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苏黄遗墨(明杨鸾嘉靖《云阳县志》卷下作张演诗。题作《云岩寺》) 南宋 · 查籥
五言律诗 押文韵
槛外滔滔水,岩前冉冉云。
行人舟似叶,题墨藓生纹。
岁月帆樯去,山川楚蜀分。
十年三舣棹,永愧北山文(明周复俊《全蜀艺文志》卷一五)。
题卧龙山 南宋 · 查籥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山颠祠貌俨丹青,千载怀人为一登。
隐隐故营连白帝,茫茫恨水向西陵。
石根兰芷香无价,云顶松杉翠作层。
人事天机古难料,诗成试语定中僧。
万州湖滩寄王夔州(十朋) 南宋 · 查籥
六言诗 押覃韵
满目暮山平远,一池云锦清酣。
忽有钟声林际,直疑梦到江南(宋王十朋《梅溪后集》卷一二附)。
句 南宋 · 查籥
押庚韵
浪痕自记岑彭□,冈势云依陆抗城(楚塞楼)。
按:《舆地纪胜》卷七三《荆湖北路·峡州》
乞复置属官一员差往金州干当佥听职事奏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五四(第四册第三一九三页)
金州屯驻官兵,岁计帮支钱粮数目浩瀚,缘相去遥远,本所属官元差置主管文字干办公事各二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一员,昨准指挥裁减主管文字一员,准备差遣、差使各一员。今欲于元裁减属官三员内复置一员,差往金州干当佥听职事。
乞依例支降度牒奏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五四(第四册第三一九三页)
臣契勘本司赡军岁计,自绍兴三十一年军兴后,增招兵马溢额数多,用度日广,别无科降,止是侵那管库桩积,逐急应副,今亦殆尽。近准朝廷立定兵额,按月所添请受,并无指准。又有因功转官,添加请给。今年系有闰年分,阙数甚多,兼川路诸州内有旱伤,米价踊贵,比去年尤为阙乏。欲望照累政总领官体例,给降度牒五千道出卖,拘收价钱,庶几补助岁计支用。
牵马官兵赏钱合于契税钱内支给奏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会要辑稿》兵二五之一六(第八册第七二○八页)
前宣抚吴璘起发进马,系于诸军入队马内摘拣发赴行在,即不系买马起发。其牵马官兵,该赏一半折资钱,合于契税钱内支给。
乞集漕臣会算四川财赋所入之数奏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一之五五(第四册第三一九四页)
近降指挥,四川总领所应干收支科降钱物,令虞允文措置施行。欲乞令虞允文集四路漕臣各一员,同臣就宣抚司会算四川见今财赋所入之数,对立养兵多寡之额,使兵食民赋出入相当,庶几军用赡足,免以匮乏频渎天听,实为久远之计。
乞权复四川总领所干办公事一员奏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会要辑稿》食货二一之九(第六册第五一四八页)
本所赡军诸酒库,每岁趁息浩瀚,乞权复干办公事一员,任满仍不差替人。
论勘合钱比旧增重状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新安文献志》卷四
左承议郎、直秘阁、权成都府路转运判官臣查籥状奏。臣闻天下之利,取之若甚微,而所害为甚大,行之若始易,而其患将无穷。此一方休戚之所系,明主之所宜深思,而分牧养之忧,任耳目之寄者,所当具以实闻,不可默默坐视而不恤也。臣伏见乾道二年九月二十四日圣旨:「依臣僚所奏:『诸路州县受纳人户二税等,每钞收勘合朱墨钱三十文。今欲每贯、石、匹、两以上,随数收勘合朱墨钱,比旧却减作二十文。依旧作总制钱,每季起发赴左藏西库。其下户钱不成伯,米麦不成斗,䌷绢不成尺,丝绵不及两者,并免收纳,庶得优润下户』。付户部施行」。臣窃以为自外而观之,向也取数三十,而今也减为二十;向也畸零减半,而今也畸零尽蠲。可谓美意,此陛下之所知也。订其实而议之,向也三十,盖以钞计;今也虽减为二十,而自钱之及贯者,帛之及匹者,米斛之及石者,物之及两者,皆出之矣。是阳为减之,其实阴加而取之也。且所谓下户赋入虽微,钱之不及佰者能几?帛之不及尺者能几?物之不及两者能几?米麦之不及斗者能几?是所谓优润者十无二三,而所裒取者常至于数百千万。所取名为减十,而所增者多至于数百千倍;虽名为优润下户,其实中下户重罹其困也。如此曲折,陛下岂能尽知之哉?且勘合之名,与头子钱取义不同。头子钱本起于除陌钱,此已为唐末五代之弊法,本朝因循不能改。然旧法止于一十三钱,至绍兴十一年增至四十三钱,乾道元年十月又增一十三钱,今四川州县出纳,每贯实出五十六钱矣。所谓勘合钱者,初因宣和间讲议司措置,令人户从便写钞旁,输纳官库,谓之合同印记钱。至绍兴四年,为军兴用度随宜措置,改作勘合钱,令人户输纳税赋,将写到文钞,每副收纳勘合钱三十文。以此观之,是头子钱因贯陌而除,勘合钱因钞旁而出,其制名之意各有所本。今尚以每钞取之为未足,而必于每贯、每石、每匹、每两加微文而取之,则并头子钱之数,每贯为取七十六钱矣。且以成都一路计之,一岁赋入总为三千万有奇,若用今日所增勘合之数,当为六十万缗。而新增头子钱一出一入之数,又为七十八万缗。一岁额外出纳之数,又不知几倍于此。以四路计之,其数甚夥。蜀民困于供亿四十馀年,凋弊之极,惟望息肩,盖亦数有以闻于陛下者矣。圣意恻然,轸念远方,屡诏有司议减虚额,方惧无以仰称宽恤之意,今乃无故增赋以百万计,又非一时取之而已也。自今以始,永永无极,陛下视民如伤,保民如子,亦安可不少留圣念乎?方无事之时,宜爱养民力,以备缓急,则一旦取之而民不怨,力不伤。今边鄙无虞,而巧作名目,重为掊歛,使邦本先蹙,非计之善也。且两税之外,又有所谓田契税钱者。民间典卖田宅,每贯输四十钱,此旧法也。今每贯增至百钱矣,又加头子五十六钱,勘合二十钱。若民之田宅有直万缗者,是当出契税钱一千缗,又当出头子钱五百六十缗。勘合旧作一钞,为钱三十,今又增二百缗而后可也。富民见其租入之薄,不足以偿费,则必至于不肯典买。贫民为富民之所要,则虽欲易其产业而不可得,其害又有不可胜言者矣。昔有唐太宗谓侍臣曰:「君依于国,国依于民,刻民以奉君,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故人君之患不自外来,常由身出。夫欲盛则费广,费广则赋重,赋重则民愁矣。恭惟陛下临御以来,恭俭节用,远法舜禹,区区太宗,何足儗伦。特以经费不足,诚有不得已于其间。又见臣寮所奏,比旧为减,且有「优润下户」之言,故圣意因以为可行耳。陛下深居法宫之中,虽明烛万里,勤劳庶务,苟非中外执奏,陛下亦何从知之?此臣所谓司耳目之寄,分牧养之职,不敢默默以负陛下者也。自古巧于征利者,必其于小焉者取之,使百姓莫觉莫悟。斯盖聋瞽天下之术,而曾不知害王道,伤国体,莫此为甚。唐武后将造浮屠大像,度费数百万,诏天下僧日施一钱助之,狄仁杰犹谏以为不可。况使天下之民输官之物,贯、石、匹、两增赋二十钱,以为经久可行之利乎?伏望陛下断自宸衷,特诏寝罢今来指挥,更不施行。仍依绍兴九年四月十九日指挥,每钞收纳勘合钱三十文,一半应副四川大军支用,一半作总制起发,则蜀民凋瘵之馀,复有更生之望矣。
书简 其一 南宋 · 查籥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知府朝议台座:馀寒尚力,伏惟坐镇雅俗,神人赞相,台候万福。籥谨奉启承记史。不宣。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
其二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籥前者尝具劄子附来使,谅尘台视。稍稽嗣问,岂胜驰向之勤。气候未齐,不审迩辰台履复何似?更几上为眷注,少啬至和,以须严召。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
其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籥叨承恩除,寓直内阁。自顾庸浅,初未有裨赞之效,第深愧仄。尚赖眷炤,时有以警悔,俾逃于戾,不赀之赐也。籥皇恐顿首再拜上启。
其四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皇恐顿首再拜:三阳类进,一气潜回,惟贤哲之对时,宜神明之荐社。籥限兹官守,阻陪贺宾,引领黄堂,第深善颂。籥皇恐顿首再拜。
其五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皇恐再拜:籥自蒙误恩,日积愧惧。伏辱远况缄翰,长笺叠幅,赞喜备至。仰认谦眷,感刻亡量。短启聊叙区区之诚,伏几台览。籥皇恐顿首再拜。
其六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僭易拜问台闳仙眷:伏惟茂集春祺。籥僭易拜问。
其七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顿首再拜:建业有委,幸望宠谕。籥顿首再拜。
其八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籥启:孟春犹寒,伏惟知府朝议台候动止万福。籥即日蒙恩,不审迩日台用何似?未由参觐,伏乞上为庙朝精调寝餗,倍保台重。籥下情无任祝颂之至。谨奉启起居。不宣。谨启。正月日,左奉议郎、新除直秘阁、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参议军事查籥启知府朝议台座。谨空。
其九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缺、《宋人佚简》卷二
左奉议郎、直秘阁、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参议军事查籥(缺)书林之直,遽玷误恩。惟揣分以非宜,实罔功之是惧。伏念籥性天甚陋,材地匪优。妄意业文,昧煎胶续弦之妙;推心行古,无造车合辙之功。既险阻之备尝,宜嵚崎而可笑。奉真祠之香火,狎濒海之樵渔。久分弃捐,忽叨辟召。掾非三语,讵能析理而造微;谋乏六奇,何以折(缺)荣光之下逮,抚琐质以奚胜?梁苑赋诗,已惭右席。蓬山抱椠,更愧英游。伏惟知府朝议心迹两奇,富彊之绩,据津涂而推毂,廓陂量以纳污。遂令绵薄之姿,预被阶升之。
其十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一、《宋人佚简》卷二
(缺)珍题之先及。玩详于再,感怿交深。伏惟知府、朝议毓德粹全,负材宏博。践扬事任之久,显著劳庸之多,辍自使华,来纡(缺)人门皆冠。观风近甸,共推飞挽之劳(缺);宠。籥辱知既厚,赖芘方深,顾谢牍之未遑,荷□□□□□。灵珀拾芥,敢云气类之相从;美玉在山,庶几草木之兼润。致于感怍,曷罄敷宣。谨奉启谢。伏惟台慈俯赐照察。不宣。谨启。正月日,左奉议郎、直秘阁、充江淮东西路宣抚使司参议军事查籥启。