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陈丞相 南宋 · 吴镒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二、《隐居通议》卷一六
天下事非善类之众,不可为也。
一齐众楚,薛居州不能善其君;
一暴十寒,虽孟子不能智其主。
今日牛畜侍以仁义,明日荀欣侍以选练,明日徐越侍以节俭,而歌者之田止。
御史中丞谏议大夫则言,翰林学士给事中则言,度支使盐铁使京兆尹则言,而制使之职削。
盖众正进,然后群枉消。
宜章县水石记 南宋 · 吴镒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九三、万历《郴州志》卷六、嘉庆《湖南通志》卷二○
始余来宜章,希盗讼,足于燕闲而寡僚友,无与游晤,翻研书传之倦,时思赏咏水石息焉。
考图志,访故老,得石窦于道观景星之东,怪石林立,妍丑异态。
石林之巅,有岩岈然,穹堂库户,离萦坤牖。
其趾双泉左儒右武,规为澄池,衍之修渠。
岩以屏暑,泉以延月,于夏秋最宜。
得泉涧于宝相佛寺北山断川,开石乱水,急束隘激,险如峡如。
赣亦有双泉,瀵发横贯,人者井甃,天者鐻溜,井泉琴鸣,涧流鼓答,永夜以忘寐,陟岩厉涧,意未足也。
又他日沿弯崎见崖壁,是有异焉。
奇峰巧岭,谁剖其半!
屏植图张,宜负为亭,侧西片䃜,矫欲骞举,远眺舒掌,近睨拥扇,砥平肪润,可书可刊,余心盖属厌焉。
久之,有骤以异境告者,迨夫强往,上岩俯入,秉烛数里无奇。
下岩揭石千钧,得路横咫,其中三之,纵入九之,规剜矩削,神工鬼力。
潜流穴溢,旋归嵌隐,黝然幽深,疑宅异物。
稍前近阳,因抵为台,湜湜其周,六七月之间,寒气慄然。
屡叹有是尤物,几失之也。
呜呼!
仁智静寿动乐,圣人讵专夫耳目哉!
或谓昭幽展閟,慰彼沉郁,若披奇擢胜,陶畅自娱者,浅乎其取于山水也。
于是首得之岩命之以蒙,上岩下泉,《蒙》之象也,厥终在初,《蒙》之义也。
末得之岩命之以艮,两岩兼重,《艮》之象也,动静惟时,《艮》之义也。
蒙之泉源之发同,流之归又同,谓之友泉。
艮之泉始险而伏,卒达而行,谓之亨泉
涧曰槃涧,忧世而乐天,中广外胖者居之。
崖壁曰介石,道大而物小,易举难集者居之。
弯崎之下则曰鱼渊,鱼在鱼渊,忘水如空,泳需徐,忽跃瞥决。
天理自然,可以言传,中庸至矣,彼周施安知之?
乃求名笔,历识其所,而自述其总槩如此。
嗟乎!
予老矣,业落志堕,没没昧昧,徒能发之,莫或践之。
顾自今兹至无穷终,陵谷未迁,水石亡恙,士学于斯,吏官于斯,宾旅游于斯,休焉玩焉,即物以察己,必将有乐于斯焉,亦将有叹于斯焉。
淳熙戊申五月庚戌望临川吴镒记。
郴州建学上梁文 南宋 · 吴镒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七二
国家右文,既同风于三代;
郡邑建学,以流化于四方。
洋洋弦诵之声,赫赫衣冠之治。
维郴古郡,居楚上游,中州淑气之所钟,前辈钜公之继出,而泮宫陋甚,旁值城隅,穹堤临之,如在井底。
文风为之不竞,士气勇于图新。
爰有浮屠之宫,废于回禄之祸,溪山画列,栋宇烟消。
天冥相于此邦,地乃归于吾党。
弗疑弗卜,是度是迁。
一毫靡赖于公家,众力自供于恐后。
经营伊始,气象顿殊。
郴州增道德之波,南斗避文星之焰。
新田有芑,本邦家乐育之仁;
泮水采芹,亦师帅承流之泽。
诚诹吉旦,用举修梁。
相是新宫,申之善颂。
上梁东,万国文明日丽空。
圣泽也随皇化远,郴州日月舞雩风
上梁西,此道真传绝径蹊。
度索何年来异教,炎天今日破群迷。
上梁南,荆楚多材自古谭。
雾豹文章宜岭麓,风鹏程路略江潭。
上梁北,济济观光宾上国。
文星环极尚贤时,瀚海无波稽古力
上梁上,天衢头角桃花浪。
此邦不是破天荒,曾出咸通名宰相
上梁下,山作剑攒江镜泻。
等閒收拾入毫端,万顷波澜浮
伏愿上梁之后,斯文大振,吾道有光,青衿无佻达之思,春风尽咏归之乐。
藏修游息,唯圣人之门;
切磋琢磨,皆君子之器。
文章馀事,造作者之户庭;
富贵傥来,接亨衢之步武。
按:光绪湖南通志》卷六六,民国二十三年刊本。又见嘉庆郴州总志》卷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