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卓得庆宋末元初 1206 — 1277
仙游县学尊经阁记宝祐四年十二月 宋末元初 · 卓得庆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八、弘治《兴化府志》卷二八、乾隆《仙游县志》卷二上
仙邑士友苏国台辈以书来谂曰,邑庠之有六经阁尚矣,岁久屋圮,书籍散失。
岁在甲寅赵贰令汝催摄邑事,彻邑治之西楼而为是役。
然经营草草,莫宜其地,功不果就。
昭武赵侯适至,既谒先圣,顾瞻大息曰:「化民成俗,必由乎学,垂世立教,莫尚于经。
是役也,长民者事也,恶可以已?
然费浩邑窘,安所从给」?
于是裁职员,会学廪异时之乾没于官若吏者,专委廉谨之士尸之。
期年,得嬴赀馀五十万,则曰:「吾今可以议是役矣」。
乃相地度工,改作于遵道堂之东偏,命某等董其役。
未阅月而告成,列楹有觉,重檐斯飞,周阿峻严,延宇宏敞。
将以严六经之藏,而以诸子百家之书附焉。
其下为堂,扁曰文会,俾某等与邑之俊秀日讲道讨古其中,以相磨砻浸灌。
又以祭器多戾古制,则诹经證典,捐金若干,易而新之。
秋丁释奠行礼庆成诸生充然,咸若有得,且矜奋曰:「昔者人谓斯何?
今者人谓斯何?
侯之赐侈矣,不可泯焉无述。
子郡人也,且知侯为深,请志之」。
余辞不获,则复之曰:「圣经犹日月也,岂待斯阁而后尊哉。
侯之复斯阁也,岂但侈缥囊缃帙之富,饰玉轴牙签之储,鱼鱼雅雅,以是为尊经哉。
夫经非空言之谓也,尊非徒敬之谓也。
明经而利青紫者,固陋矣。
其有业《春秋》者曲学阿世,习《论语》者附王倾汉,学《周官》者而以聚歛贻中原之祸。
他如神道设教,饮食宴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之说,以文奸罔上,皆经之贼也,其于尊也何有?
诸君于文会之顷,相与切磋,亦有警于斯乎。
毋亦以空言视经也,不以徒敬为尊也。
必尊德性而道问学也,尊所闻,行所知也。
如有用我,执经以往,将有得其一二句,终身受用不尽,而为名辅弼者;
有平生力学,所得不过三字,以为累朝献者。
夫如是,其于尊经庶矣乎」。
侯闻之,作曰:「是某志也,盍刻之以诏不朽」?
侯名与必,秀于公族,宛若韦素,持身居官,内外斩斩,盖学有本领者,故于为政知所先后如此。
国台等皆邑善士,故能体侯志而翼其成云。
宝祐四年十二月望日。
按:《莆阳文献》卷一一,万历刻本。
仙游县东门九仙馆宝祐五年二月 宋末元初 · 卓得庆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五八
宝祐三年,仙游令君莅事之再期,化洽人和,百废以修。
余记于其尊经阁之役,叹其为政之有本,喜而志之矣。
明年二月某日,邑士林君天骥复来访,有矜色,曰:「令君之政,不但于尊经阁之役见之,今兹又新吾东门之馆,且并新其门焉。
其本末兼举,细大不遗,抑亦可见矣。
是役也,实某董之。
厥费四十二万,半出俸金。
盖吾邑居郡之西南隅,相距馀三舍,邑官之将迎,行旅之往来,既仕与未仕者之趋京,东方其要津也。
乾道间令君公绸始创四门,其东曰『九仙』。
门之外树亭,曰『十洲』,所以便宾旅也。
庆元间吕君祖平来宰吾邑,更名其门曰『朝京』,所以作士气也。
自始创迨今垂二百年,亭圮而门亦倾。
此岁间有葺者,不过徵役浮图,为旦暮计。
今令君之新斯馆也,不吝割己,于百姓无丝毫扰。
其为屋东西旁敞,前后增筑,寝房书室,步檐更衣与夫庖湢之所必备,不苟然也。
前后古塘,引泉溉莲,时可玩赏,以豁谋野之思。
乃以始创之名其门者名之。
既成以燕,则曰馆新而门不称,尤邑令之责也,又捐俸三十馀万,委某偕陈君一冲督工重建。
其制视昔高数尺,役方兴而人不知,工告成而人咸喜。
令君于理邑如理家,去之日如始至,有若此者」。
余曰:「噫!
是尤可书也。
且新馆之设,盖以便旅寓,非驿之类乎。
今之邑率破坏不可为者,君亦知其故乎?
毋亦任邑者驿其邑,专事囊匮醉饱,如唐人所云者多也。
今令君不驿其驿,则不驿其邑断可知矣。
然则二三年间,问之境而田畴辟,沟洫深;
问之郭而墙屋固,林木茂;
问之庭而庭甚清闲,诸下用命,岂偶然之故哉。
噫!
是尤可书也」。
遂书此以授林君,俾归而锓于梓,置于馆之壁,以为后之作邑者楷式。
若令君之名字爵里,具载前记,兹不复赘云。
按:弘治兴化府志》卷二七,同治十年重刊本。又见乾隆仙游县志》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