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贤堂记 南宋 · 曾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夫孔门四科,德行为冠。学者群居乡校,尚论古人,舍德行何以哉?东阳山川钟秀,人物不凡,吾独取其德行以为邑人劝。因阅图志,于吴得斯敦,于晋得许孜洎其子生,于唐得冯子华、应先、唐君祐,咸以孝著。于本朝得冲素处士张公志行,以恬退守道,乡闾推服。爰即学之西庑,为堂一区,绘六孝子,与处士而七,揭以先贤。会上丁释奠,乃陈爵豆,率诸子行礼。《诗》云:「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凡我同志,可不勉诸!
按:道光《东阳县志》卷一一,道光十二年刻本。
请永长老住西禅疏 南宋 · 曾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八
见闻觉知中踏翻世界,尤是滞郯进封;文字语言中打破虚空,未为孤吟绝唱。若也拨转祖师上头关棙,须是烹炼佛祖本分铃锤。一剑当头,大地结舌。某人大根大器,彻骨彻心。世尊良久处,剔开眼睛;弥勒未生时,摸着鼻孔。妙喜有分赞叹,懒庵不敢尽藏。沩山大阐于父风,洋屿高提于祖令。王常侍掷下笔子,几蹉过于米胡;裴相公问及高僧,独惟出于黄孽。城中百万户归依未饱,海上十二峰时节到来。俱胝一指头道场,重兴此一;临济三顿棒家法,大耸群瞻。愿垂慈悲,曲徇祈请。
请正长老疏 南宋 · 曾贲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三、《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七八
不识李翱,不是药山和尚;不遇韩愈,不为大颠禅师。姓名已播公卿,号令岂惟衲子。禅师兜率的嗣,林际正宗。奉头与棒,孰识其机?脊梁与口,都硬似铁。近放一只圣箭,直指三山道场。既是披襟,便宜荐取。莫教过眼,却欠承当。看半句之斩新,使众耳之聋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