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贾登
上阳宫 唐 · 贾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
天子卜惟洛食。受于河图
开上阳之别馆。取大壮之规模。
尔其则以三象。当乎四术。
沓云构而承天。擎露盘而洗日。
俯驰道而将半。临御沟而对出。
疑海上之仙家。似河边之织室
昔者向明南面。十月游巡。
既其避暑。亦以迎春
镂章霞布。环卫星陈。
集诸侯则朝乎万国。张广乐则和乎千人。
得横汾于即事。将燕镐而为邻。
既而大驾斯去。华宫不御。
闭玉户而藏春。掩金台而罢曙。
见芳草之空积。看桂花之独著。
人多望幸之诚。地惜离宫之处。
别有洛阳下客。东鲁馀风。
辞官北部。对问南宫。
赋甘泉于此日。希客荐于扬雄
奉和圣制喜雨赋 唐 · 贾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
圣人在位。
体天法地。
示人以五行。
应天以五事。
修其貌也时雨若。
正其言也时旸至。
彼气象之或乖。
将反身而可致。
皇哉我君。
元德敷闻。
御极而三才交正。
乘时而四序平分。
十有六年。
以至今载。
旬有一雨。
不愆乎晦。
所谓元化之功。
行于太平之代。
粤在春馀。
而乘夏初
土官以位。
或火正其居。
土胜于水。
午冲于子。
阳景且曜。
阴风莫起。
当天数之适然。
非岁行之常纪。
惟帝念兹。
闻诸有司。
莫献舞雩之请。
或陈斋社之期。
省而不录。
云夺农时。
直以万乘之贵。
躬亲三日之祠。
王言既出。
圣心惟一。
天昭厥诚。
神降之吉。
霈然为雨。
不俟终日。
明明圣后。
知微知彰。
迪彼炎暑。
化为清凉。
恐二气之相迫。
于兆人而不臧。
以身作戒。
因物考祥。
当是时也。
收其威而雷不敢作。
隐其耀而电不能烁。
昭其令而风不愦愤。
布其和而气不交错。
徒以元默为贞。
清明惟神。
简服用。
兴德仁。
如此者上独感其云行。
下独成其雨施。
六合虽广。
一朝毕被。
其始至也。
希微
雾杂烟霏。
其少进也。
湛覃凌厉。
泉飞飙逝。
惊碎滴于瑶池。
喷悬流于锦砌。
传声竹树之末。
濯色菱荷之际。
乘日月而此多。
仰年丰而可计。
帝乃罢薰风之弦。
奏其雨之篇。
归功于大造。
致美于皇天。
词因喜降。
义以情传。
是礼也。
且高于商武。
斯文也。
掩于周宣
非圣德之兼济。
何以臻于此焉。
巍乎圣主。
谦以自辅。
虑其率土。
犹称疾苦。
申命文武。
更求多祜。
又吹之以轩后大风。
又沐之以殷宗霖雨。
润再洽兮恩重溥。
自朝廷兮至草莽。
铄皇篇兮熙帝谱。
于胥德兮振万古。
对凶荒判豫州昔岁人羹芋魁所由徵租百姓不伏) 唐 · 贾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
则以三壤。均乎九赋。
或愆岁计之期。必降时宜之典。
荆河惟豫。芋区在蜀。
往有菜蔬之色。获充藜藿之资。
采葑以菲。且存下体。
非智。斯无卫足。
既而吏作轻税。人因薄言。
虽称汉代有文。颇异尧年作法。
且所缘岁损。合豫申陈。
六条初不上言。百姓无从下免。
任从收税。岂谓合宜。
对太室择嗣判(甲于太室而择嗣先幼者或非之称神所命) 唐 · 贾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
立嫡以长。不惟其贤。
或有时而舍兄。则因次而谋弟。
惟甲克绍先烈。启迪后生。
高阳之才。聚太邱之德。
聿求门子。听是庙谋。
螽斯其绳。虽有众多之义。
雁行以列。然乖长幼之序。
义则非据。人斯见尤。
必欲搆之以神。何如节之以礼。
况楚君遗法。殷家旧制。
人实不等。代亦颇殊。
纵为疑义。益彰违越。
罪之僭失。在甲宜以准科。
惩之后先。其男请从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