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令狐相如北宋
吴公读书庵记 北宋 · 令狐相如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五五、《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四八六
南梁嵩高之麓,接颍水之源,西距洛师,近踰百里。
而颍汝为郡,山川清远,土壤膏腴,得天地中和之气为多,故古今人物知名于时者,前后间出。
崧高》之诗曰:「维岳降神及申」。
汉史亦曰:「汝颍多奇士」。
信乎其言之可考也。
通奉大夫吴公,自幼孤立,介特不群,家之有无,一切置而不问。
尚厌城市諠哗之烦,不能一意于学,即风穴山白云寺之后,凿石为庵以居。
屏绝人事,沉酣六经、诸子百氏之书。
以日继夕,孜孜不倦。
庵室隘陋,仅能容膝,日惟反关,若逃空谷。
僧徒虽久处于寺者,或不获识公之面。
既阅岁年,艺业精贯,隐然名世之大儒也。
一出应试,即登上第。
初,皇祐中国家大兴太学,得吴兴胡瑗先生传授经术,学徒云集,至三千人。
名公巨卿多出其席下。
胡公既没,训讲之职久难其人。
朝论以公文学行谊,雅重缙绅,乃诏直讲太学,士林压服,而从学者不减前日。
朝廷知其才之大,无施不宜,于是内试以省府繁剧之职,外委监司郡守之寄。
首尾踰三十年,勤劳王事,未尝一日休于家。
最后移镇荆南,方欲谢政归老乡里,第寻旧隐,以遂林泉之乐。
志未克伸,而公遽已薨谢矣。
公,汝颍士也。
夙负经济之才,徊翔中外,终不果位廊庙,福寰海宇,以纾申甫之业。
惟盛德阴功之施于斯民也,既深且厚,则其后冠冕蝉联之盛,岂无自而然耶?
子寿宁,孙长吉,幼传诗礼,能世其家。
继膺睿智,并直中秘
兹实宦路之至荣,有光祖考之令德,一门之盛,殆难拟伦。
熙宁中,公尝总漕畿右。
至政和间长吉亦以八使持节本道。
光华之遗,祖孙相望,人尤荣之。
仍缘按部过家,因庵之旧,肇营廊庑。
宣和三年夏五月直阁二公又同增新而侈大之,且奉公之像龛置其中,式严供事。
上以彰公平生稽古之效,下以为乡闾后进歆艳之美,顾不韪与?
昔先考中大夫出公之门,辱知颇厚。
今公之子孙日跻显仕,相如又以里人得从二公之游旧矣。
日者,庵既成,二公委记其事。
顾惟文字芜陋,曷足以称扬前哲之万一?
第以契义稠叠,有不敢辞,于是谨以所闻为之记云。
按:正德汝州志》卷八,天一阁藏明代地方志选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