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刘昉南宋
潭州(按:《永乐大典》署作刘防,疑为刘昉之误。) 南宋 · 刘昉
七言绝句 押庚韵
上天甲子庆升平,春到潇湘倍有情。
白璧当天千里共,红莲照夜万枝明(《永乐大典》卷五七七○)
南宋 · 刘昉
隋物尚馀双鼎在,唐人犹有八诗传(题玉泉
《舆地纪胜》卷七八《荆湖北路·荆门军》 《舆地纪胜》:玉泉,在当阳县南二十五里,色白而莹,故曰玉泉
乞删去圣旨中初应举人止习诗赋字样劄子绍兴九年七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
伏见绍兴七年二月十一日圣旨:「将来发解并省试进士,所试诗赋、经义场分,且依前举已行条例收试」。
绍兴八年正月十五日圣旨:「后举发解并省试进士,所试诗赋、经义场分,并依绍兴七年二月十一日已降指挥施行。
内初应举并前举于应举不终场人并止听习诗赋,仍令礼部疾速遍牒施行」。
今年六月二十日,又准都省指挥,令礼部备坐已降指挥,再行遍牒逐路监司州军照会施行。
昉窃详朝廷分经义、诗赋取士,盖各从其所长。
今若将初应举人专习诗赋,则数举之后不复有以经义应举者,恐失朝廷兼用经术词章取士之意。
欲望详酌,特降指挥,于元降指挥内删去「内初应举并前举初应举不终场人并止听习诗赋」二十字,仍遍牒施行,庶使四方之士不至疑惑,候指挥
按:《韵略条式》第四五页,四部丛刊续编本《释文互注礼部韵略》附。
乞免猺人杨再兴退还省地赋役奏绍兴十五年十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五四
武岗军猺人杨再兴父子自建炎中侵佔省地几二十年。
近准御前处分,令措置,遂遣安抚使干办公事王历谕以祸福,愿还省地及民田共六十馀亩。
已召民归业,欲乞求免赋役。
题唐范柱国绍兴十二年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赵氏铁网珊瑚》卷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七
晋范宣子叙其家世,自唐、虞、夏、商、周迄晋之主盟,保姓受氏,以为不朽。
而鲁穆叔难之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是之谓不朽」。
本朝范氏如文正忠宣,盛德伟烈,忠言嘉谟,既卓然不可企及,而传系之远又如此,则二子所谓不朽者兼得之矣。
呜呼盛哉!
绍兴壬戌中元揭阳刘昉谨题。
八阵图绍兴十八年正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全蜀艺文志》卷四○、嘉庆《四川通志》卷五三、光绪《奉节县志》卷三六
鱼腹阵碛创自武侯,江流莫移,若有神护。
虽经毁改,几失其真,稽之图经,访诸故老,而遗迹隐然尚可见也。
顾将湮没,余心是悼,亟令军士百馀裒石增垒,悉还其旧,方圆曲直、纵横广狭之不敢少加损焉。
尚虑他时或复罹前厄,刊图于石,用示后人。
界垣之内,缩而计之,以丈为分,其外则图山川城郭之势,而不计以度。
且命作侯祠于城上,以俯临之。
夔人岁以人日倾城徙市,纵游八阵之间,谓之踏碛。
是役告成,适当是日,宾僚咸集,酹酒陈词以落之。
昔侯尝擒孟获观营阵,心不服,曰:「若止如是,固易胜耳」。
逮至七纵七擒,然后以为天威。
司马仲达观其军垒,则叹服曰「天下奇才也」。
桓温过此,虽能知其为常山之蛇势,盖未究其妙。
然能知与否,在孔明初何损益?
余非能知之者,姑修故垒,以俟来哲云。
绍兴戊辰正月丙寅潮阳刘昉书。
云寺行记绍兴十八年正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全蜀艺文志》卷六四、《古今游名山记》卷一五、《蜀中名胜记》卷二一、嘉庆《四川通志》卷四○
绍兴戊辰正月中浣,出郊劝耕,至东屯,因落少陵故居祠堂之成。
闻祥云寺之后有瑞石,归路就往观之。
策杖行山涧乱石间,踰里许,石果异也。
事无大小,必先难而后获。
是日,自东屯还过瞿唐,已将暮,任宾僚之去留。
其同至者赵沂咏道文定国公才、邓高叔谊、王鼎子新、李骥元骏、家茂秀实张聿述之、朱齐卿醇、李宗臣元庆杨誉时美
真胜赏也。
刘昉方明书。
临桂伏波岩题名绍兴十八年六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粤西金石略》卷七、《桂林石刻》上第一三六页
潮阳刘昉方明自蜀还乡,过桂林,寓八桂堂,治舟伏波岩下。
追念昔为儿童,侍先子官于此邦,始至以政和乙未之秋,而其去以宣和己亥之春,今三十年,恍如一梦。
感叹之馀,因识岩壁,庶使后有考焉。
男汶、渭、溱,孙男驹哥、骥哥、鸾哥、鹏哥、鸿哥,外孙叶骐哥侍行。
绍兴戊辰六月中浣
临桂雉山题名绍兴十八年六月 南宋 · 刘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三、《粤西金石略》卷七
潮阳刘方明自蜀还乡,道过桂林,拿舟东下。
府帅张公渊道饮饯于雉山
绍兴戊辰六月二十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