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徐林
乞对换淮南州军土人与邻州差遣绍兴三年六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一之四七(第四册第三七七七页)
淮南收复之初,士大夫零落略尽,诸州窠阙一时从权,或自借补入官,或自举辟正任。
其间多乡曲轻猾之徒、氓隶之人,平时暴杰无赖,一旦任职,凡可以营私盗货之事,无不为也。
乞应系淮南州军土人所任差遣,并委转运司限一月对换邻州一般差遣,其不愿对换者即罢。
乞令治狱当出职人往外州县待阙奏绍兴二十七年十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七八
近来不住有官员雪诉被罪冤抑,其间多系大理寺勘断,其本寺官因臣僚论列,观望挟情,已行罢黜。
唯是旧吏尚存,显有妨碍。
欲将右治狱当出职人,日下与注授差遣,往外州县待阙。
已出职而在行在其他官司充役者准此。
乞拘收无额钱物候任满日驱考推赏奏绍兴二十八年三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
今欲下诸路提刑司行下诸州军,今后拘收无额钱物赏,候任满日方许陈乞,从本部驱考。
若任内合起上供折帛等钱,别无拖欠,即依见行条法指挥,保明推赏。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五之三一(第六册第五四二三页)。又见同书食货六四之六五(第七册第六一三二页)。
久不到部之人转官事奏隆兴元年三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五之二六(第五册第四六四五页)
检会绍兴三十一年六月十三日赦文,内一项:武臣承信郎以上并与转一官。
今来小使臣陈乞转官,内有二十年不到部之人,依绍兴合行落籍,致本部未敢便与依赦转行。
窃详立法之意,不到部日久之人,恐其伪冒,故去其籍,而其官初未尝追夺,盖与有罪而停废之人异矣。
今也有罪停废之人犹与之甄叙,而久不到部之人乃不沾霈泽,似非施恩之意。
欲乞凡二十年不到部之人,并令召升朝官二员结罪委保,经本州保明申部,依赦施行。
乞将小使臣比附侍郎左选格法差注奏隆兴元年五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五之二六(第五册第四六四五页)
契勘侍郎右选,近承指挥发下堂除窠阙,令本部差注,在部人先已条具使阙条限差注格法申省。
今承指挥,内一项:将曾经堂除并宫观岳庙人先次注授。
勘会左选参附令,曾经堂除人,若两任以上,与先次注授,一任与占射差遣
即堂除不终任,许升压同等名次人。
侍郎右选小使臣即无曾经堂除得替许行指占差遣法指挥,若不申明,无以遵执。
又缘小使臣校尉所得堂除差遣,即非荐举选除升擢(谓如监官资序人差赡军酒库及指使之类。),难已与左选一等行使恩例。
本部今相度,欲乞将小使臣比附侍郎左选格法:曾经堂除两任满替到部之人,与占射差遣一次(选缺即较量功分,一任人同。)
一任满替人,与升压同等名次一次;
其不终任及不曾到任并曾经任岳庙之人,不理堂除,与常调人衮理名次差注。
韵语阳秋序乾道元年八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万卷精华楼藏书记》卷一三九
隆兴元年常之天官侍郎罢七年矣,于是《韵语阳秋》之书成,贻书谓余叙之,会予以病未暇也。
明年常之卒。
乾道改元三月九日,夜梦常之如平生。
既寤,怆念畴昔,泫然流涕,乃题其首,而归其书于其孤。
曰:《诗》三百篇,上而公卿大夫歌于朝廷,荐于郊庙,下而小夫贱隶咏于闾巷,播于田野,莫不传焉。
达者以理,昧者以情,皆成于自然者也。
文从字顺,宜乎无得而议矣。
至其不可通,则犹当以意逆志。
理与情者,志所寓也,苟通矣,辞为可略。
《诗》亡之后,作者盖寡,将即其辞而求其志之所在,义之当否,则思之何可以不熟,讲之何可以不详,而责之何可以不恕哉!
然去古益远,学者之蔽甚多,且因物以索句,因句以命题,以至赓和之习盛,则又因韵以造语,因语以命意,言之支离,体之骫骳,情之抑郁,理之乖悖,凡以此也。
今欲求《风》、《雅》之正,探本而遗末,读常之之书,庶乎进于是哉。
常之传家学,故其源深;
贯群书,故其论辩;
禀秀质,故其词华。
既尝登禁掖代王言矣,天不使之从容从官之内,赋《云汉》、《常武》以赞中兴,颂《清庙》、《思文》以扬先烈,流落江湖之上,而见于遗文者如此,此有识所屡叹,非余独为之深惜也!
常之葛氏清孝之孙,文康之子,余先大夫之从侄也。
八月十二日敷文阁直学士左朝议大夫致仕武夷徐林序。
按:《韵语阳秋》卷首,历代诗话本。
大慧禅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大慧禅师语录》附录
世尊梵相不可雕,志公形容不可邈。
若要脱体浑相似,不用丹青兼斲削。
此身俨若禅定处,又似谈空句非句。
谩将写示世间人,不如倒行出门去。
临济正传虎丘隆禅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吴都法乘》卷五上之下、虎丘隆和尚语录
菩提达磨壁观少室,斤相指心,号曰禅宗
五传而至曹溪,逮今几五百年,枝流繁衍,异人间出,得果得辨,前后相踵,如薪续火,可谓盛矣。
平江丘禅师讳绍隆和州含山县人
生而岐嶷绝俗,九岁谢父母去家,依县之佛慧院。
又六岁,削发受具。
又五岁而束包曳杖,飘然有四方之志。
首遇长芦净照禅师,参扣之间,景响有得。
因阅《圆悟勤禅师语录》,抚卷叹曰:「想酢生液,虽未能浇肠沃胃,且要使人庆快,第恨未亲聆謦欬尔」。
于是欲访之。
复至宝峰,谒湛堂准禅师曰:「如何是行脚事」?
师露胸示之曰:「和尚验看」。
即打,师约住曰:「且莫盲枷瞎棒」。
大笑,因留年馀。
乃谒死心于黄龙,心问曰:「是甚么僧」?
曰:「行脚僧」。
心曰:「是何村僧,行甚驴脚马脚」?
曰:「广南蛮道甚么,何不高声道」!
心喜曰:「却有衲僧气息」。
师乃喝退而参堂,度一夏,心甚器重之,每叹曰:「再来人也」。
死心机锋横出,诸方吞燄,非上上根莫能当,而于师重称赏,众皆侧目。
已而趋夹山圆悟,道龙牙山,遇泐潭乾之法子密禅师,相与甚厚,每研推古今,至投合处,抵掌轩渠,或若佯狂,议者谓今之沩仰、寒拾也。
久之辞去,遂至夹山,会圆悟移道林,从焉。
一日入室,圆悟引教云:「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犹离见,见不能及」。
竖拳曰:「还见么」?
曰:「见」。
圆悟曰:「头上安头」。
师于此有省。
圆悟复曰:「见个甚么」?
曰:「竹密不妨流水过」。
圆悟肯之。
自此与圆悟形影上下又二十年,斧搜凿索,尽得圆悟之秘。
师以二亲垂白,归寓乡郡褒禅山,盖修摩耶忉利故事也。
继受请住城西之开圣寺,四众翕然归仰。
建炎之乱,盗起淮上,乃南渡宣城
士庶素钦师名,为结庐铜峰下。
适彰教虚席,郡守李尚书光延师居之,道化益振。
四年而迁虎丘。
圆悟以时未平,泛峡归蜀,曩之辐辏川奔,一时后生望山而趋。
每登座,从容示露,一味平等,随根所应,皆惬其欲,故圆悟之道复大播于东南诸方,谓圆悟如在也。
居三年,感微疾,白众曰:「当以第一座宗达承院事」。
众请于郡,从之。
事既,索笔大书伽陀曰:「无法可说,是名说法,所以佛法,无有剩语」。
掷笔坐逝,实绍兴六年丙辰岁五月甲午八日乙亥也。
建塔于山之阳。
凡住世六十年,坐四十五,度弟子复如等六十人。
呜呼!
佛法有正派,有旁枝,曹溪之世衣止不传,虽曰法源入海,汪洋大肆,而西土般若多罗谶记特在马驹。
厥后五宗,惟临济一门出马祖后,于今最盛。
圆悟,近代尊宿,宗眼超卓,才辩纵横,若麟角独立,而又深入其室,是可嘉也。
林谓道德之重,不待家喻户晓而知,言白云即知为端,言东山即知为演,言虎丘即知为也。
真能寿杨岐光明正大之传而永临济于无穷者矣,不铭何以诒其后!
铭曰:
于穆初祖,一花东土。
谶至马驹,益昭益著。
派衍而蕃,实惟圆悟
圆悟得师,如马之絷。
大坐虎丘,雷动云骛。
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只履忽西,幸严龛墓。
有神有天,来诃来护。
咨尔后昆,展转流布。
大慧禅师 宋 · 徐林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大慧禅师禅宗杂毒海》卷下
正教初传,一花五叶
结果既成,枝分派列。
杨岐正宗,圆悟是嗣。
师子窟中,复生师子。
哮吼奋迅,震动大千。
魔军潜伏,大用现前。
群目瞻仰,皦日中天。
师窜衡阳,我迁南土。
移书相问,欣然心许。
岁在己卯,始觌慈颜。
欲传其心,匪训以言。
欻然示寂,返真归源。
双林灭度,三昧火起。
葱岭西归,独存只履。
四众缠悲,如失怙恃。
我之于师,慕恋无已。
何以寓哀,荐之明水
尚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