事未讫而田令公遇害。
从事者皆死白刃。
毒流于妻孥。
乱兵相约曰。
评事国士也。
议帅前未尝不忠。
遇吾侪未尝不信。
安可负评事耶。
评事家者众诛之。
由是良贱都无横祸。
未几。
天子震怒。
命将讨贼。
镇州阻绝。
公莫得知其家。
公曰。
吾孀姊依我。
少妻从我。
姊之子吾之子。
皆齿稚。
得脱虎口者。
非大圣相祐。
其可保全乎哉。
遂血泪横下。
归诚虔祷曰。
吾姊吾妻吾甥吾儿。
无恙而出寇境者。
则丹青极乐世界一铺。
写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千卷以酬焉。
不则吾终身不禄仕也。
明年
公之长幼高下。
咸自贼中至。
君子曰。
刘公起诸生
擅名文场。
为圣朝博士
损益礼乐。
簪白笔瞻我衣冠者不犯。
粉署大弥纶之功。
濠梁著来苏之谣。
履道坦夷。
济物平施。
加以为弟之悌。
为夫之义。
为舅之惠。
为父之慈。
其在诗曰。
允矣君子。
展也大成。
公宜延洪我国家。
康济乎兆庶。
有皇天之福祐。
灵祇之相助。
化危为安。
弥祸为福。
信修身饬行之报矣。
非祈佛之效也。
且徵之乱日。
公之同僚。
无一免者。
而公不在乱邦。
祈佛之辰。
公之同僚党属尽夷灭。
而公之家恬然无事。
可以明矣。
于公狱吏耳。
守法能平。
尚庆流后嗣。
矧公之于家也。
友爱如此。
于国也。
贤明如是。
镇之狂寇。
其于公何。
而今公捐清俸。
鸠众工。
毫相严备。
心法阐扬。
缄之以宝龛。
邃之以绀殿。
皇皇焉。
言言焉。
斯亦公不欺夙诚而欲复言也。
子骏辱公之游。
于兹二纪。
熟公之懿范。
仰公之嘉猷。
因喜幽显有答。
故刊石以祇命云。
太和六年十二月五日
濠城刺史彭城刘茂复建。
濠州刺史刘公善政述 唐 · 卢子骏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四十六
客有自濠梁来者。
余讯之曰。
濠梁之政何如。
客曰。
刺史彭城刘公。
始受命至徐方
廉使约曰。
诏条节度团练兵镇巡内州者。
悉以隶州。
濠州未如诏条。
请如诏条。
廉使多称军须卒迫。
徵科若干。
不如期以军法从事。
皆两税敕额外也。
自今请非诏敕不徵。
廉使曰诺。
濠州每年率供武宁军将士粮一十万石。
斗取耗一升送廉使
州自取一升给他费。
吏因缘而更盗。
则三倍矣。
自今请准仓部式外不入。
廉使曰诺。
刘公至止。
坚守不渝。
由是州无他门。
赋无横敛。
人一知教。
熙熙然如登春台矣。
濠在战国时为楚地。
天文记今在牛斗分野。
楚俗好巫而信鬼。
死者其亲戚不敢穿斸事葬。
相传送小屋。
号曰殡宫焉
虽在城郭而为之。
有土牛隳蠹棺榇巍然者。
有棺榇分圻骸骨纵横者。
不独庶人。
而士大夫之家有焉。
刘公恻然曰。
非礼也。
吾忍不导之邪。
下令曰。
某月有限。
限毕。
其家不阙地葬者。
笞二十。
鳏寡茕独力不任者。
绝嗣无主傍无近亲者。
刺史以俸钱为营之。
讫事。
人无犯令。
野无殡宫焉。
卢子曰。
异乎哉。
刘公今日能以礼导邦人。
且夫葬者藏也。
欲人之不得见也。
柰何夙昔濠之人不藏其父子昆弟耶。
又曰。
生事之以礼。
死葬之以礼。
柰何夙昔濠之人不以礼葬其父子昆弟耶。
又曰。
延陵季子葬其子。
仲尼观之曰。
其坎深不至于泉。
其敛以时服。
柰何夙昔濠之人丧其父子昆弟不葬之于土中耶。
又曰。
魂气归于天。
形魄归于地。
柰何夙昔濠之人不归其父子昆弟之形于地邪。
刺史彭城刘公。
教生者以礼。
示之日月。
信也。
恤死者以仁。
除其暴露。
义也。
合此而智以成之。
难乎哉。
余耳得客之言。
不浃旬。
适至濠上。
目睹其事。
秉笔者不载。
余惧夫识者讥焉。
刘公治郡。
嘉绩长美。
详举则繁也。
亦取大遗小之义耳。
其书以备太史氏采录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